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卿等之忠勇,天地可鉴,朕心甚慰。特赐卿等金银财宝,特封骁勇将军谢泽川为勇毅侯,赐侯府一座,铁官周听澜升至大司农,以彰其功。
  望卿等继续为国效力,朕定不负卿等之忠心。钦此。”
  公公宣读完圣旨,笑眯眯地走下台阶:“两位大人接旨吧。”
  “谢陛下圣恩。”
  两人再次向皇帝谢恩,谢泽川眼神示意周听澜,周听澜微微颔首,方接过公公手中圣旨。
  “多谢公公。”
  公公笑着转身站回皇帝身旁。
  “两位爱卿的婚期,因端王之变而中断,且前丞相已抵上京。朕将诏钦天监,另为爱卿卜算吉日以成婚。”
  两人低头谢恩。
  周听澜听到皇帝说要另择吉日,上回她与谢泽川的婚期在宫宴前便已定下。
  为了让周逸明与乔氏及时赶回上京城,周听澜同钦天监的官员说婚期要稍推迟些,最终定于七月初七,宜嫁娶。
  周听澜得知这个日子时,内心一阵儿吐槽,现代人结婚去民政局赶七夕潮流,古代你结婚竟然也赶。
  后来端王谋反婚期推迟,周听澜虽不恨嫁,然已定好的日子被个乱臣贼子打搅,终是不爽至极。
  领过赏赐,接过圣旨,两人便向皇帝请辞离开。
  **
  八月十一,宜嫁娶
  大红色的喜字贴满了整间屋子,桌上放着各式的珠宝首饰。
  四条红色鲤鱼在白色瓷碗中欢快游动,红布上,两卷礼书与筷子置于其上。
  周听澜坐在梳妆镜前,母亲乔氏站在她的身后。
  “澜儿,母亲为你梳妆最后一次。”
  木梳一下又一下地梳过发丝,乔氏眼眶微微泛红:“澜儿,往后你一定要好好的。”
  “母亲,女儿会的。”
  周听澜望着镜中的自己,头发已被盘成个同心髻。
  她看着乔氏如此,宽慰道:“母亲,今日是女儿大喜的日子,女儿又不是不回来了你别哭啊。”
  旁边的婢女亦劝道:“是啊,夫人,你别哭了。”
  “好,母亲不哭。”乔氏掩去眼底的泪水,继续为周听澜梳妆。
  凤冠上金色与红色的珠子错落有致,其中点缀玛瑙与碧玺,打磨成花形的珍珠镶嵌其间。
  周听澜刚戴上便觉得脑袋一沉。
  好重,古代女子出嫁都顶着个铁出门吗?
  戴上一天脖子都要歪掉。
  “母亲,剩下的这些发钗能不能不要戴了,怪沉的。”
  周听澜小声埋怨嘟囔道。
  乔氏斥骂她道:“不行,女子一生只有这么一回,自然是要最好的。”
  “母亲……”周听澜搂着乔氏的胳膊撒娇。
  桌上的发钗最终还是被乔氏插在头发上。
  周听澜从木盒中取出口脂,放在唇瓣间一抿,唇色艳丽似火。
  房门忽然被敲响,婢女的声音自外传来:“夫人,姑爷来接亲了。”
  “姑爷来了,姑娘的喜帕!”
  大红喜帕盖上,周听澜眉眼低垂,手持喜扇出门,跟着乔氏的脚步走出房间,一步步走至大堂。
  大堂中,周逸明已然在此等候,见妻子牵着女儿过来。
  谢泽川躬身向乔氏问好,他的目光紧紧落在周听澜身上。
  虽然娇美的面容被大红喜帕遮盖,然而他脑海中却已幻想出底下的容颜。
  澜儿,我来娶你了。
  乔氏落座在周逸明身旁,她看着面前这一对跪坐的新人。
  周逸明眼中透露出不舍:“你们往后要相互扶持,勉之敬之,白首以沫,子孙偕老。”
  谢泽川欠身行礼:“小婿明白。”
  周听澜亦拂身开口:“女儿明白。”
  乔氏看了眼外边的天色:“时辰不早,走吧,别误了吉时。”
  “是。”
  两人转身朝府外走去,乔氏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她起身跟在后面小跑几步:“澜儿,记得常回家看看。”
  周听澜跟在谢泽川身后走下府门口的台阶。
  门口的迎亲队伍颇长,两侧设有布障,周听澜一眼望不到头,其中有下人手中端着镜头,亦有婢女手执香炉站在迎亲队伍之中。
  锣鼓唢呐的声音响起。
  “压轿——”
  “请新妇上轿——”
  周听澜借着谢泽川的力登上花轿,上轿前她余光瞧见乔氏脸上闪过的晶莹。
  她不再去看,抬脚进去花轿中。
  “起轿——”
  锣鼓唢呐的声音愈发大,周听澜感觉轿子中有点闷,她微微掀开喜帕一角,拿着喜扇扇风。
  喜扇上挂着数串珍珠,周听澜扇风幅度不敢过大。
  果然好看的扇子不实用,扇个风都费劲儿。
  轿子很稳,周听澜并没有受到什么颠簸。
  不多时,轿子停下。
  周听澜神色顿住,这么快便到谢国公府了?
  她稍稍整理了下喜帕,重新拿起喜扇掩面。
  周听澜听见外面的声音。
  “请新妇下轿——”
  她用手拨开花轿门帘,喜婆在轿子门口喊道:“请新妇慢行——”
  喜婆替周听澜拉起门帘,周听澜喜扇掩面走下花轿。
  她走至谢泽川身侧,一手掩面,一手抓住他递来的红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