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家里每个人都有,送给我大嫂和春涧的是银红色绸缎,母女俩穿一色的,下雪的时候走出去可耀眼了。这块儿紫色的是我娘的,我大哥跟我爹的是竹叶绿的颜色,一深一浅。”拿到最后,包袱底是三件鼠皮披风和四双鼠皮手套,披风下面还盖着十五锭银子。
  “鼠皮披风和手套是今年新做的,我给我哥我嫂还有我爹各拿来一件,二妹也有,在她自己的包袱里。”陶椿说。
  展示完了,陶椿把鼠皮披风、手套和绸缎又装进包袱里,转手递给陶母,接着说:“这一百五十两银子你们收着,今年朝廷不发俸禄,去年你们为了我又把家底掏空了,想来家里不怎么富裕。陛下赏我二百四十两银子,我们陵里卖陶器我有分利,之后我卖鼠皮披风也有进账,入冬还要卖火锅料,还会有进账。我手头宽裕,这一百五十两银子搁在我手上也是落灰,拿给你们用。”
  灶房里安静下来。
  “你送银子回来,姑爷知道吗?”陶父问。
  陶椿点头,拿到赏赐的当晚,她就把二百四十两银子划拨清楚了,一百五十两送给娘家,五十两送给邬常安,四十两留给自己。前者是感谢“娘家人”和丈夫这一年来关心她、认可她、陪伴她,后者是慰劳她自己,辛苦一年,终于在这个朝代扎根了。
  “行,那我就收下了,家里的存银是不多了,用起来不趁手。”陶母搂住包袱,说:“等以后攒下银子,这笔钱还还给你。”
  陶椿摇头,“这不是我借给你们的,是我拿到赏赐分给你们的,像绸缎一样,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
  陶父拍陶母一下,陶母不说话了,她抱着松松垮垮的大包袱走出灶房。
  “我闺女能干,你爹跟着沾光了。”陶父高兴地说,“陵里的人都羡慕我有个好闺女,回头新衣做好了,我穿出去多溜两圈。”
  陶椿听得浑身舒畅,但她嗤了一声,抱怨说:“难得从你嘴里听到一句好话。”
  冬仙笑了,她瞥公公一眼,说:“陵里的老爷子们都不爱跟爹玩了,就因为他在外面张嘴闭嘴炫耀他那个当陵长的闺女。”
  陶椿笑得合不拢嘴,陶父撸着脑袋绷着脸嘟嘟囔囔地出门。
  陶青松连挑四筐带秧的花生回来,陶椿也换洗干净出来了。
  饭菜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晶莹的月光下,一家老少尽兴地说笑。
  十五的月亮十六的圆,新来的两只胖狗趴在院子里望着圆月不时呜叫一声。
  陶青松盛一碗粥,又敲两个生鸡蛋拌在粥里,他嘬嘬唤几声,说:“来,吃饭了。别害怕,往后这就是你俩的家。”
  “哥,有没有酒?”陶椿问。
  “你还想喝酒?桌上可没下酒菜。”陶青松说。
  “倒两碗来,我们喝点。”陶椿坐在陶家的院子里才猛地发现,去年的今天她在两方人的角力下跟着邬常安去了邬家,今天她从邬家又走进陶家……
  辨不清的感觉快速堆积,又缓缓散去,最后快慰涌在心头,她安定下来了
  ,也在她的能力内挣到最大的自由。
  “我记得弟妹是在去年八月十六进门的,对吧?”姜红玉看着月亮突然想起这个事,她感慨说:“也才一年,多个她,我们公主陵发生了好多事。”
  “那时候有个呆子还嫌弃他媳妇。”邬常顺嘲讽道。
  邬常安无奈地笑一声。
  “哎!好久没想起老三怕鬼的事了。老三,不怕鬼了吧?”姜红玉问。
  “不害怕了。”
  女鬼大人变成人了。
  第215章 两口子团聚 秋收累人
  “你在家里留几天,帮你们杜陵长把豆干作坊张罗起来。定远侯陵离安庆公主陵不远,除却夏天、不,山里的夏天暑气不盛,卤豆干或许能两三天不坏,一年四季,你们陵的陵户靠出售豆干也能换不少东西。”山陵使站在春仙家的院子里交代。
  春仙爹娘和他二弟弟妹都下地干活儿了,于家家里没有旁人,春仙不用避讳,他直白地问:“大人,您是不赞成我取代杜陵长成为定远侯陵的新陵长吗?”
  “我需要考虑一下。”山陵使还没有做出决定,他是乐意春仙取代杜陵长的,但他不敢轻易点头。让陵户投票选陵长这个法子太新鲜了,若是其他陵得知后也有样学样,他有预感,惠陵要生出不少乱子,但这也意味着一潭死水被搅活了。故而他还在踌躇,还在思量,不想轻易做出抉择。
  门外响起狗吠声,继而传来李西峰斥狗的说话声,山陵使抬脚往外走,准备回帝陵。
  春仙想了想,他转身跑回屋拎上昨天带回来的包袱,大步追着山陵使出门。
  山陵使听到脚步声回头,目光扫过他手上拎的包袱,又移到春仙的脸上。
  “我在为您办事,肯定是要跟着您走的。”春仙有些紧张地解释。
  山陵使明白了,春仙拒绝替杜陵长操持豆干作坊的新建,大概不想为他人做嫁衣。
  春仙见山陵使没说话,他吁一口气,笑着跟上去。
  山陵使离开定远侯陵前去陶家一趟,但陶椿不在,只有一个年轻的妇人坐在院子里摘花生,两只还带着奶膘的小狗夹着尾巴缩在人旁边汪汪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