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迟早会被扒出来的。”
  言下之意便是:长孙本人要小心了。
  有着粉丝群体的年轻艺人,最恨加戏咖,不管男女老少。
  如今的局面已定,剧一旦播出,长孙的戏份还全在时间线的前头,只有剧里的“李世民”不下线,贞观帝后的恩爱cp线就不会断。
  都能预估到时候会被说成怎样了,被主演粉丝攻击的“中年大叔大姨谈恋爱剧情”。
  “制片人忽悠来的名导演,完成最后一部收山之作,实则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心思。”
  导演也以同样的方式还回去,仿佛跟观众证明,后面的爱情线,不是他的手笔,和该有的水平线。
  一部注定被骂翻的剧,只有他们这些看透不敢说的人们罢了。
  一个迟早要爆炸的地雷啊!还是导演亲手埋的,最无辜的就是,他没考虑过饰演长孙皇后的素人演员,本人死活。
  自以为热度和机会,对方都能接住吧!
  这些消息,用了陈阿娇无数晚,耐着心跟对面人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才慢慢套出的,其中牺牲颇大的一次,就是跟对方去吃了一次夜宵。
  不然周奇也不会老想再约她出去吃饭。
  谁知!周奇此话一出,陈阿娇更兴奋了。
  她现在最想要的便是这种热度和关注,特别是进了假面王妃剧组后,被柳沫沫和季榆灌输得更多,关于她们这个圈子的见闻。
  她都感觉自己的心,变得些许不太健康。
  跟一个想红想到发疯的人,有着差不多的心态。
  像她们这种底层的小短剧,全部热度加起来,估计都不如隔壁大唐盛世剧组,轻松的上一个关于主角配角的路透视频热搜。
  在播出后,能靠妆容小小的惊艳出圈一波,已经是两位女主演们最大的期待了,其余的根本不敢多想。
  距离假面王妃短剧组杀青的时间快到了,就在之后的几日里,隔壁的长孙也完成她的戏份后,回家过年。
  在众人开始变得“依依不舍”之际,纷纷加上各自的微信好友,说着以后再见的场面话。
  殊不知陈阿娇已经想好回去后,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了。
  在李家夫妻不解的眼神中,她神秘兮兮的说道:“跟你有关的。”
  “准备你以后的考古视频。”
  长孙:“啊?”
  她越来越听不懂这个年轻人的时尚口头语了,考古什么?
  古是指古人吗?
  但考她....什么啊?
  当然是关于长孙本人过去的“网络案底”,一水的美美仿造视频。
  迎着那波不知何时会到来的网暴流量和热度。
  .
  距离过年,倒计时仅有三天,春运的消息从一个星期前,就铺天盖地的开始推送到她们的手机上。
  从吕氏的生意人流中,也知这里的打工一族们,确实是走了不少人。
  “原来真的有这么多人啊!”
  关于春运大军的消息,只要能联网就会跳出相关的新闻推送,对于这个后世国家的人口巨大,几位古人皇后们,和背后同样观得直播的各大位面古人百姓们,也看得是叹为观止。
  “确实是叫人海啊。”
  刘邦随着吕雉的直播视觉而看去,她正看着一则晚间新闻报道,关于春运的进度,都是这周每日的新闻常态。
  用海来形容的人多,本以为是夸大之词,毕竟在古人的诗词中,也常用到此类的类比字句。
  之前看得长孙皇后带着李世民去了那商城,撞上活动开幕式的场景,还有元旦开业时,不断进店的人流量.....都不足以清晰的解这个词。
  人是很多,但跟海比起来是否过于夸张了?
  而此刻,刘邦信了,也心服口服。
  画面上长长的公路上,低矮的四轮子车几乎没动过,车外便是风雪漫天的景色,可惜在这些归家心切的人中,无人有心思欣赏这些雪景,雪越下越大的趋势,还给这些人的归家脚步,阻碍了不少。
  新闻里播到当地村民,自发的带上热水和方便面等食物,去援助那些被堵在路上动不了的人们。
  画面一转,又是车站大厅里的人海场景,形形色色推着行李箱的人们,因为途径省份的风雪天气,列车晚点了一堆,这些人也不得不滞留在车站里,开始了无休止的等待。
  甚是席地而坐的画面,比比皆是。
  看得古人们感叹道:“都是游子们的归家心切啊!”
  尽管过去了几千年的沧海桑田岁月,依然是种花家人骨子里的坚持。
  而夏冉被组建的临时家庭里,那两位出门谋生的皇后们,俨然便是春运归家大军中的一员。
  不然吕雉和卫子夫怎么这么关心春运的新闻呢!不仅手机上看,一到新闻播报的时间点,也准时收看。
  这个春节,吕雉决定过来陪着夏冉一起过,毕竟是这个孩子自己过的第一个新年节日。
  虽然有不能回去的卫子夫和马秀英留下过节,但....吕雉还是不忍心。
  这种对夏冉有着特殊的雏鸟反向情结,是其他后来人不能解的。
  .
  “阿娇的车晚点了吧?”
  早在临近除夕的五日前,周边的店铺几乎都关门了,门口上纷纷张贴上一张红纸,“初八开市”。
  原来是老板们和员工都回老家过年了,古人们想不到临近过年日子越是近,反是变得冷清异常的街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