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市井生活日常> 市井生活日常 第38节

市井生活日常 第38节

  崔如英的视线越过楚玉珠、楚玉娴的书案,落到最左边的那张。桌上笔墨镇纸还在,只是字又不见了。
  崔如英走到桌前,桌上只有纸下垫着的毛毡子,纸却不在,当日回去前她还用镇纸把纸压上了,窗子没开,门也关了,既无风吹,又非她记错,自然是有人拿走了。
  两次了,都被拿走了,崔如英本是留着给黄先生看的。她坐下后把书袋里的那张放桌上,用镇纸重新压好,折痕也尽量抚平。
  楚玉娴见了若惊讶,那就是她没跑了。这世家小娘子身边都有丫鬟,要真是她所为,那这件事八成也不是楚玉娴亲自做的。
  若是因为作业又回来而怀疑丫鬟忠心,那自然更好,她现在不能做什么,但也不能白白吃这个亏。
  快到上课时辰,楚玉娴过来了。
  今儿她是自己过来的,只丫鬟跟着,没让赵婉芝来送。
  一进门,楚玉娴目光就落在了崔如英那边,她想看见的是崔如英翻来覆去找作业的样子,却不想桌上的作业还在,崔如英正低着头看书。
  不是丢了吗,怎么还有,这是怎么回事?
  似乎是听这动静了,崔如英抬头看了过来。楚玉娴眼中的诧异还没褪回去,目光忍不住躲闪。
  后来一想,又不是什么宝贝,用的也是她母亲送的东西,那就是侯府的。丢了就丢了,也并非她拿的,有什么好紧张的。
  楚玉娴的神色崔如英看在眼里,只是她想不通,她跟楚玉娴无冤也无仇,话都没说过几句,拿她作业有什么用?就只为了让她在先生面前丢脸,小小年纪心性为何这般?
  这是非对错还能不明白?
  楚玉娴进来坐下,心中依旧不解,她让丫鬟扔的,怎么两次了,崔如英的作业还在呢。
  很快先生也进来,楚玉娴赶紧把自己作业找出来。
  楚玉珠一直来得晚,正好黄先生为崔如英和楚玉娴启蒙,这会儿讲的从前给楚玉珠讲过。本想楚玉珠从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学一遍也是益事,但人不能强按牛喝水,不来也没办法。
  检查作业,又让二人背诵上次讲的,黄先生这才讲新的。
  一节课上完,楚玉珠姗姗来迟。
  二房孙惠茹把女儿送来,跟着黄先生说了几句好话,又嘱咐了楚玉珠几句,奈何楚玉珠不愿意听,只能离开。
  正是下课时候,楚玉珠睡眼惺忪的,崔如英看她实在困,也没什么精神,就把早晨带来的包子拿来,“楚小娘子,你是不是还没吃饭,不然尝尝这个,这是燕归堂小厨房的手艺。”
  第三十四章 加更
  楚玉珠顺着崔如英的声音看了过去,她醒得晚,本来不想来学堂,可母亲非让她来。
  为楚玉珠上课,二房每日都要闹一场。
  她不高兴,早饭就没用,反正不缺吃的,楚玉珠知道回去后母亲肯定会哄她吃饭的。
  孙惠茹也不是不知这样不对,更明白该督促女儿好好进学,可是软的硬的女儿都不吃,哄也不成,骂也不成,就这么一个孩子,怎可能真下狠手来揍。
  若是儿子她肯定能狠下心,可女儿家,非逼着她做她自己不喜欢的事作什么。
  况且女儿家读书只为知理,玉珠的性子虽娇纵,可本性却不坏,一来二去就这么算了。
  晚一点就晚一点,不求多上进,能日日来就行。
  偶尔被公爹婆婆训斥,回来督促一二,那边也能交差,安定侯也不会舍得责罚亲孙女。
  孙惠茹想,对女儿来说读读书也就够了,更多的实在不成就不强求了。
  虽然也羡慕别人家,可他们夫妻就不是出类拔萃的,二爷更不算什么有本事的,何苦要求女儿上进。
  想来这般不爱读书,也是随了她父亲。
  如今三房生了儿子,二爷三爷又是亲兄弟,守住家业就是。若三爷承爵,二房日子也能好过些。
  至于女儿功课不上进,这都一年多了,要有办法早就有办法了。
  孙惠茹是认命了,女儿能认字知理,在家里任性娇蛮些也无所谓。日后为之择一佳婿,都在京城,有爹娘护着,日子总不会差了去。
  这般打算委实没什么大志向,却也只能如此了。
  楚玉珠看看崔如英,又看看她手里的油纸包,她好像闻到了些许香味儿。
  早饭没吃,肚子也的确饿,只不过别人的东西……楚玉珠不想拿,她摇了摇头,“我不要。”
  我不要,并非我不饿和我不想吃。
  崔如英笑了笑:“拿着吧,不然上课没力气。来都来了,总不能白来吧。”
  楚玉珠这才点点头,“那好吧,你拿给我。”
  当真是小姐脾气。
  崔如英道:“我只说给你吃,又没求着让你吃,你自己想吃还要我拿给你吗?想吃就自己来拿,不然就算了。”
  在燕辉堂,楚玉珠过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可她也不是什么都不会,再一想崔如英说得也有道理,她又不是自己丫鬟,支使她做事干什么。
  又想想数日前母亲嘱咐过,莫要为难崔家丫头。
  楚玉珠起身,把油纸包拿了过来。
  楚玉珠转身要走,崔如英看着她,又咳了一声,楚玉珠这才道:“多谢。”
  崔如英点点头道:“不必言谢。”
  下课的时间并不长,楚玉珠紧赶慢赶把两个包子吃了,好在放的时间久,也就温热,快吃也烫不到。
  咬几口,又咬几口,楚玉珠还得看着先生,样子像小动物。
  她倒是从来没吃过这样的包子,长了壳,下面是脆的,上面是软的,看着好看像荷包一般。里面馅也好吃,别具一格。
