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厨房内部的灶台似乎也是因此而毁损严重,被雨水长时间侵蚀,灶台上斑斑点点。用帕子擦拭灶台的岑嫣都想撂挑子不干了,这灶台也太脏了。
  不过,她到底还是捏着鼻子反复擦拭灶面。
  “等咱们住上一段时日,我就把这灶台给修了。”董承志看着眼前的灶台,忍不住叹息。
  “嗯,这灶台确实毁损有些严重,我看着厨房上面似乎有好几个洞,回头若是下雨,这厨房恐怕也不能待人吧?”许慧说着,在厨房里来回走动,打量这厨房的屋顶。
  “果然是这样哩,我明日得找吴族长问问,他们这屋顶都是怎么修补的。”
  许慧点点头:“是该去问问,这山里啥东西都买不到,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自己修房子的。”
  岑嫣一边听着公婆说话,一边擦洗灶台。忽的,她看到一块木皮状的黑褐色东西,她捡起那块东西仔细端详,才扭头看向董伯年和公公婆婆。
  “这是不是什么树皮啊?我看这厨房下面都是树皮哩,他们不会是用某种树皮当做瓦片的吧。”
  几人闻言,忙走过来查看:“果然是树皮哩。”
  董伯年和董承志抬头看向屋顶,发现他们这挡雨用的‘瓦’似乎格外大块些,猜测这里的人建房子也会用上某些树皮。
  第38章 打扫房子
  众人正琢磨屋顶呢,董仲清将河边的桌子抬了上来,听到他们在说屋顶的事,他道:“要不然我现在就去问问?”
  许慧斜倪了他一眼:“你莫不是想去偷懒不成?家里人都忙着呢,你要没事干就去把咱们带来的锅给洗了,咱们要开始做晚饭了。”
  “晚饭?现在就做晚饭,是不是有点早啊?”董仲清看了一眼外面的太阳,那太阳都没下山呢,疑惑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做饭。
  “你当这里是哪里?咱们夜里又没有灯,自然要早点做饭,之后才能早点上床休息。”
  也不等董仲清说什么,她直接就去翻找锅碗交给董仲清,让他去下坎的河水里清洗。
  岑嫣此时也将灶台清得差不多了,也跟着董仲清去河边。
  她端着满是泥泞的木盆和抹布,直接就将盆放入河水里洗了一遍,木盆倒是洗干净了,抹布依旧还是很脏,岑嫣反复搓洗,抹布内的水由污浊变得清澈,她才满意地绽放了一个笑。
  忽的她就听到一阵嘎嘎嘎的叫声,忙抬起头,就看到几个穿着黑灰色衣裳的小孩在河对岸的石头上站着,他们用杆子在赶一群鸭子。
  那群鸭子似乎辨不清方向,又好像是还想去河里待着,竟停住了脚步,赶鸭少年忙用杆子敲了一下那只鸭子,鸭子才乖乖地跟上大部队。
  她远远看着那几名少年在夕阳下站着,这一幕似乎格外和谐美好。暮地,旁边的草丛里又出现一名少年,那少年喜滋滋地举起一枚白色的蛋,他有些得意,似乎在炫耀。同行的另一名少年想要去抢,却扑了个空,众人哈哈大笑,两个抢蛋少年也跟着笑了起来。
  眨眼间,几名少年就离岑嫣和董仲清愈发近了。他们对两人有些好奇,却没有凑近,直接停下了脚步。几人聚拢在一起,叽里咕噜地,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一名穿着黑灰色衣裳的少年走上前对着岑嫣和董仲清道:“你们是新来的那户人家吗?”
  他听村里大人说过,这两日族长家的闺女带了一户人家回来,今日果然就看到陌生面孔。
  “对,我们就是新来的,你们这是赶鸭子回家吗?”岑嫣滑动着清爽的流水。
  “嗯,这鸭子还不大会回家。”打过招呼之后,几名少年又往下游去了。
  叔嫂两人只看了少年几眼,不作过多停留,就上坎子往回走。
  两人回去没多久,炊烟就袅袅升起,之前清出来的那些杂物垃圾也被拿来一起烧,吊脚楼屋后还有许多掉落的树枝,屋子旁边的草坪上也有许多茅草,他们一时间竟也不用忧心柴火的问题。
  若是实在忧心没有柴禾,直接提着柴刀到屋子后面的山上去砍柴就好。只不过那砍回来的柴是湿的,不容易燃,烟也极大。所以农人一般喜欢将柴放在山上晒一段时间再挑柴回家,或是将挑回来的湿柴火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之后再拿来烧。
  那灶台因着年久失修,里面的炉灶一生火,就在旁边冒出许多烟来,直熏得岑嫣有些眼睛疼。
  董承志则用今日下午就调好的黄泥茅草混合物来修补土灶,没多会儿,那土灶就不冒烟了,岑嫣直接在灶上做起饭来。
  今日能做的饭菜有限,是之前就储存的干肉和干菜,他们今日一直都在忙乎收拾新家的事情,根本就没工夫去采野菜来做。
  锅里的油在滋滋作响,干菜混着最后的一点点干肉反复翻炒,散发出一点点的肉香味,飘荡在整个屋子的内部,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忽然,屋外传来一阵动静:“叔叔婶子,嫣娘,你们在吗?我给你们送些饭菜过来了!”
  岑嫣此时也将干菜炒好了,抬头就看到吴文兰提着一个竹篮子进屋。
  “你们猜猜我带什么好吃的来了?”吴文兰一脸神秘,脸上带着得意。
  “是什么啊?”董仲清凑过去,想要查看竹篮内的东西,却被吴文兰给拍了一巴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