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邬兄弟,两个陶槽嵌合的地方会不会压裂?”胡青峰问。
“压裂了再换新的,这还不简单,咱们自己烧制的东西,难度又不大,一年裂三十个也不是大事。”邬常安毫无负担地说,“你下午回去吧?明天叫平安队带上绳索进山一趟,把这二十七个陶槽抬回去。”
胡青峰应下。
花斑狗跑上山,邬常安看狗脖子上黏着米粒,说:“狗来喊吃饭了,我们下山。”
陶椿上山时带上花斑狗,不上山的时候陪它在山谷里疯跑,还给它梳毛,一人一狗感情进展飞快,花斑狗现在已经成为她的狗腿子,听得最明白的一句指令是去找邬常安。
晌午吃焖饭,南瓜焖干饭,还有一盆木耳炒卤豆干,以及二十二瓣蒸熟的咸鹅蛋。
“没炒羊肉啊?我还想着来混一顿羊肉。”胡青峰嘀咕。
没人理他。
杜星得知明天平安队要过来,他嘱咐胡青峰回去交代一句,让平安队把陵里这些日子剥的花生顺路捎来。
“我差点忘了,陈管事交代过我,她叫我来问问油坊里存的花生还够不够用,快用完了她就安排人送花生过来。”胡青峰说。
“这事你都能忘记?”杜星恼火,“你进山就为两件事,你还能忘一件?”
胡青峰也不高兴,“一点小事你嚷啥嚷?我又没真忘。你要是真着急你自己回去一趟不就行了,油坊是你管着,又不关我的事,我好心捎话你还一肚子意见。”
“叫你捎句话难不成还承你一个天大的人情?”不等杜星说话,陶椿先开口,“你要是做不到你就别答应,你要是觉得一句口信累着你了,往后不用你来,我回去叫你爹进山送肉。”
胡青峰哑口无言,他爹晓得了他又得挨揍。他憋屈地扒完一碗饭,牵上大青牛黑着脸离开。
“啥人啊。”杜星暗骂一句,他瞟陶椿一眼,暗戳戳上眼药:“他们胡家真是陵里的尊贵人,使唤不得,托他捎句话都不得了。”
“可不是尊贵人嘛,下一任陵长又是他们胡家的,我们都是受人家管的,哪能使唤他们。”一个制陶的小子嘟囔。
陶椿看他一眼,这个小子她有印象,好像是陈青榆的亲兄弟。
“陶陵长,你咋不生个孩子?你的孩子当下一个陵长我们都没意见。”有那看不惯胡家人的小子莽撞地说。
杜星扬一下唇角,果然还是傻小子敢问。
“对啊,你的孩子肯定比姓胡的受欢迎。”他状若无意地应和。
邬常安深吸一口气,他正琢磨要不要再谎称自己不能生,就见陶椿给他使个眼色,他咽下到嘴的话。
“我答应过胡阿嬷的。”陶椿说。
“她都死了。”陈青榆的兄弟说。
“她算啥啊?她又不是山陵使。”另有人不满道。
陶椿摆手,她正色说:“我能当上陵长,胡阿嬷出了很大的力,她虽已过世,也非山陵使,但我承诺的我会守信,我不会生孩子。”
杜星不遮不掩地“唉”一声,他看着陶椿,直接问:“以后我们要是不服姓胡的当陵长呢?你打算怎么办?”
“不关我的事,你们又不是不服我,跟我有啥关系。”陶椿摊手。
杜星咂摸出些意思,他盯她一眼,干劲十足地起身,说:“吃饱喝足,上工。”
第229章 夜晚抢油 邬管事
平安队送来一千六百斤花生米,又往返两趟抬走二十七个陶槽和余下的半窑暖瓶。
平安队离开时,邬常安交代:“李伍长,两天后你再带人来一趟,还有一窑陶轱辘和陶耙要抬回去。”
李渠应下,“行,大后天的晌午我带人过来,到时候估计会有外陵人赶来,我看能不能多招一帮子外客来,把油坊里榨的油也抬回去。”
无后顾之忧,邬常安立马将阴干的陶轱辘和陶耙搬进陶窑,当晚连夜封窑开火。
邬常安需要的陶器一入窑,十三个制陶人转头用剩余的陶泥继续捏暖瓶,说不准还能赶在散集前再烧好一窑暖瓶,趁机多赚一笔。
烧窑十四个时辰,降温八个时辰,十月十四的早上,开窑取陶。
九个陶制的轱辘,六个陶制的陶耙,还有两个陶制的转轴,陶制的转轴是邬常安突发奇想赶制的,都烧裂了。
邬常安用锹铲出洒一地的土,说是土也不准确,转轴太厚,好比一个石碾子,外面的土烧成陶,里面的土还是泥巴色,裂开后散落在外面的土却成了碎陶粒子。
打扫干净,邬常安跟陶椿说:“太厚了,火候没烧够,土还来不及变成陶。过几天我再试两次,做半空心的转轴,想来不会烧不透。”
他有钻研的心思,陶椿乐见其成,不过她调侃说:“邬管事越来越像个样儿了。”
“难不成我以前不像个样儿?”邬常安不高兴。
陶椿递给他一个眼神,让他自己揣摩。
邬常安想说油坊里的榨油机还是他带人一力做成的,可到底心里发虚,这话说不出口,榨油机是陶椿琢磨出来的,他跟杜瘸子一样,干的是木匠活儿。
“这个老长辈是个宝库,以前一直没得到重视,我们拿着金钵当碗用,还差点穷困到吃了上顿没下顿。”邬常安接不上话,转而说其他。他拍拍身后矗立的陶窑,先是春仙给的几种陶器样式,再有花管事安排人烧制暖瓶,后来他又用陶窑烧制陶槽和陶轱辘,可不就是个变废为宝的宝库。这几天他时不时在想,老陵长的轮椅能不能用陶窑烧出来,还有陶椿去年想要的独轮车,他拖了一年都没做出来,是不是也可以用陶窑烧出来。一旦有了这些想法,这座陶窑在他心里顿时有了分量,它是个大方又严格的长辈,只要你有想法肯动手,它会尽可能让你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