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市井生活日常> 市井生活日常 第80节

市井生活日常 第80节

  吃饱了,崔如英就去买肉和鸡蛋了,两斤半五花肉,三斤豆腐八两瘦肉,鸡蛋只买了七个,花了六文钱。
  这还把剩下的钱给花光了呢,人多吃用的也多。
  不过别看只有七个鸡蛋,但崔如英也能做两盘子鸡蛋出来。
  买完直接回家,还省着睡醒了再出来一趟。
  到家也还早,二丫刚起来。
  她要抱妹妹去喝奶,喝完奶跟刘婶儿去铺子,一日不闲着。
  不过想想藏在柜子的钗子,二丫干活的劲头足得很。
  崔大山还没回来,崔如英直接睡下了。这天儿盖一条薄被就行,躺在床上,崔如英很快进入了梦乡。
  睡醒已是日上三竿,崔如英这才慢慢收拾梳洗,准备做午饭。
  总吃面食,家里肯定想吃米饭,崔如英慢慢悠悠淘米,先蒸了一锅米饭,淘米水就倒在菜地里。
  答应二丫的红烧肉不能不做,烧水焯肉做红烧肉,崔如英以前做过,倒也熟练。只不过肉有些少,好在是有别的菜吃。
  本来想着肉末豆腐和白菜粉条二选一,崔如英瞧见卖豆腐的了,一文钱一斤,便宜还好吃,她就买了。
  大锅炖着肉,还有铁锅能用,就先做肉末豆腐。
  八两瘦肉切丁,热油下锅炒熟,豆腐也不用切得太齐整,托在手上改个刀,毕竟做肉末豆腐,越是入味儿就越是好吃,放点子辣椒,等快出锅时勾个芡,味道更好。
  这就两道菜了,肉末豆腐还得炖炖,崔如英从红烧肉里舀了勺肉汤,这样味道更足。
  这两道菜都在锅里,还剩下两道,一道是早先跟二丫说过的糖醋金钱蛋。
  另外一道凑个数,做个香辣口味的。
  崔如英买了七个鸡蛋,家里还剩两个,若是直接打鸡蛋下锅煎,那一人最多能吃一个,也做不成两种口味。
  但崔如英记着还有个巧法儿,一个鸡蛋变成十个。
  她把鸡蛋用炉子上头的烧水壶煮熟,熟了之后剥开晾凉,然后把每个鸡蛋切成薄片,圆圆的一小个,照样有蛋清和蛋黄。
  正好肉末豆腐也能出锅了,刷干净再下锅煎,油多放些,锅里噼里啪啦的,崔如英已经能闻到淡淡的香味了。
  就是煎鸡蛋的香味,一锅煎了不少。
  崔如英闻着香气扑鼻,一边煎,一边顺手调了个糖醋汁,跟糖醋排骨的料汁是一样的。
  另外要做个辣的,得用辣椒蒜末,多放点儿做出来才香。
  铁锅一直没闲着,厨房声音也大,但崔大山一直没醒。早起干活的确困,而且崔大山把能揽的都揽下了,自然也比崔如英睡得久一点。
  崔大山睡梦中都是在吃饭,只不过闻着香,梦里却尝不出味道来。
  追着饭菜走,结果摔了一跤,人就醒了。
  这一醒可不得了,家里全是香味儿。
  酸甜味儿、焦香味儿,只有崔如英在家的时候才能闻到这种味道。
  崔大山深吸一口气,坐了起来。
  人也不困了,更不累了,头脑清明能干三碗饭,“如英!”
  崔如英听着屋里的动静哎了一声,“爹,你醒啦,再睡会儿吧。”
  红烧肉还在锅里,然后铁锅焖着香辣味的金钱蛋。她还尝着试了试味道,鸡蛋黄被煎出了沙,蛋黄一点都不噎人,辣味儿浓郁,咸香扑鼻,要是拌着米饭吃肯定好吃。
  这个味道跟炒肉不一样,回去可以给陆云蓁做一次。
  崔大山从屋里出来,“啥时辰了,可真香。”
  崔如英道:“午时二刻,快熟了,红烧肉还得再炖会儿。要不咱俩先吃,还是等着去铺子一块儿吃。”
  崔如英还不咋饿,早上吃得多,一边做菜一边尝味道,也能吃个半饱。
  崔大山说道:“一块儿去铺子吃吧,我现在就过去,没招到人赵掌柜未见得忙活得开。”
  崔如英点点头,她一会儿自己过去就行了。
  一个上午也不知道招到人了没有,铺子向来午时开门,没招到人的话,这两刻钟就得赵掌柜自己来。
  赵掌柜性子圆滑,忙是能忙得开,可是不乐意。一样的工钱,谁也不想多干活。
  崔大山过来时赵掌柜叫苦不迭,“东家,招不到人可怎么办!”
  崔大山:“下午再看看,我闺女在家做饭呢,中午不吃包子。”
  赵掌柜笑着道:“没事儿,我还能顶顶!”
