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另一边,虎狼队已抵达山谷,邬常顺找个机会把纸条塞给杜星,“我家老三给你的,你背着人看。”
  杜星一脸疑惑,见邬常顺也一脸疑惑,他寻个没人的地方打开纸条,字迹入眼,他脸上浮现激动的笑。
  “媳妇,我明天早上回去一趟,你留这儿盯着油坊里的事。”杜星走进厨房,随手把纸条扔进灶洞里烧了。
  “油缸都送来了,你还回去做啥?”杜大嫂问。
  回去抗议胡家人霸占下一任陵长人选的无理行为呗,杜星在心里回答。明天要是成功了,以后陵里的陵长就是大家伙儿投票选,人人都有当领头羊的机会。
  第232章 集体抗议 推翻胡家
  黄昏时分,卖完货的摊子陆陆续续撤走,演武场上松散下来,人群换个地方挪到作坊外,各个陵排队领粉条。
  从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一整个月,作坊一共生产六千八百斤粉条,后妃陵早早领走一千斤,按照递交番薯的顺序排,余下的五千八百斤粉条由五个陵瓜分。
  “胡二管事,我们不会要等到年底才能来拉粉条吧?到时候山里的雪积得有半人深,我们怎么过来?你们的速度也太慢了,真是耽误事。”有人抱怨。
  “上个月把番薯送过来的十五个陵,下个集市都能拿到粉条。”胡家全承诺,“你们也看见了,我们陵里新添三列双轨槽,磨浆的速度能提起来,到时候我们再添两个灶口,只要天气不变,一个月能做出一万五六千斤粉条。如果没有变故,不止上个集市送来番薯的陵户能拿到粉条,这个集市送来番薯的陵户也能拿到粉条。”
  承诺给出,不满的情绪得以缓解,今日领不到粉条的陵户议论着走开,作坊外只剩排队领粉条的五个陵的陵户。
  一直到天色黑透,圆月高悬,作坊外的人才离开,积压着粉条的仓房空荡下来。胡家全领着下粉条的人将摆在外面的粉条架子一一搬进去,这才锁上门离开。
  夜已深,陵里却还热闹,除了齐王陵,其余的十七个陵明天一早就要动身回家,今夜都忙着清点、打包货物。
  平安队提着灯笼在陵里巡逻,一直到明月升至头顶,鸡犬都陷入沉睡,他们才各自回家歇息。
  这一夜过得格外快,心里存着事的睡不安稳,惦记着要离开的人睡不踏实,几乎是公鸡初啼,天还未亮,陵里就有动静了。
  “你干啥去?”陶椿睁眼,屋里还是黑的,床边的人影都看不真切,她听着穿衣裳的窸窣声,问:“你起这么早?”
  “嗯,今早我做饭。”邬常安早就醒了,醒来就睡不着了,睡不着还不如起来给家里人做早饭。
  “你继续睡。”他说,“你今天早上想吃啥饭?烙饼吃不吃?我多烙点,大哥和三妹走的时候多带几个路上吃。”
  “我想吃
  豆腐鸡蛋木耳馅的馅饼。”陶椿说,“豆腐要过油炒,炒得碎碎的那种,不然不入味。对了,豆腐、鸡蛋、木耳都要用猪油炒。”
  邬常安听她越说越来劲,都快馋得咽口水了,他笑一声,问:“还睡得着?起来给我帮忙?”
  陶椿抱着被子一滚,立马闭眼装睡,这会儿正值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她才不要起床。
  邬常安不扰她了,他拿上木梳和头巾开门出去。
  黑狼和黑豹在邬常安下床穿鞋的时候就醒了,它俩一声不吭地等在门外,门一开,两条狗尾巴摇得欢快,屁股都要扭脱胯。
  邬常安从两只狗中间挤过去,反手关上门,他一走,两只狗也颠颠跟上。
  走动的脚步声、开仓房门的声音、喂鸡声、舀水声……陶椿在这些声响中又睡过去。再醒来,太阳已经出来了。
  陶桃一早就要离开,她已经先吃上早饭,见陶椿开门出来,她出声问:“姐,你跟我姐夫啥时候回去啊?我问我姐夫,他说他不做主。”
  “最早也是下雪之后。”陶椿说,邬常安还要在山谷里制陶,不下雪不上冻,他估计不会回来。
  “那我回去跟爹娘说,等你们回去我们再宰杀大鹅。”陶桃说。
  陶椿笑,“我家也有大鹅,你忘了?”
  陶桃呲牙面露嫌弃,“你家的鹅养得像鸭子,估计净是骨头。”
  这话就夸张了,邬家的九只鹅没少喂食,长得也不瘦,就是没河道游泳,一身白羽弄得灰扑扑的,看着磕碜。
  “三妹,我们该走了。”陶青松来喊人,他大步走进院子,说:“二妹,妹夫呢?我们要走了,我来跟你们说一声。你俩啥时候得闲,回去住些日子。爹娘念着你俩要回去,我这趟过来就没给你们带咸鹅蛋和咸鸡蛋,等你们回去自己拿。”
  邬常安拿一沓烙饼出来,他让陶椿回屋拿块儿干净的麻布包着,跟大舅兄说得空就回去看爹娘。
  陶青松带着陶桃离开,邬家人也坐下吃早饭。
  邬常安忙活一早上,烙出七锅皮薄馅多的馅饼,饼壳脆,豆腐软,鸡蛋香,木耳鲜,配着清淡的疙瘩汤,一口干的一口稀的,一顿饭吃下来,浑身舒畅。
  肚里装着热食,邬常安心里安定许多,吃过饭他抢走洗刷锅碗的活儿,一个人在灶房琢磨事。
  此时,杜星已经翻过断头峰,他挎着弓箭领着狗,虎虎生风地在林中奔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