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你们看
  着,我回去做饭,今天我们一起吃顿饭,往后大家都是亲戚。”年婶子说,“晌午我请我家老头子的兄弟过来吃饭,也算认认亲。”
  没过一会儿,胡家全出来,他看他二叔和青峰在演武场,他走过去问:“卖陶的钱粮还有你们的份儿?”
  胡青峰瞪他一眼,“我没去烧陶但我给你们送菜了。”
  “陶陵长喊我们过来的,可不是我们厚着脸皮要分的。”胡老跟他儿子从养牲口的山上下来,站在陵殿前的青石路上看一会儿,邬常安过去喊他们父子俩来排队拿银子。他瞥这个侄子一眼,心想得亏他没当上陵长,忒没眼界。他跟青峰没烧陶但也没闲着,而且也不是故意不去烧陶,这不是要养牲口走不开,跟烧陶一样都在为陵里忙活。
  “卖陶的钱粮不分给我们,那以后卖粉条卖油的钱粮有没有我们的份儿?要是都不给我们分,我们还养什么牲口,跟着陵里的其他人一样听陶陵长使唤就行了。”胡老没好气地说。
  胡家全也反应过来了,他讨饶说:“是我想岔了,二叔别怪。晌午去我家吃饭,我新得两个小闺女,她们舅舅和堂伯还在,你跟我小叔还有我大堂伯过去陪一下客,也认一下亲。”
  “行,我过一会儿就去。”
  胡家全得了应承又去找他小叔和堂伯,离开人群看见陶椿在跟陈平说话,他快步过去打招呼:“陶陵长,我新得两个小闺女,我娘跟我媳妇在家做饭招待孩子的舅舅和堂伯,你跟邬兄弟晌午也过去吃饭。”
  “还有谁?”陶椿问。
  “还有我二叔、小叔他们。”
  这是认亲局,陶椿不肯过去,她拒绝说:“你们一家好好热闹热闹,我改天再去看孩子,今天就不去了,我大嫂跟我大哥已经回去做饭了,估计饭也快好了。”
  “好,那你改天再来。”
  等胡家全走远,陈平问:“哪来的孩子?”
  “福安公主陵送来的,父母双亡,上无爷奶,也无亲伯亲叔亲姑,只有一个舅舅,可惜舅家孩子也多,照顾不过来。”
  陈平摇头,“这舅舅可恶,亲妹留下的孩子,再难也该接去家里照顾,又不是像山外的平民百姓一样缺吃少喝的,孩子身上有俸禄,吃喝不缺,就是多操两份心罢了。”
  “不说了,我们也不晓得他家有几个孩子,要是像你家一样有五个孩子,再给你三个,你能保证把八个孩子安安稳稳地养到大?这孩子的爹娘离世半年了,这半年来不就是孩子的舅舅和堂伯两家费心照顾。”
  陈平不吭声了,也是,再给他三个孩子,他还真没余力照顾,就是家里的五个,他也只能保证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
  “烧陶这两个月你没去,就最开始去了几天,之后一直在家照顾妻儿,我体谅你一家不易,这次烧陶你们没出力我也给你们分钱粮了。眼下你媳妇能下地行走了吧?既然身体无碍了,你腾出手多为陵里做点事,免得让两个月没着家的四十四户陵户觉得不公平。”
  陈平连连点头,“多谢陵长照顾我们一家,有啥事您只管使唤我。”
  “我把你交给花管事,往后你随她领外陵买陶的人进山,取陶搬东西的活儿,你主动动手。”陶椿说。
  陈平连声应下。
  “你去找花管事,跟她说一下我的安排。”
  陈平又应一声,转身离开。
  钱粮分一大半了,因男人们忙着分钱分粮的活儿,暂时走不了,扛不动钱粮的妇人们也还没走。
  陶椿绕着演武场走一圈,边走边交代她们还有事说,让大伙儿别急着走。
  又过一柱香的功夫,四十五户陵户都领到钱粮了,陶椿拿出这两个月来一点点攒下的羊肠套子。她走上一个木桩,站在高处说:“只有三十七个羊肠套子,有需要的过来领。想领这玩意儿的人多不多?要是多的话,一户只能领一个。”
  “咋滴?一户俩兄弟借着用啊?”年纪大的婶子不害臊地问。
  陶椿抿着笑不接话。
  二堂哥左右看看,他臊着一张脸上去领一个,他有半年没碰他媳妇了,就盼着这东西。
  大堂哥也想领一个,但一户只能领一个,他不死心,让弟弟先走,他再等等,看最后有没有剩的。
  邬千蕊挎上她的包袱跟在她娘旁边,她探头探脑地往陶椿手上看,好奇地问:“娘,这是啥东西?”
  “过两年跟你说。把银子抬起来,我们也回家。”邬小婶避而不答。
  邬千蕊不死心,她扭头看,看见陈平领个羊肠套子兴高采烈地离开,她越发好奇。
  “那个……陶陵长,这玩意儿以后还会有是吧?”杜大嫂吭哧着问。
  “有,等冬天宰羊就有了,多的是,只是这会儿量少。”
  “那我不领了。”杜大嫂把羊肠套子又还给陶椿,她笑盈盈地说:“我家雀儿站住脚了,我这两年还想再怀一个。”
  陶椿觉得好笑,生孩子和避孕都跟房事有关,谈起生孩子她高高兴兴的,提起避孕却面带羞臊。
  “行,以后羊肠套子不会缺,你啥时候领都行。”
  然而杜星看杜大嫂空着手过来,他急切地问:“咋没领?”
  “我这两年还想再怀一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