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好人不当兵,当兵没好人,这是父老乡亲常挂在嘴边的话,马启军那种从军校毕业的简直就是稀罕物,一千个人里也挑不出这一个来。
  赵梅叹了一口气,摸了摸女儿的脑袋,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这一出嫁,还有谁支持小丫读书?更何况,你成了别人家的媳妇儿,就算你有心帮衬小丫,那也不能这么做,会遭人说闲话,说你胳膊肘子往外拐,妈可不忍心因为家里的事破坏你们的夫妻关系。”
  叶晓媚愣了愣,今天听母亲说了这么多,她才明白这不是单纯的为了爱出嫁,还有很多规规矩矩条条框框。
  原本以为嫁出去了,她就有靠山了,就能帮衬妈和小丫,原来不是这样的。
  叶晓媚一下午都憋在房间里看书,她想好了,如果怕别人说闲话,那她就靠自己赚钱,这总不会被人说了吧。
  次日,叶家终于有了办喜事前的热闹。
  李翠花是要脸面的,不管对小媚的看法如何有偏见,但是面儿不能丢,更何况从前花出去的份子钱,说啥也到了该收回来一茬的时候了。
  张罗着家里两个儿子奔走相告,这不,村里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来帮忙了,就连几位熟络的婶子大娘也都来帮着套喜被。
  崭新的凤龙被面扑在草甸上,在阳光下散发着金丝的光芒,张大嘴捏着针在头皮上蹭了几下才落针:
  “闺女这一出门啊,赵梅你可就少了一桩心事了,我家里还有个老小没办完事儿呢,就整日挂在心里头。”
  “你找媒人给你家说一个媳妇儿,好事也就快了。”今天的赵梅穿上了女儿给扯布做的新衣服,脸上洋溢着喜庆。
  门外,几个大小伙子置办灶台,杀猪那种大锅往上一坐,添一把柴火试试一圈有没有跑火的地方。
  请的村厨傍晚就来布置了,又是磨刀杀猪又是查看菜系单子,账也得按照主家要求每一桌多少钱算算清楚。
  叶晓媚躲在房间里,一副紧张又期待的样子,硬是不好意思出门凑热闹。
  “你们家小媚啊,长得好,听说启军腿也有好转了,真是郎才女貌呢。”
  “可不是嘛。”
  “张大嘴,那时候你还不看好这对呢,现在说话倒是好听。”
  第53章 村里最豪华的婚礼
  院子里的妇女你一句我一句的逗乐,时不时传来畅快的笑声。
  “那时候我说那话是替小媚抱不平,你说小媚长得这么俊俏,配一个瘸子不是瞎子打枣,砸一脸嘛?”
  叶晓媚听在耳朵里,心里明了的很,如今她和马大哥歪打正着修成正果了,自然没有人会说半个不好听的字儿。
  按照习俗,婚宴头天傍晚,是男方派人来送第二天新娘要穿的红衣的时间,不知道现在马大哥在干嘛,是不是在准备娶她的酒席。
  马家。
  马启军正在查看昨天下午铺的水泥地,家具今天下午就能送到。
  自己的床上铺着一身红艳艳的衣服,西装领,过膝的鱼尾裙,红色高跟皮凉鞋,红色的玻璃丝袜子,这是他思来想去按照城里婚嫁给订的。
  马启军设想着这身衣服穿在小媚身上是何等的美。
  他特地将两朵别在胸前的小红花往一起挪了挪:新郎,新娘,马启军摸了摸嘴角忍俊不禁的笑了笑。
  “嘿,让你慢着点不是,你瞧。”院子里传来王兰的大嗓门:
  “这可是我儿媳妇的梳妆台,要不是看在喜事临门的份儿上,我非退回去不可。”
  王兰肉疼的摸着梳妆台的拐角,那有一块活脱脱给蹭掉了一大块漆,看上去就跟二手货一样。
  “恭喜恭喜,嫂子还是您宽宏大量,要不等结账的时候少收你十块钱。”隔壁村的木匠点头哈腰的赔笑。
  马启军一瘸一拐的走出来:“妈,没事儿,回头我补点漆就是了。”
  王兰看了一眼儿子,他那性子就不随她,该计较的不计较:“那行,你说的少十块钱的啊别到时候忘了,呐,喜糖。”
  转身抓了一把喜糖给木匠。
  这一顿忙活,男方这边中午就摆上偏席了,菜系自然是没那么丰盛,好菜硬菜全都搁在明天中午的正席上。
  马家父亲马开发头天就来了,晚上合计着明天中午的正席加几桌,因为他请了厂里的同事,估摸着得来二十多号人。
  “那至少得加三桌,不过启军那边战友他也不乐意通知,不然呐,五十桌都有点紧吧。”王兰本以为能大办一场。
  俗话说得好,来的人越多越说明他们马家人缘又广又好,本来预备的正席是五十桌的,能从院子里一路摆到村口去,现在倒好,马启军不乐意通知那帮战友,如今最多也就三十桌。
  趁着傍晚,黑子开车前头开道,身后跟着一辆农用车,车厢里带着的是新做的家具,梁辉开着拖拉机跟在后头。
  一条三十多斤的大鲤鱼和半截猪身子上贴着喜字,就挂在拖拉机上摇摇晃晃,车里带着的是村乐队,敲锣打鼓的朝着叶家去。
  后头看热闹的跟了得有半截村子的乡亲们,孩子们一股脑的小跑跟上,就等着男方家人撒喜糖。
  这里的习俗就是这样,做了多少家具有多少家底儿都得带到女方家亲自过目,至于远嫁的这道习俗也就免了。
  叶小媚在房间里便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她脸一热死死地捂住脸,马家还真是全按照她们提的要求操办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