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市井生活日常> 市井生活日常 第70节

市井生活日常 第70节

  饭桌上,安定侯考了楚玉琳的功课,对这个长孙,他是寄予厚望的。
  从前纨绔不知上进,如今倒是好了点儿,知道读书了。
  赵婉芝因为前些日子禁足,也希望儿子好好表现,她竖起一边耳朵听着,幸好对答如流。
  安定侯说了声不错,赵婉芝立刻道:“玉琳长大了,也知道上进了。”
  陆云蓁看了眼儿子,心道,还是她的儿子乖巧可爱。从前楚玉琳可是纨绔不着调的,赵婉芝都有脸说这些,她还不吭声作什么?
  陆云蓁道:“说来也奇怪,自从玉琳去书院后,性子就被先生教养过来了。还有前阵子大嫂病着,未曾过问管束,反倒更懂事儿了。”
  陆云蓁并非不会说阴阳怪气的话,从前不说是因为刚过门,不知侯府深浅,如今有儿子有夫君,怕什么。
  安定侯听了皱了皱眉,刚想说什么,又见陆云蓁回过头,逗着楚玉璋。
  楚玉璋咿呀笑着,安定侯不禁想起前阵子赵婉芝做下的错事,楚玉琳从前不知上进,的确是赵婉芝这个母亲教养不当的缘故。
  孙惠茹立刻道:“若说懂事儿,还是玉珠懂事儿得早些,玉珠今年七岁了,我以前还总担心呢,怕和玉琳一样,如今可算放心了。”
  楚玉珠七岁就懂事儿了,可楚玉琳呢,今年都十四了。
  还不是因为三房有了儿子,这才着急了。这会儿夸楚玉琳,有什么可夸的。
  楚玉珠的变化的确是日新月异,安定侯很是欣慰,他和黄先生是故交,黄先生常常夸赞她。
  今日家宴,这样看着也比从前懂事听话了许多,端庄大气,有世家贵女的样子。
  云小娘闻言暗自皱了皱眉,但她们这些妾室是坐不得的,岁数也不小了,却还站着在一旁伺候,连话都说不上,只能干着急。
  云小娘给安定侯夹了块鸡汁豆腐,“侯爷,尝尝这个。”
  赵婉芝哪能听不出来这对妯娌一唱一和的,她道:“这上头还得向两个弟妹学着点儿,不过都说三岁看老,这话也不全对,不过做父母的,都是盼着孩子好。知道玉琳上进我难免高兴失了态,让诸位见笑了,我自罚一杯。”
  陆云蓁抿了抿唇,她觉得赵婉芝的确算得上不好对付,她可争可退,什么话都让她说了。而且十分之不要脸面,有时陆云蓁都不屑于和她争辩。
  连陆云蓁都觉得她一副慈母心肠,可真的慈母心肠,又怎么会那样教导孩子。
  陆云蓁看了眼钱夫人,钱夫人神色看不出喜怒来,可陆云蓁能感觉到钱氏有些不耐。她又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安定侯,安定侯是最吃这一套的,摆了摆手道:“一家人说这些做什么,今儿端午,团聚的日子,云娘,你们也坐下吧。”
  陆云蓁都想问问楚庚元,这副惺惺作态的样子,男人是真的看不出来吗?
  也许看得出,但偏偏就喜欢这副样子。
  楚玉珠如今只是坐得住,但心里也觉得烦,可还有更烦的呢,今儿楚玉娴一直姐姐姐姐叫个不停,出门之前输入叮嘱过,不应还不行。
  她想如英了,这会儿如英应该已经回来了吧。
  一顿家宴过了酉时才结束,真正高兴的只有安定侯一人。这会儿过了酉时,陆云蓁一回来,田娘子就和许娘子换了职。
  许娘子回屋之后,正见崔如英笑盈盈地坐在床边,等着她吃饭呢。
  许娘子道:“啥时候回来的?”
