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给人投去一记诧异的眼神,马秀英是想不到朱元璋会是那个低头的人,以往的争吵中,哪次不是以她先给对方台阶下而结束的。
  更别说老朱会反省了。
  直男癌能进行比赛的话,老朱只能位列到第一名的名次,才能衬得起他的行为举止。
  “说吧。”,她听着呢。
  “允炆,这孩子是不堪大位的。”,这历史事实都摆在眼前了,朱元璋也不是傻子。
  虽说都是还没发生的事情,但是看清一个人的能力,还是够了。
  朱标死后,他选了朱允炆,才是最大的错误。
  不止没有他父亲的魄力,还没有脑子,老四能反成功也就不奇怪了,要不是前头的叔叔们死得早,可能他四叔还不是最厉害的。
  孙子隔了一辈,儿子都是自己亲生的,他对亲儿子的能力,还是有底。
  老朱整个下午,可不止看了气死人不偿命的,“明朝皇帝的那些死法”。
  看完后,他不得不承认,老四是个合格的皇帝,甚至是之后的儿子和孙子,都是好才,就是.....之后怎么就出了个歹笋呢?
  嚯嚯了父辈那几代的积累不说,还祸害了后几代,大明的气数跟破了个口子似的,一直泄到末代的皇帝,最终被后朝推翻了。
  如他推翻了元朝一般。
  但这些话,朱元璋还是知道分寸的,当着天幕直播之下,这些话是万万不能从他口中说出,而传回去。
  ”允熥这孩子,还是有机会的。”
  迎着马秀英诧异的眼神,他这般说道:“如果标儿还是难逃一死,这继承人还得趁早培养的好。”
  还不止是一个。
  这话,放之前的老朱口中,那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谁能越过他好大儿呢!就算是再选人,都得是从朱标的儿子中挑。
  其他儿子,只能是封地的藩王,别说是其余孙子辈的孩子了。
  “加上老四家的。”
  他就不信了,没一个是可以的。
  马秀英:“..........”。
  .
  朱元璋是疯了吗?
  几个继承人的培养,不怕变成又一个玄武门之变吗?
  “如今太子之位肯定是标儿的。”
  “再后任的继位者,就从这几个人里考虑。”
  踢走了一个朱允炆,那朱允熥可不是就在其中吗?
  嗯,老四家的孩子,可能也要加上........
  篮球场的热闹声,跟被竖起了一道屏障般,她根本听不进去,只因马秀英看着男人张张合合的嘴,心里的震惊度,跟被投入一枚,并迅速炸开的炸弹似的,给她炸得脑子都不太清醒了。
  老朱是被气傻了?还是疯了?
  怕不是要搞个什么,用现在孩子们说的话,那啥比赛的……继位101呢?
  看最后谁赢了,谁坐皇帝?
  不怕自己先被波及到吗?
  刚建立起的大明,在第二代开始,就打成狗脑子!
  第136章 想通的皇后,老朱的效率
  夜幕中的昏暗视线, 本该是看不太清对方的脸部表情走向才对,但神奇的是,朱元璋在那一夜说着那这些“疯话”的时候, 眼底的疯狂之色,就这么被深深刻印在她脑海里。
  语气里的兴奋,是如此的不寻常, 甚至带上狰狞的表情?
  不仅回去的路上回荡着, 就连吃饭的时候, 也冷不丁的突现脑中。
  而这个时候, 已经距离老朱回去后,过去三天了,明朝那边再无人来到(其实是老朱自己不来,小孙子不知道能来,其他人又不在来的名单上)。
  心里藏着一个秘密的人,心里头老觉得堵着慌,但是全屋里能与她分享这些的人里,也就年龄和阅历都是相当的吕雉和长孙了。
  陈阿娇和卫子在马秀英眼里,一律被打成,都是“孩子”一个。
  一个当着皇后, 都还能给自己当出个什么“名堂”,另一个人的话…
  估计如今未来的走向,也跟大汉朝皇后无缘了。
  这一日,正好长孙和吕雉都在,趁着晚上大家的位面直播视角都关闭下了, 三人来了个“秉烛夜谈”。
  客厅里, 吃着店里剩下的,各类打包回来的卤味, 喝着冰啤酒,就这么随意的一人一张小马扎凳子,坐在阳台上,听着从隔壁或是对面传来的孩子声,或是麻将声。
  马秀英倾述着前几日的经历,老朱那番惊世骇俗的话,听在另外两位皇后的耳里,也是同样的“震撼”感十足。
  沉默了将近一分钟,还是长孙先拾起了话题。
  “那后面呢?你怎么说?”
  她实在是好奇,朱元璋这类想法,是来时便有的,还是.....
  被当场刺激到而诞生的啊!
  毕竟那日里,难得三个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皇帝们齐聚一堂,长孙对于那种“有梦你就来”,“竞争上岗”的核心思想,怎么听都似成相识呢!
  不就是后人子孙,常常爱调侃他们唐朝历史时,用到的形容词吗?
  开启了“造反上位”的头例,全家轮流当皇帝,不就是唐朝历史的网络梗写照吗?
  “难道是跟二郎学的?”,长孙怀疑了。
  但李世民也不是刘邦那般“不知分寸”的人吧?
  吕雉又是低头闷了一口啤酒,从上到下的透心凉感觉,在这个月份里,已经颇有盛夏里喝冰水的爽快感了。
  “她还能怎么说,又不能回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