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帝陵的人一听,价都不问,纷纷递出碗让舀肉。
陶椿拿肉丸汤过来换野驴肉,见状心中立马又有个主意。
“陶陵长?你这是……”安陵长端着碗过来,他一两银子买三碗肉,前两碗已经吃完了,这会儿过来盛第三碗。
“我来换野驴肉。”
掌勺的妇人听见,她推开面前的碗,探身说:“陶陵长,饭钵给我。”
一钵肉丸汤换一钵野驴肉,邬常安又从他堂妹那里换到一碗卤鸟,小核桃和她爹各换到一盘蒸饺一钵油糕,四人各盛半碗肉丸汤,蹲在长板凳旁边吃。
“要是天天都能开集就好了。”小核桃吃得满嘴流油,她觉得这种日子可太好了,人多热闹,吃食也多。
邬常顺给她挟一坨野驴肉,让她安生吃饭。
驴肉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说,驴肉色似牛肉,炖熟了也是深红色,又比牛肉肉质嫩,嚼的时候有弹性,像是把子肉肥瘦相接的地方,也像黑熊肉的口感。陶椿这是头一次吃野驴肉,她翻来覆去把自己吃过的肉拿出来做对比,深觉驴肉最美味。
邬常安还吃热了,他扯开颈前的扣子敞敞风,说:“不晓得驴肉和鹿肉哪个更补。”
“过些日子就能知道。”邬常顺说,虎狼队和平安队各分出一半的人,前两天已经进山去寻找鹿群的踪迹。
“吃饭呢?陶陵长,我来舀一碗肉丸汤,吃兔肉辣到了。”花管事走到摊前说。
陶椿让她随意舀,“你过来,我跟你说个事……你回头在陶器种类上补上一种吃饭的餐盘,有胳膊这么长,内部多分些小格子。像这种集市,拿着那种盘
,一盘可以装好几个菜。”
“对对对!这个可行。”花管事激动地拍腿,“等开年雪化了,我把这种陶器排在首位,先烧几窑。”
“不用太多,一窑就够了,一窑烧上千个就足够了。这种餐盘不卖,放到土屋里免费给来客用,算是继暖瓶后又一个惠利。”陶椿言明,担心花管事不愿意,她补充说:“这种餐盘在家里用处不大,除非是旁处也有集市生意。以后要是旁处也有集市,这种餐盘会是我们公主陵的一个特色。”
花管事恍然,她下意识说:“那这种餐盘只烧一窑,我们不往外卖,有人买也不卖。”
“你做主。”陶椿说。
“肉丸汤是不是在这儿买?”有客来了。
邬常安放下碗筷去接待,顺道给邬千蕊拉一单生意,一大碗肉丸汤加一大碗卤鸟和五斤风干鸟肉一共是一两银子。
明月被雾气挡住了,夜色一沉,沉湎在吃喝中的陵户骤然醒神,顿起心思拉生意。
青石路上的人渐渐少了,炉子里的火苗也愈发微弱,锅里的吃食差不多都卖空了,陶椿她们开始收摊子。
青石路上的摊子一撤,演武场上的摊子陆陆续续也撤走了,热闹的尾声消散在夜风中,风吹散热气和油烟味,夜又安静下来。
之后的一天不再有外陵的陵户赶来,好在有康陵的陵户在,倒也不显得松泛。陶椿没再出门摆摊,她连忙两日,把五个陵送来的牛油全部做成火锅料,用火锅料抵偿牛油后,余下的都卖给康陵,然而还差三百罐,康陵的陵户承诺他们下次再来会送牛油过来。
腊月十八,天越发阴沉,定远侯陵、后妃陵、安王陵、福安公主陵和康陵的陵户先后急匆匆离开,只有帝陵的陵户还留在公主陵,他们要等下雪,地上的积雪厚了,方便赶牛拖着竹排运油回去才动身。
“陶陵长,明年二月再会。”安陵长坐在牛背上挥手,“留步,我们走了。”
“一路顺遂。”陶椿停下相送的步子。
康陵的陵户原路返回,此趟跟定远侯陵同路,定远侯陵让他们先行,等候的间隙,陶青松再一次问陶椿年底回不回家。
“你不如回家过年,妹夫要是走不开,我来接你也行。”陶青松劝。
陶椿不打算回去,定远侯陵眼下是一滩浑水,她回去了指定没法清净,她不想平生忧愁。忙碌一年了,她要安安生生地歇两三个月。
第247章 身体壮如牛,逍遥赛神仙 颁奖大会
落雪时,康陵的陵户抵达定远侯陵,他们在陵里过一夜,次日继续赶路,回程的路上没在帝陵停留,远远绕路过去,直接走了。
这场雪比半月前的一场雪下得大,短短三天,积雪已没至膝窝,而进山寻找鹿群的巡山人还没回来,李渠和陈青榆匆匆带着剩下的人冒雪进山寻找。
傍晚时,山里传来动静,早上出门的巡山队回来了,他们晌午在山里遇到寻找鹿群的人,便接过猎物一同回来。
陶椿赶到时,演武场上已有不少人,帝陵的十几个陵户也在场,他们围着青鹿高声喊价想买下,甚至已经上手在挑选。
“陶陵长来了。”李重看见陶椿如见救星,但又心怀忐忑,他担心她会把他们在山里蹲守五六天才逮回来的鹿给卖了。
“陶陵长,帝陵的人非要买我们的鹿,我说不卖,他们不听。”陈青榆先声亮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