  崔如英道:“你们去正院之后没多久我就回来了,那会儿听秋月姐姐说你们刚出去,没多大一会儿呢。”
  许娘子锤了锤腰坐下,“哎,今儿人可真多,我都不敢多抬头。”
  她是奶娘,只管照顾璋哥儿。饭桌上那群人说话也没听太懂,就觉得这么大的侯府,人是真多,丫鬟也真多。
  崔如英站起来给许娘子捶肩,“这么大的宅子,肯定很多人的。”
  听燕归堂的丫鬟说,安定侯子女多,五子三女,这还只是养大成人的。
  人多也就意味着事儿多,大事小事,各种杂事。
  好在许娘子只是奶娘,不是府上的丫鬟。
  许娘子长舒一口气,“人多人少也和咱们没关系,今儿生意咋样,对了,今天端午,还给了节礼。”
  许娘子得了一两银子,她摸出来一两,“这是给你的。”
  崔如英诧异道:“还有我的?”
  许娘子:“哪回少了你的了,三娘子对你好,什么都想着你的。”
  满月、洗三,还有这回端午,有许娘子的就有崔如英的。
  崔如英笑嘻嘻地收下了,“真好,娘,家里生意还挺好的,就是今儿中午都在家里吃团圆饭,但是晚上生意不错,早早就有客人过来。六丫长大了点儿,大哥初八去书院,对了,娘你看我耳朵!”
  许娘子看了看,“耳珠?”
  崔如英她笑着道:“对呀,好看吗!”
  许娘子道:“哪儿来的?”
  崔如英道:“我央着爹买的,还给二姐买了个钗子,花了不足一两银子。娘,这不是端午吗,我想着二姐在家里那么辛苦,就求爹买的。我还落了一对儿,可真好。”
  许娘子笑了笑,“买点儿首饰也好,旁边就是首饰铺子,该早买的,也怪我没想到这个。”
  二丫也大了,总在铺子帮忙,崔大山是男人,肯定照顾不周,许娘子又在侯府,多亏了有崔如英在。
  一个钗子一对耳珠花了不足一两银子,那肯定是钗子贵,当妹妹也是有心了。
  可一想崔如英都记得这些事儿,她这个当娘的却不记得。
  许娘子心里有些不得劲儿。
  崔如英往许娘子怀里钻了钻,“哎呀,我想着不就是娘想着,这才多大的事儿呀,二姐可高兴啦。”
  许娘子笑了笑,“高兴就好,好了好了,多大了还腻人,一会儿快吃饭,咱们娘俩也过个端午。”
  晚上小厨房的饭菜不错,崔如英是没吃饭回来的,晚上跟许娘子一块儿,吃了个肚子溜圆。
  次日,崔如英早起上课。
  今儿初六,这回赶上端午节,五日课少上了一日,上初六初七两日就又放假了。
  楚玉珠可算是高兴了,这回放假,如英不回去,她已和人约好了去玩儿。
  初八一早出门。
  楚玉珠今天来得也早,吃饭的时候也没理会同样来得早的楚玉娴,笑嘻嘻地和崔如英商量,“明儿不必早起,我来燕归堂吃早饭,然后咱们坐着马车出去,去城北的十里亭,那边有明湖,还能划船。”
  崔如英道:“那好呀,都用带什么?”
  楚玉珠:“带些路上吃的就好,这会儿热,过了春游的季节了。”
  二人声音不大,一旁楚玉娴道:“玉珠姐姐,你们要去哪儿,我能去吗?”
  第六十二章 同游
  楚玉珠眨巴眨巴眼睛,不解问道:“你也要去,你去作什么?”
  这是她和崔如英早就约好的事,这人怎么这么……这么没眼色!她怎么不想想,若是想叫她早就叫了,还用等她自己问啊。
  而且别人不叫她,也不想想为什么,悄声地,就当不知道就是。
  自己还大声嚷嚷问出来,还问能不能!当然不能啦,不要脸!