  素的没肉,竟然也好吃。
  两个包子吃完,人也精神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楚玉珠好像没吃饱,吃完两个,还想再吃。
  崔如英只拿了两个,多了她就不够了。
  赵大娘她们日日研究菜样,做出来的精致好吃,早饭送六个,若是太大崔如英也吃不完。
  楚玉珠看了一眼崔如英,崔如英正在看书,下节课要教写字,她已经把墨研好笔洗好,连纸都给铺好了。
  右边的楚玉娴看二人这般,本想说些什么,可记挂着崔如英的作业,心里乱得很,便什么都没说。
  她依旧奇怪,怎么就又出现了,难道丫鬟没办成事儿?竟有胆子阳奉阴违。
  这堂课黄先生教写字识字,因为吃得饱,楚玉珠还听了一会儿黄先生讲课。
  对此黄先生颇感欣慰,人都如此,若是一直本分上进,只会觉得理所应当,偶尔走个神都是过错。若总调皮捣蛋,偶尔一日乖巧听话,也会让人耳目一新。
  上午课上完,黄先生给留了作业,以往楚玉珠都是第一个走的,连东西都不收,她不和别人比功课,只比谁第一个出学堂。
  但今儿竟然磨磨蹭蹭,也慢悠悠地收拾东西,连楚玉娴都觉得不寻常。
  楚玉珠动作极慢,放一样东西就向左边看看崔如英,她看了足足好几眼,结果崔如英动都没动,连头都没抬,就伏在书案上写字。
  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写的。
  又磨蹭了一会儿,崔如英依旧没动,连楚玉娴都走了,楚玉珠实在没耐性了,这才道:“崔小娘子,你给我的是什么包子,怎么和我从前吃的不太一样呢?为什么是脆的?”
  崔如英放下笔道:“这叫水煎包,我家是做包子生意的,我告诉小厨房这样做好吃些,是跟平常做法不太一样,吃着是不是更好吃了?”
  楚玉珠听得直迷糊,怔怔地点了点头:“是更好吃了,真好吃。”
  崔如英笑着道:“这还是放得久,我早上过来,等你吃都放了快一个时辰了,刚出锅的比这香多了。”
  楚玉珠也算吃过山珍海味,侯府的姑娘,饭菜就没差过,好多时候都是丫鬟追着她吃饭。
  这包子陆云蓁都夸,对楚玉珠来说自然新奇。
  楚玉珠看了崔如英好一会儿,她性子蛮横也是在爹娘丫鬟面前,同一个学堂的,孙惠茹还嘱咐过,这是三房婶娘送来的人,不可无礼,更不可仗着身份颐指气使。
  这话楚玉珠记着,而且经过早上拿包子,崔家小娘子看着也不太好惹。
  所以她实在无法说出,明儿再给我带两个来这样的话。
  至于求人,楚玉珠没求过,只见过丫鬟求她吃两口饭,求别人她张不开口,这会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崔如英看她也觉得好笑,“楚小娘子?”
  楚玉珠:“怎么了?”
  崔如英道:“我以为你一直不走是有话想说,若没事儿那我就继续写字了。”
  崔如英又提笔写字,楚玉珠急着道:“崔小娘子我的确有事找你,你明天早上还吃这包子吗,能不能给我带两个,我可以拿别的点心跟你换!”
  这是她能想出来唯一的法子,不求人,拿东西换总行了吧。
  崔如英道:“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包子而已,也犯不着换,我可以给你带。只不过你若想吃刚出锅的,那可得早点儿过来,若是来得晚了,包子也就不好吃了。
  万一你不想吃了,我带过来还得带回去。今儿是我自己想累了吃的,你若不守信用,那以后我都不会再带了。”
  楚玉珠脸上露出一个笑,“这你放心就好,我不会失信的。那咱们就说定了,我明天给你带点心,你给我带包子,就明儿一早,上课之前!”
  崔荣英点点头,“那好吧,就说定了。”
  包子而已,求赵大娘再做一顿就是,如果是赵大娘为难,她也可以再早起一点自己做。
  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比起她,楚玉珠按时上课、好好听课、每日交作业肯定更让楚玉娴提防。倘若楚玉娴拿的是楚玉珠的作业,想来二房娘子也会管的。
  自己女儿终于上进了,怎么会咽的下这口气。
  她原本是不想理会这些,但毕竟是自己辛苦写的字,如今都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写完两页大字,把墨痕未干的那张用镇纸压上,干透的给带了回去。
  现在还不宜打草惊蛇,字还是得放这儿。
  回到燕归堂,崔如英先把东西放回厢房。
  许娘子这会儿也醒了,就等女儿回来一块儿吃饭。吃饭的时候母女俩就说家里的事,学堂的事,偶尔许娘子会说璋哥儿长大了些。
  照顾得久,自然多几分喜爱之情,尤其她也是做母亲的。
  至于学堂的事儿,许娘子爱听这些,崔如英就多说点儿。
  她没说字儿丢了的事儿,如果告诉许娘子,许娘子指定说别随意冤枉人,没准儿是自己粗心弄丢了,侯府的谁会拿她写的字。
  既然知道说了自己不高兴,那还不如不说。
  崔如英告诉许娘子自己带了两个包子却给了楚玉珠,但没提是自己特意带的,“明儿一早给她,平日她来得都晚,也不知能不能按时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