  第六十九章 二合一
  赵掌柜从前也在饭馆当过掌柜,这么一比较,知道崔记给帮工的饭食不错,不过每日总吃包子焖面这些,时间长了也腻了。
  这谁不好口吃的呀。
  东家说小娘子要来送饭,那既然来送午饭了,肯定不是包子焖面,肯定是好的。
  那累这两刻钟也值了。
  赵掌柜总觉得铺子卖的吃食都是崔如英在侯府学的东西,不过应该能学了个六七分,不然也不会这样好吃。
  但对外人来说,尽管不是十成十像,那也足够新奇好吃了。
  这运道,谁听了不说一声服气,不过能学就是本事,这回要做啥他不知道,等着就是了。
  还挺好,这也算沾沾光了。
  “崔老板放心,前头有我呢。”
  崔大山点点头,去后头看刘婶儿二丫能不能忙过来。
  过去一看井井有条,单子摆着,做过的菜就连着单子放到传菜的柜子上。喊一声,赵掌柜就来拿。
  刘婶儿这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从前总觉得崔家这几个孩子里,崔如英是最伶俐的,嘴甜说话好听,又乖巧懂事,二丫跟她比就差了不少。
  二丫性子软,不爱说话,不过刘婶儿自己闺女也这样,在外人面前张不开嘴,不大方。推出去说两句话,弄得面红耳赤的,还让别人看笑话。
  这样的孩子不招外人稀罕,没想到一块儿相处,竟是这么懂事能干。
  干活这般麻利,那包子包得,一个一个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包得可快了,那手上动作刷刷刷的,刘婶儿觉得都跟天上神仙变出来的似的。
  别看年纪小,可是那架势和在案板上好多年的老师傅一样。做包子的时候微低着头,样子娴静又好看。
  问她啥了,甜甜一笑,说话慢声轻语。不说话的时候就认真干活,啥都能干,真是招人稀罕极了。
  刘婶儿觉得自己也不能输给一个小姑娘,做活也快了许多。
  两个人在厨房,能顶上崔大山在的时候。崔大山看这边没啥事儿,就嘱咐了句,“刘姐,中午如英过来送饭,咱们等着吃就行了。”
  刘婶儿点了点头,她回忆起崔如英往自家送的红烧肉和排骨的香味,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在家还得分着吃,在这儿就自己吃,要是能吃好的,那可太好了。
  一句话的事,铺子里人干活的劲头都足了。
  崔大山也没闲着,在前头传菜算账,这会儿是铺子生意最好的时候,崔大山算是头一回干这个,不过以前卖包子,上手也快。
  崔如英这头等着锅里红烧肉炖好,把别的菜也装好,就用扁担挑着去了铺子。
  这么多人吃的饭菜还有点重,路也有点长,不过走一会儿歇一会儿,也就到了。
  崔如英到的时候铺子里还有四桌客人,已经有一会儿没进来新客人了。
  赵掌柜眼疾手快,“哎呀,我来我来,应该去接接的。”
  崔如英道:“赵叔等急了吧,没多少客人了,先吃饭吧。”
  赵掌柜:“好饭不怕等。”
  厨房轻巧,前头也轻巧,崔大山也饿了,干脆就吃饭。
  等客人走了去结账就是了。
  崔如英把菜都摆上桌,赵掌柜还给拎了桶,一共四道菜,不过都是用盆装的,做的分量都多。
  红烧肉在里面算少的,不过肉菜又是五花肉,这么多也比别的饭馆多了。
  把菜拿出来,崔如英又端出来一盆米饭,米饭蒸的也多,就算菜不够,饭也得够吃了。铺子里一起吃饭,不能太小气了。
  四道菜摆上桌,还热着呢,赵掌柜看着,颜色跟饭馆的差不多,可谓是色香俱全,侯府学来的,一会儿得多吃点儿,“这都是小娘子做的?”
  赵掌柜偶尔下馆子,红烧肉吃过,肉末豆腐倒也见过,另外两样倒是见所未见。瞧着样子不错,闻着味道也香。
  崔如英点点头,“金钱蛋是头一回做,不知道味道咋样,赵掌柜,婶子,快坐下吃饭吧。”
  二丫把铺子没卖完的卤菜也给盛上了,凑足了五个菜。
  四郎五郎乖巧坐着,六丫现在会翻身了,没个人看着不行,就躺在早先崔大山给几个儿女打的小推车里。
  实木打的,结实得很,一个车六个孩子用,六丫个头也长了不少,偶尔从家里过来,就用推车推过来。
  一众人都坐下,赵掌柜看着这桌菜说道:“昨儿定下书院饭堂的生意,也是可喜可贺。赵某就小娘子做的一桌菜肴,恭贺铺子日后生意红红火火!”
  刘婶不会说漂亮话,桌上也没酒,崔大山又是个粗人,还有些不好意思,“借赵掌柜……吉言,肯定红火!行了行了,咱们快吃饭吧,这干了半天活也累了。这几天,也是辛苦你们了。”
  赵掌柜道:“铺子好我们才好,有啥辛苦的,不过还得快招个人,不然是真忙不过来呀。”
  崔大山:“是是是,这也在招着。”
  崔如英道:“这事儿看缘分,不是谁都像赵叔刘婶儿这么合眼缘的。”
  众人大笑,崔如英先动了筷子。
  赵掌柜也夹了一口红烧肉,这红烧肉看着就行,肉皮透亮,颜色红润,皮和瘦肉之间的肥肉已经烧透了,入口之后肥而不腻,瘦肉软烂,味道微甜,却不腻人。真是半点都不比他在饭馆吃的味道差。
  绝妙绝妙,再来一口米饭,香得赵掌柜连眼睛都眯起来了。
  好手艺好手艺/
  二丫也是先吃的红烧肉,她好久没吃,最想这个,不然也不会在崔如英让她点菜的时候说这个。
  而崔如英先舀了一勺肉末豆腐,这个炖的久,极其入味,原本白嫩的豆腐穿了褐色的衣裳,歪歪咧咧,肉末就躺在上面。
  勾了芡,显得黏糊,豆腐入嘴即化,肉末味道香浓,拌到米饭里能下一大口饭。
  崔如英是不缺肉吃,所以更偏爱肉末豆腐和金钱蛋这三个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