  楚玉珠觉得她装样,肯定都听见她们说要去哪儿了,还要来问,问也就罢了,怎么还能上赶着问能不能带上她,那自然是不能了。
  楚玉珠想也没想就开口道:“你没听见吗?我们没想着去哪儿……”
  楚玉娴:“玉珠姐姐,我好像听着有明湖……”
  楚玉珠还要说话,崔如英急忙拉住她的袖子。
  崔如英看向楚玉娴,说道:“四姑娘,只是一个宴会而已,三姑娘见我没去过,所以才求着宴会的主人,想带我去见见世面。这是早先就说好的,至于能不能带上四姑娘,这我也不清楚,毕竟玉珠只是去赴宴的,若是她自己举办宴会,想必是行的。”
  若是直接说不行,楚玉娴恐怕又要哭鼻子了。
  楚玉珠和楚玉娴是姐妹,把妹妹弄哭了的话传出去也不好听。崔如英是没少听楚玉珠说抱怨的话,可私下抱怨归私下抱怨,面上不能过不去。
  尤其楚玉娴好好地问,就不能不好好答,怎么说楚玉珠都是当姐姐的。
  楚玉娴听完低下头说道:“可如英姐姐都能去,那我应该也是能去的……”
  楚玉珠道:“什么如英都能去……如英怎么了!”
  崔如英扯了扯楚玉珠的袖子。
  楚玉娴惊觉自己说错了话,“三姐姐,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太想和你们一起出门了。麻烦玉珠姐姐替我问问,前些日子不能出门,我也想和姐姐们一块出去。”
  楚玉珠听着起了鸡一身鸡皮疙瘩,还一起出去,不嫌瘆得慌呀。
  还不如开始久直接说不行!
  可楚玉珠又想起孙惠茹嘱咐的话,万事都看崔如英的,她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
  楚玉珠搓搓胳膊,又把嘴巴给闭上了。
  崔如英笑了笑道:“四姑娘,问倒是能问问,不过三姑娘出门见的都是和自己同岁的小娘子们,你还小,去了恐怕不自在。既然想出门,三姑娘何不与自己年岁相仿的玩儿呢,也能说得上话。你养病这些日子是不得出门,若想出去,大娘子肯定也会准的,这大可不必担心。先生快要来了,咱们还是先准备上课吧。”
  楚玉娴年岁不大,话又都被崔如英说了,一时想不到要说的,只能点点头。
  她心里懊恼,一是懊恼刚刚嘴快,把心里话说了出来,自己心里的确瞧不上崔如英的,总想着崔如英都能这样,自己为何不能。
  二来觉得崔如英在这儿实在是讨人厌,若是她不在,也没这么多的事儿了。
  楚玉娴坐了回去,楚玉珠这才松了口气,真要让楚玉娴跟着,倒胃口都不够,哪儿还有心思玩呀。
  本来早上高高兴兴的,想着后日出门,这下可好了,楚玉珠上课都没什么心思,第一节 课上完才好了点儿。
  下了课,二人留下写作业,楚玉娴也留在了学堂。这对她是有好处的,早些写完母亲会高兴,而且也能记住。
  再有能听听两个人私下说什么,不过写作业的时候连楚玉珠都很安静,什么话都听不见。
  楚玉娴留这儿高兴,可这番作为对楚玉珠来说,只是不胜其烦。
  崔如英其实也想不通,楚玉娴这样做是为什么。
  自己愿意?不太像……依着从前的事,楚玉娴不大可能喜欢她们二人,而且受罚之后,就算真心悔改,那也需要时间呀,怎么可能这几日就和她们二人这般亲近。
  崔如英自己记着从前的事,都不可能完全放下。
  现在看见楚玉娴,还会想起她偷字,和大娘子在正院打她的那一巴掌。
  可有时崔如英又觉得这样想楚玉娴不对,她才多大,这些日子很是可怜,做小伏低的,年纪这样小,又不是没有改过的机会。
  也许是大娘子嘱咐,让姐妹好好相处。
  写完作业,二人结伴回去,今日楚玉娴没跟着,许是上次被楚玉珠说过的缘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