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她说出此事,只是为了试探一下黄温良的态度。
  如果黄温良真的很想努力,成为江盛心中最为重要的那个心腹大臣,他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小儿子不合适,那就让大儿子娶,没有正妻的位子,那就让正妻的位子空出来。
  这年头使用此类手段,谄媚上级的人,不要太多。
  黄温良显然没有一点儿这方面的想法,他的想法,更类似于全然拒绝,完全不想和江盛有任何亲事上的联络。
  “臣不敢,只是江州牧家的千金,均是国色天香,说来惭愧,吾小儿实在性情顽劣,配不上江家女啊。”
  黄温良抬手用衣袖擦去额角的汗,显然压力很大,今天要是不好好回答,他明天还有命来府衙上值吗?
  这个想法过于夸张了,江易周可以随意绑走江固和秦翎一类,却不能对黄温良做什么,黄温良现在是长州的顶梁柱,他要是没了,整个长州官场都会混乱起来。
  “黄大人倒是对自己的儿子很是了解,其实我堂姊也没看上你小儿子,你小儿子不过是个无所事事,成日里招猫逗狗,动不动就在青楼一掷千金的纨绔败家子,哪里能比得上我堂姊半分。”
  江易周说的这话相当难听,这年头的人都讲究一个委婉,少有如此不给人脸面的。
  黄温良这下额角的汗更多了,青筋都鼓了鼓,胸口的起伏变大了不少,显然是生出了几分火气。
  可很快他就冷静下来,他和江易周也算是认识了一段时间,不管是从清江城那边穿过来的,有关江易周的评价,还是这些日子的共事,都让他意识到,江易周并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之前江盛在的时候,江易周一直表现的冲动易怒,好似脑子不太好使一般,当时黄温良还真有些被骗了,他能和江盛混在一起,骨子里和江盛一样,都看不起女子。
  但是他没有江盛那么高的身份,他能更快的认清现实。
  现在他自问,绝不会再被江易周拿拙劣的演技给骗到了。
  想明白后,黄温良大有一种唾面自干的宽容感,笑着表示江易周说什么都对。
  江易周真的很佩服这老匹夫的脸皮厚度,这点比江盛强。
  然后江易周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被江易周这么一打岔,黄温良忘了要跟江易周说的事,等江易周离开,他才想起来,懊恼不已,觉得自己还是被江易周摆了一套。
  而江易周回府后,也有点儿奇怪,那老匹夫叫她过去是要干什么来着?为何最后什么都没说,真是奇怪极了。
  江易周转头将此事扔到一边,同江易雅继续说她的打算。
  “黄温良和江盛不是一条心,我算是看出来了,江盛把人家当过命兄弟,人家把他当跳板呢。”江易周想着黄温良的表现,觉得黄温良可以争取一下,“我总觉得只要给了那老东西足够的利益,他一定能松口。”
  刚刚还喊人家名字,转头又成老东西了。
  江易雅知道江易周是不太喜欢黄温良,问道:“你所说的利益,指的是什么呢?他地位上已经是长州长史,在长州说一不二。”
  “江盛一死,就不一定了。”
  江易周摇摇头,认为黄温良的地位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稳固,她继续说道:“黄温良其实一直不是江盛心里最重要的人选,只不过因为姓马的死了,江盛找不到第二个人。”
  江易雅想起那位马姓不知名人士的死亡真相,抿唇轻笑,“那黄大人岂不是应该谢谢咱们?”
  要不是白竹下手,黄温良还没法荣登高位。
  “他确实该谢谢咱们。”江易周点点头,认为江易雅说得很对。
  江易雅被逗得大笑,“哈哈哈,咱们可真是,恬不知耻啊。”
  这话她说得满是笑意,显然是在调侃,并非真觉得她们这么做有什么问题。
  江易周耸耸肩,并不在意被说恬不知耻,她还能更不要脸一些。
  江盛领大军回来的路上,碰到了好几个势力的兵马,中途不断发生一些摩擦,每次都是江盛大军大胜。
  大胜的原因,是江盛麾下出了一个极为能打的将领,随着战事次数的增多,这位小将的名字也逐渐传开了。
  谢叶瑶。
  这个名字对于不少年轻的诸侯来说,都比较陌生,但是稍微上了一点儿年纪的一方之主,都知道这个名字。
  准确来说,是知道这个姓氏。
  谢氏,曾经被沈氏皇族给灭门的家族,现在谢家的后人成了江盛的臣子,她还带着一队曾经的镇西军,简直就像是地狱里爬出来的复仇恶鬼。
  一时之间,关于江盛登顶之野心的传闻,沸沸扬扬的传开了,即使江盛为了避风头,甚至没有在刚刚易主的京城多待,他照样还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天下的声音无比嘈杂,在人们的口中,江盛好像马上就要登基称帝了。
  江盛手底下的人也逐渐浮躁起来,好在江盛还有一丝理智,知道自己此刻的实力,去征战天下还是有些勉强。
  尤其是看到因为大军开拔,而每日疯狂下降的粮草后,江盛过热的头脑,一下子就冷静下来了。
  就在此时,江盛最疼爱的小妾许九娘,给他送上了一张舆图,那舆图上,清楚记载着几处藏匿粮草之地。
  许九娘声称,此舆图所记载之地,乃是昔日乱贼们的屯粮点,后来乱贼们死的死散的散,这些地方的粮食没法被带走,应该还有不少剩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