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如果我们自困于长州,如其他诸侯王一般,那我们不可能坐在这里。”
  “掌控长州后,每一步都是靠实力拼杀得来,原州、平州还有眼下的京州,靠得是悍不畏死的将士们,是一直默默努力,为我们耕田织布,支持后方的百姓们。”
  江易雅的表情,随着江易周的话发生了改变,她的脸上,渐渐多了几分羞愧。
  她在开口让谢叶瑶不再拼杀的时候,就退缩了,她满足于眼下的成就,想着可以不让重要之人,在前线拼杀了。
  这是不对的,她们远没有到可以松懈的地步。
  江易周知道,京城的份量十足,在所有人心中,得到京城的势力,与占据其他地方的势力不同。
  但她没想到,对于当下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而言,京城的份量竟然这么重,重到所有人的心态都发生了改变。
  诗琴如此,江易雅亦如此。
  其他人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问题,只是还没有爆出来。
  好在,江易周亲自挑选的打江山的班子,不是什么草台班子,江易雅很快就明白了,无须江易周再多言。
  江易雅果断道歉,“抱歉,是我太想当然了,天下九州岛未曾全部到手,远不是可以享受太平的时候。”
  “无事,我能理解你的想法,其实我何尝不想让大姐好好养一养身体,还有常副将她们,可天下尚有战事,名将怎会在此刻歇息,她们自己也不会愿意。”
  江易周实话实说,江易雅一想也是,如果大姐知道她的想法,怕是要骂她了。
  是她有些想当然。
  江易周是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江易雅的情况比诗琴要好得多。
  诗琴差点儿把自己的命给搭上。
  这番对话过后,江易雅平日里做事更仔细了,而且江易周觉得,江易雅好像突然燃了起来。
  就很奇怪,每天看见江易雅,都觉得她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
  恨不得立马推动天下一统的事业。
  好像变成了事业脑,每天睁开眼睛就是要搞事业,弄得江易周也跟着一起紧张,她一卷起来,整个朝堂都得跟着一起卷。
  之前江易周大刀阔斧干掉五个家族,朝中人人自危,他们想要反抗,想要联起手来对付江易周,无奈军队都在江易周手里,他们手上有兵,可那点儿兵,放在长州军面前,都不够塞牙缝的。
  他们想要用江易周恶意针对世家,残害忠良的名义,号召其他诸侯王,一起对付江易周。
  可江易周太狡猾了,她手上前兵部尚书的账册里,写了很多家族,她只挑了其中家中在朝没高官的家族。
  有高官在朝,与家中无高官在朝,这是两个概念。
  如果家中有高官在朝,说明这个家族还有一定的实力,整个家族的气运属于蒸蒸日上,以后有机会,还能再进一步。
  没有高官的家族,说白了,就是开始走下坡路了,家中没有一个有出息的子弟,再过个几代,很可能就直接没落成寒门了。
  家中子弟没出息,就没有任何投资的必要,大家族和诸侯王都是人精,为了几个不重要的家族,跟江易周此刻针锋相对,非常没有必要。
  尤其江易周还要去打桓吉,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攻打江易周,固然可以趁着江易周人手不足,打她个猝不及防,但等打完了呢?
  江易周如果出了事,她的将领兵卒,会不会直接转投桓吉?到时候,就是他们去打桓吉了。
  他们,打桓吉?
  他们安于一隅,连蛮人都没怎么打过,更不要说去打据说比蛮人还要野蛮的桓吉了。
  那不是纯粹找揍嘛。
  各地诸侯王各怀鬼胎,大家族则觉得死几个小家族没什么大不了,他们更想明哲保身,于是两边都不动,江易周在中间混得风生水起,一日比一日强。
  看着那群人观望的态度,江易周非常失望。
  这群人是不是傻了,不知道越观望,越没有机会吗?
  等以后她将桓吉打没了,天下哪里还有她的敌手,到时候这些诸侯王,不照样得死。
  其实江易周大概能明白这些人的想法,他们就是得过且过,反正他们中的一家是绝对无法抗衡拥有四州之地的江易周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去以卵击石。
  当然是观望一二,等江易周占尽优势,他们就去锦上添花。
  诸侯王们则想着,他们大不了就投降,难道江易周还会杀了投降的人吗?
  杀降是会引起敌人激烈反抗的,江易周没有挥兵打入京城,而是以怀柔手段入主京城,不正是不想看见血流成河的场景。
  所以说,女人啊,就是容易心软。
  此刻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江易周不想血流成河,是担心民间血流得太多,她从来都没有顾及过杀高官贵族。
  她来到京城后,死得高官与大家族之人,可比死得平民要多得多。
  这些人被江易周温水煮青蛙了,还洋洋自得呢。
  在朝野内外奇怪的氛围下,谢叶瑶领兵,到了西北边关,与桓吉驻军的北门关,仅隔着一片平坦的草原。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深秋,西北一片炎热,好似还在夏季。
  但早晚已经冷得不行,需得注意保暖,不然晚上睡个觉能将人冻死。
  第135章 禅位
  此次谢叶瑶出征, 元盼雁作为她的军师,一起到了西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