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要知道,秦王是唯一的异性王,他当初可是一心为皇上戍守边关,当初要不是他志不在皇位,恐怕这天下就该跟着秦王姓魏了。
“秦王太戍守边关多年,军中将领信重他,皇帝如今日渐年老,疑心病愈发严重,觉得他功高震主,有意打压他...”
脾气再好的人,也忍受不了这猜忌,何况当初皇帝可是跟秦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更是对好兄弟寒心。
“那?我们?”岑嫣并不关心那些权贵如何,作为老百姓,她现在只想好好生活。
“或许咱们这也不安全。”说着,董伯年若有若无地叹了口气,其实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地观察媳妇。
“那咱们是不是要跑?”
才说出这话,岑嫣就后悔了,董伯年到底是没逃过难的,并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贸然说出来,丈夫恐怕会觉得她脑子不清醒。
哪知,董伯年却十分认同:“若是真要到那个地步,咱们自然要跑,只是我这腿还没好利索。”
“也不一定,兴许只是我杞人忧天了呢。”说着,岑嫣到旁边的桌上倒了一杯水,递给董伯年。
“希望吧。”董伯年觑了一眼妻子,心中十分欣喜,自家媳妇似乎不一般啊,才这么一点拨,就把前世的事情猜个七七八八了,自己前世难道是蠢的?
没关系,董伯年自嘲地笑笑,日后自家媳妇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最聪慧的。
只是,看着媳妇的小身板,还是太瘦了,以后要多给媳妇弄些肉吃。
等到午饭时分,董伯年提起集市上的事情,许慧一听,立马把今日镇上遇上难民的事情给说了,末了还道:“咱们日后赶集得小心些,若是有难民跑到咱们这些村里,那可不得了。”
听了老妻的话,董承志有些不高兴:“你可别扯到咱们村,好的不灵坏的灵,万一真让你说中了,那可就是咱们家的罪过了!”
董仲清和董繁枝年岁小,也心有戚戚,想着日后还是少出门为妙。
“娘,您快别说了,怪吓人的。”
许慧冷哼:“哪里有这么巧?再说了,我只不过是这么一说罢了,哪里会真的发生?”
她有些不以为意,她要是嘴巴真的灵的话,早就发财了。
看着家里几人讨论这件事,董伯年微微勾唇,他这几个月慢慢给家里人灌输这些事,到时候要是带着家人逃难,他们也不会因为事情太突然而承受不住。
只是没想到才过了半个月,许慧的话还真应验了。
花溪村附近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些难民,村里会有一些难民路过,起初还好好的,后面就开始有几户人家丢了家禽和吃食。
弄得村里人人心惶惶的。
第7章 贼子进村
捡了大半个月的菌子,婆媳两人却不似第一次的好运气,只捡到一些寻常菌子,再加上捡菌子的人多了起来,菌价也在往下降,婆媳两人能赚的钱也就少了许多。
今日又是一个大晴天,婆媳两人忙碌了一早上,捡了许多菌子。
“嫣娘,走吧。咱们从这山道绕到河边,那儿有箬叶,咱们采些箬叶做粽子。”
再过几日就是端午节,包粽子的物件要提前准备好。
这新鲜的箬叶包出来的粽子最香,其中融入了箬叶的清新味道,给一座金山都不换。
“哎。”岑嫣捡起地上的一个鸡油菌,立马就追上婆母下山的脚步。
来到河边,就看到清澈的河里有各色的水草在纷飞拂动,翠蓝色的鸟儿叼起鱼儿就立马隐入河岸边的草丛中。
岑嫣刚想感慨这里的山水景色真不错,就看到婆母停下脚步,在河边的浅滩上采摘东西。
她忙走上前去查看:“娘,您摘什么呢?”
许慧头也不抬:“摘水蕨菜呢,这河岸边的水蕨菜真水灵,拿回家炒着吃,翠嫩可口。”
“水蕨菜?”岑嫣从前只听说过蕨菜,还没听说过水蕨菜呢,好奇地跟着摘了一根水蕨菜,认真地打量了一会儿。
水蕨菜不似山上的蕨菜那般,茎秆都是紫色的,水蕨菜的茎杆是绿色的,长开的水蕨菜打了个卷,倒是像翡翠,看着好看极了。
这时候,许慧也跟着继续道:“这水蕨菜长在水边,所以并没有什么苦味,倒是不同于其他野菜。像山蕨菜还得用清水冲泡,这水蕨菜能直接拿回家去炒着吃。”
“这水蕨菜可真多,水边全是呢。”
岑嫣巡视了一遍,发现浅滩上长满了水蕨菜,哪怕她们婆媳的篓子空着,都不够装。
听到媳妇的话,许慧自得地笑道:“这里离咱们村子远了些,所以才能存着这么一大片,咱们村子附近可没这么多水蕨菜,都被人采光了。”
“哦。”岑嫣了然,也开始跟着采摘水蕨菜,不多会儿,两人就采够了一大把。
从浅滩往上走两步,就是一片箬叶生长的地方。
走进那片箬叶,就能闻到一股子箬叶传出来的清香,箬叶很好菜,由茎脉底部折,折的时候咔嚓一声,就能直接断了。
将采摘好的箬叶码放整齐,随后用旁边的茅草捆成一小把,就直接放进背篓里。
箬叶叶片肥大,箬叶丛生长的比较茂密,走在其中密不透风,没一会儿,两人就发了一身的汗水。
“咱们这箬叶也采的差不多了,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