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她想要问李凝香,为什么不同她说,但她知道,李凝香能送出宫的消息,都是大长公主同意的,大长公主不同意,她无法从李凝香口中得知任何事。
“北地若是极寒,那北方的蛮族肯定不会老实,镇西军……”
江易雅说着,看向了在她对面坐着,正拆了信看信的江易周。
信是诗琴送上来的,从南边送来,是江盛的亲笔信。
“过年他不打算回来了。”江易周听到了江易雅的话,她将手上的信随便一扔,那信精准地飘到了江易雅的书桌上,正巧落在江易雅手边,“他想将伯母接过去,你的意见呢?”
江易雅摇摇头,“母亲最近郁郁寡欢,听说父亲在长州救了一寡居妇人,接到身边照顾,母亲过去,恐怕会更难受。”
“依我看,正好给伯母找点儿事做,她没事做,整日思念大堂兄和二堂兄,也不是个法子,最近她又喊你过去训话了吧?”
第059章 北地
江易雅抿了抿唇, 嗯了一声。
“长辈的教诲,身为小辈,理应听着。”
江易周从鼻尖发出一声嗤笑, 像是在嘲讽江易雅口不对心。
“你不愿意,我可非送她走不可,到时候你要因此与我争吵吗?”
江易周表露出她的态度,那就是一定要将于秋月送到长州去。
江易雅当即摇头,不解道:“为何?”
江易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她不会因为此事与江易周争吵,她只是不明白,为何要将于秋月送走。
要说于秋月在清江城碍着江易周的事了, 那也不至于,最近这段时间,于秋月几次三番请江易周去见面, 人都没走到江易周跟前, 就被底下人给打发了。
江易周明确说过, 不想见于秋月。
她之所以要送走于秋月,是因为这样能让江盛不高兴,也能让于秋月不高兴。
还能让那位寡居妇人不高兴, 他们都不高兴, 江易周就高兴了。
“你我在此兢兢业业, 每日批改公文到深夜,辛苦不已, 他却在外逍遥快活,我实在是羡慕嫉妒。”
同样是打江山, 江盛可以左拥右抱,放言一句, 就有无数人才相投,自己平日里做不了太多事,大把时间可以风流。
而她,每天像个勤恳的牛马* ,清江城里里外外一大堆事情,尉迟鸣玉发出去的邀请那么多,最后只有两位过来相投。
导致她手头还是处于无人可用的状态,真是叫人越对比越恼火。
江易雅无奈摇头,“你觉得我信吗?”
“放任江盛在长州,若是生出个庶子来,岂不是天大的麻烦。”
江易周终于说出了她现在最不想发生的事情。
她想要拿到老登的一切,必须保证两件事,一是江家的族人大多数站在她这边,二是江盛没有儿子。
前者已经完全搞定了,清江城都是她的了,剩下的那些江家族人,只要没发疯,就不会与她对着干。
除了清江城外,就是老国公的几个儿子,京城的那一支不必担忧,而江固,他绝对会很乐意看见江易周接手江盛的一切。
想到这儿,江易周的食指动了动,江固,他还没有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她跟江固之间的账,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清算了。
江易周这么说,江易雅就理解了,并且表示她会去说服于秋月,让她等明年天气暖和后,尽快启程去长州。
“长州温暖,一路还都是官道,正好尉迟司马也要回去,不如就一起吧,赶在过年前让他们夫妻团圆,也算是我这个做小辈的,一片心意。”
江易周一刻都不想耽搁,现在就让于秋月走。
外头天寒地冻,万一人冻出病来怎么办?
江易雅想为于秋月说两句话,江易周则道:“我会安排好一切,最好最保暖的马车,还会让大姐派人去护送,这一路上,伯母可以将她所有仆从都带上,江家那些仆从,也都带上,这么多人伺候着,冻着谁,也冻不着伯母。”
江易周像是要将所有她看不惯的垃圾,一起打包送走,态度里已经充满了迫不及待。
江易雅没法在这件事上与江易周争辩,只能默默点头,心里想着要怎么说服于秋月。
没想到她都没费什么口舌,于秋月一听说长州的情况,自己主动提及,要在年前赶到长州。
江盛不回来,肯定是在外面有人了,她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不能再失去这个曾经与她恩爱无双的丈夫。
于秋月的想法很好理解,江易雅还想再劝劝,不管怎么说,等天气暖和一点儿走,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
于秋月听都不听,甚至江易雅如果拦她拦得紧了,她要骂江易雅,是不是藏有祸心。
江易雅实在劝不动,也就听之任之了,在过年前,于秋月带着一群人,组成一条长长的车队出发了。
这么长的车队,走在路上绝对没有不长眼的家伙敢主动招惹。
于秋月一走,就要过年了,但是谁都没有过年的喜庆,主要是今年发生的事情有很多,大多都不太好。
死了很多人,北地还受了灾,清江城因为有炕,冻死的人倒是很少,但也不是没有,有些人是大雪压塌了房屋,直接被压死在屋中了。
江易雅经手这些事,看得她心情沉重,再加上她一直在担心,原本应该在镇西军的旧友苏破玉,至今了无音讯,更是成日里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