第418章

  陶桃高兴地点头,她哈哈笑几声,说:“我去给小核桃一个惊喜。”
  当晚歇在定远侯陵,次日陶椿带上陶桃跟着迫不及待回陵的陵户回家。
  陶椿离开的第九天又回到断头峰下的山谷里,抵达的时候恰好碰上第一窑陶缸开窑,花大嫂在窑里放了十根裹着竹子的泥杆,她扯着陶椿迫不及待地往山上跑,急着看泥杆有没有裂。
  “陶陵长!粉条的方子献出去了吗?”有人大声问。
  胡二嫂得陶椿嘱咐,在她离开后,她把朝廷忧心赈灾以及崔录事他们强夺粉条方子的消息散出去,再告知山谷里的人陶陵长打算把方子交给山陵使的决定。
  李渠把要追上去的人拦下来,“别追陵长了,问我,我晓得,陵长跟山陵使谈事的时候我全程在场。”
  李渠爬到树上像个说书先生一样居高临下地大谈特谈时,陶桃悄悄绕到小核桃背后捂住她的眼睛。
  “猜猜我是谁?”
  “桃姨?”小核桃记得她的声音,她转身扑上去,问:“你要从我们陵里跟录事官一起离开吗?”
  陶桃嘻嘻笑,“我今年不用出山了,明年再出山,我要在你家住到冬天。”
  小核桃高兴得要飞起来,她像个花蝴蝶一样在人群里穿梭,找到小鹰和白云告诉她们这个好消息,她们的玩伴又回来了。
  山上,陶窑的窑门昨晚就砸开了,过了一夜,里面没热气了,花大嫂弯腰钻进去,她凭着印象找到放泥杆的地方,她暗暗数了数,是十根。
  泥杆抱出陶窑,陶椿和花大嫂蹲下检查泥杆,泥杆里的竹子已经烤成灰了,抖一抖全落在地上。
  “有一个裂的。”陶椿说。
  “只有一个裂的。”花大嫂高兴,“这个裂开的我有数,塞的是根老竹子,竹筒粗,泥杆也粗,估计是这个原因烧裂的。”
  第200章 揽客 拦截过路人
  邬常安扛着一根齐腰高的树桩从山上下来,这半天他又是挖树桩又是马不停蹄地扛树桩下山,这会儿又累又热又渴,耳朵里嗡嗡响,快要耳鸣了。他一直到走下山,站在山谷的边缘,看见聚在一堆的人,这才发现山谷里有情况。他丢下树桩快步靠近,远远看见李渠神采飞扬地蹲坐在树杈上说着啥,他心里一喜,李渠回来了,他媳妇指定也回来了。
  “姐夫。”陶桃站在人群外面,先发现浑身脏兮兮的邬常安。
  “陶桃?三妹你来了,你二姐呢?”
  “被你们陵的一个嫂子拉去山上看陶窑了。”
  “我去找她。”邬常安急不可耐地说,走了两步又打补道:“快要吃饭了,我喊她下来吃饭。”
  绕过人群直奔上山,邬常安先前下山时累得只剩一口气了,这会儿往山上跑又来劲了。
  陶窑里,陶椿和花大嫂举着油盏进去查看粮缸烧制的情况,顺带的,花大
  嫂跟陶椿讲这九天制陶的进度。
  陶窑里光线昏暗,陶椿举着油盏凑近才看得清粮缸的情况,她粗略地看一圈,大概是陶缸厚重耐烧,这一窑陶好似没有烧裂的。
  “出去吧。”陶椿说。
  花大嫂让她先行,陶椿钻出陶窑的一瞬,一眼看见背着手缓步靠近的男人,分明气还没喘匀,脸上的汗珠子也没擦干净,他还装出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听说陵长大人回来了,我上来瞧瞧,也跟您汇报一下您给我安排的任务。”邬常安装模作样地说。
  花大嫂闻声嗤笑几声,她捡起地上的九根陶杆,打趣说:“那我就先下去了,不耽误邬管事汇报事情。”
  陶椿剜邬常安一眼。
  邬常安装作没看见,他朝花大嫂点点头,待花大嫂走远,他一步步靠近陵长大人。
  陶椿后退两步拉开距离,忍笑道:“邬管事自重,说事就说事,贴这么近做什么?”
  “咋了?出门一趟不认识你男人了?”邬常安强硬地一把揽住她。
  “臭死了,像个叫花子,你从哪儿钻出来的?”陶椿装样推他一把。
  “还不是托您的福,给我安排一屁股的活儿,为了造转轴,我进山找合用的木材去了。”邬常安朝身上闻了闻,他松开她,问:“咋一去就是九天?我想着你四天前就该回来的,莫不是有啥麻烦?”
  “我们到帝陵的时候山陵使不在家,干等了四天。好在没白等,我想要的都达成了。”陶椿往山下走,说:“我饿了,下山去吃饭。”
  山谷里,李渠的演讲结束,人群散开,他们不在当场,哪怕李渠一再强调面对山陵使的紧张和忌惮,他们也体会不到。不过得知保住了在惠陵中做粉条卖粉条的地位,这些人就没什么忧虑的了。
  这些天笼罩在山谷上空的阴云散开,随着危机被解决,这个事如湖面的小水花转瞬不见了,男女老少又一心投入在制陶的事宜中。
  头一窑粮缸搬出来,三十八个粮缸无一破损,这是在没有转轴的情况下,三五人一伙儿合力做出来的,七天一共就做了三十八个。
  前天邬常安一下拼出三个转轴,当天就做出六个大水缸和五个粮缸,比没有转轴时速度快了一倍。
  今天邬常安从山上扛下来一节树桩,下午又凿出两个用绳子拉动的转轴,晚上五个转轴一起用上,一二十人忙到夜半三更,终于造出五个带水管的陶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