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用李凝香的话说,就是她也希望天下尽快安定下来。
  不管是谁赢,尽管给出一个结果,结束天下的大乱,让天下重新安稳。
  到那时,她好回去看一眼母亲。
  李凝香的眼里从来没有天下苍生,她的世界很小,母亲和她,还有她的好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了。
  江易周不管李凝香是想要干什么,现在这个时候她出面,江易周就承了她的情。
  “以后李凝香可以提一个要求,只要我能满足她,我定然会答应。”江易周从江易雅手里接过那一封信,郑重地说。
  江易雅代替李凝香行了一礼,谢过江易周。
  江易周将信拆开,看了一眼内容,确定没有问题,才封上口,命令诗琴尽快送到京城去。
  借兵一事没有正式定下之前,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她不能掉以轻心,觉得胜券在握,就忘乎所以。
  李凝香早就习惯了自己的来信被人查看的日子,所以连封口都不封。
  注意到这一点,江易雅微不可查地叹口气,她真的很心疼李凝香,自己一同长大的好友。
  好在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
  信送到京城后不久,从京城传来一封密信,是宫中皇帝的密旨。
  密旨为了能够取信天下人,甚至还用了血来书写。
  江易周展开的时候,闻到了干涸的血腥味,甚至还有一丝腐败的臭味,好在一直保存在装有石灰粉的盒子里,否则拿出来不得招来一群苍蝇。
  圣旨到的时候正值夏季,江易周皱了皱眉,将圣旨摊开在桌子上,拿扇子将味道往外扇了扇。
  她拿出纸笔,抄写一份,随后将那一份圣旨卷一卷,扔回盒子密封。
  “这宫里的人是越来越不讲究了,用这玩意写圣旨,还不知道做好防腐,没在半路上烂了,可真是运气好。”
  江易周面无表情吐槽一句,将最近两日回了长州城看女儿的元盼雁叫来了。
  江易雅肯定在场,再加上元盼雁,三人围坐桌前,江易周将抄写的内容给她们俩看看。
  等她们看完,江易周才开口问道:“你们觉得这血书,有几分可信?”
  “这真的是天子用血写得圣旨?”
  元盼雁先开口质疑了。
  不是她疑心病重,而是她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
  哪儿就至于让天子亲笔写血书,控诉自己处境艰难了。
  江易周想起她上个世界读过的历史,那个世界里,有衣带诏。
  历史可真是个圈儿,什么奇葩事都能在历史书上找到。
  江易周缓缓开口,说道:“朝中没有大奸大恶之徒,天子求援,请长州军去清君侧,灭谁?”
  “不是说宗亲们打算借兵吗?他们还说服了大臣们,怎么突然变成天子借兵了。”
  元盼雁明面上是回来看女儿,实际上是被叫回来,当幕僚的。
  所以她对事情有些摸不着头脑,对情况一知半解。
  江易周觉得在这件事上,元盼雁比较好用,别的心腹当然也很聪明,但她们骨子里都没有元盼雁狠,对付朝廷,必须狠一些。
  不能留情面。
  “天子代表宗亲来借兵,很正常。”江易雅也摸不准现在什么情况,不过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看,天子的诏书内容,并无大错。
  元盼雁微微摇头,不赞同江易雅的说法,“两者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州牧,若是天子血书请长州军入京城,那长州军什么都不能做,大庄此刻还没彻底倒下,第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号,咱们可担不起。”
  天底下不知道还有多少官员,拿着大庄的俸禄,里面不乏对大庄心怀忠诚之人。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哪怕现在坐在位置上的小皇帝,并不是他们心目中的明主,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国家。
  此刻谁顶上乱臣贼子的名头,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她们可以做天下敌,但不能是被做天下敌。
  江易雅:“那要不,咱们就当没拿到这血书。”
  江易雅很清楚,江易周非常期待入京一事,真要是让江易周光出兵,没有一点儿好处,江易周肯定不愿意做。
  那最好的法子,便是当血书不存在。
  元盼雁再次摇头,“血书已经送来,不日消息便会传遍天下,咱们必须尽快做决定。是响应皇帝血书的号召,还是向上哭穷,拒绝入京。”
  前者会比较麻烦,后者会让江易周最近的努力,全打水漂。
  江易雅听了,没有犹豫便做出了选择,“肯定选前者!州牧以为呢?”
  元盼雁看向江易周,等江易周给一个最终答复。
  江易周在她二人的注视下,缓缓开口:“我很好奇。”
  好奇什么?
  江易雅和元盼雁有点儿没反应过来。
  好在江易周接着说下去了,没有卖关子。
  “这招到底是谁教他们的?”
  本以为京城已经完蛋了,没想到京城还有聪明人,这一招十分高明,既能满足宗室的要求,请更多兵去京城,保护他们,又能震慑诸侯,让诸侯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有人点了头,为了不背上骂名,就只能被朝廷白白占便宜。
  第119章 至孝
  “想来是朝中哪位大人出的主意, 满朝文武,不全是蠹虫,还是有愿意为大庄效命的忠臣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