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47章 甜香的葛花和扁米她浅浅尝了一口,扁……
“你这般样子,我如何去拿薄荷水?”
董伯年做了白日想做的事情,心中欢喜极了。
屋内黑灯瞎火,只有窗户外投射些明亮的月光进来。
董伯年磁性的嗓音响起:“娘子,这黑灯瞎火的,我去拿吧,你可别摔着。”
说着,他放开禁锢岑嫣身子的双臂,直接爬起身,询问道:“那薄荷水在何处?”
“就在床尾。”岑嫣借着微弱的月光伸手指了指,猜到晚上可能会用上薄荷水,索性直接放在床尾,到时候也方便拿,毕竟他们夜里可没有油灯照明。
董伯年循着岑嫣的指示,很快便找到了薄荷水,他道:“娘子再给我抹一下吧。”
也不等岑嫣答应,董伯年直接趴下。
黑暗中,岑嫣暗暗翻了个白眼,早不说这事,如今又没有什么灯,她如何抹?
到时候抹着抹着不小心摸到什么可如何是好?
她心中虽然暗暗腹诽,但还是得帮忙抹了,毕竟董伯年确实有够不到的地方。
董伯年趴在床上享受白日不曾完全享受的事情,舒服极了。
他赞道:“嫣娘,做的薄荷水真好,多亏了你。”
“这不过是小事,也亏得是我在河边发现了这薄荷水,要不然我估计得找文兰问问呢。”
两人一边摸黑抹薄荷水,一边聊着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今年怎么准备过冬的事情上去了。
“咱们这房子得先修一修,我看这屋顶上面都有些漏,现下已然入了秋,再过段时日下几场秋雨,估计这天就开始冷了。”
听到董伯年提起这事,岑嫣就想起前两日董承志也在家中提起此事,她眉头蹙弯:“之前你们说去吴家打听怎么修屋顶,他们怎么说的?”
床上传来不急不缓的声音:“嗳,他们都是用杉树皮来做屋顶,而那杉树是别人早就种下的,咱们家是新来的,只能想办法买。正托了吴伯父帮忙问寨子里的人,可他带回来的消息却是山里人种下的杉树并不算多,都紧着自家用,没人愿意卖。”
其实董伯年哪里不明白,人家这是对不熟悉的人排斥呢,多多少少带有一部分敌意,他倒是能解山民的想法。
不明不白的人进入山里,他们并不了解董家人的品性,自然会忧心董家会给带来山里人不好的事情。
只是,他明白归明白,可这屋顶总是要修的,总不能就这般过吧?
等到下雨之时,外面下小雨,家中下大雨,家人无处下脚?
“那咱们家是要用茅草来做屋顶吗?”花溪村里大多都是瓦房顶,也有几户人家是用不怎么值钱的茅草做屋顶。
茅草屋虽然能挡雨,但稍微遇上大一点的风就能被吹跑。自他们来到这山里,这里的风可比花溪村吹的频繁多了,若哪一日下雨,恐怕屋顶就直接被吹没了,根本就没有抗击风雨的能力。
“唉,如今也只能这般了。”只盼望到时候这茅草屋顶能够抵住风雨。
岑嫣这时候不由地想到之前的那本书,想着明日必定要拿出来看看,前几日是没工夫,她明日抽出一点时间还是可行的。
她记得那书中记录的许多东西都是关于生活中会用到的许多东西,说不定其中就有修补屋顶的法子。
董伯年一边跟岑嫣聊着天,一边享受着薄荷水在肌肤上的清凉,不知不觉间竟然睡着了。
“夫君?”岑嫣叫了两三声,发现对方真的睡着了,这才将薄荷水放在床尾,安然地躺下。
她一躺下就发现浑身难受想着白日里做鞋子时的确坐了有一日,确实会格外累许多,不知不觉间竟也迷迷糊糊地睡去。
......
第二日却下起了一场小雨,淅淅沥沥的,两日的热气被一扫而空,混着微风,空气也变得愈发凉爽起来。
原本有外出计划的岑嫣也只好搁置下来,只等着外面的雨停了。
她早起洗漱就看到正在忙活做早饭的许慧,今日正好大家都在家,她拿着昨日就采的葛根花和细嫩的面粉一起蒸,厨房里散发出诱人的甜香味。
“外面下雨,你们也别淋雨出去了,正好也能吃个早食。”
董伯年心里有些焦急,忧心他布置的陷阱里是不是抓到了猎物,想着这雨也不算大,要不要现在出门去,就听到许慧的话。
他点点头,人是铁饭是钢,得先吃些东西才好。
屋顶上的雨水混着黑灰滴答滴答地从高空落下,厨房里的好几处都遭了殃,董承志暗暗几下那几处漏雨的位置。这漏雨的地方比没下雨时,他猜想的更多些。
他摇了摇头,幸好今日下的是小雨,他到时候也知道如何修补屋顶,他默默走到楼里的每一处屋顶下查看,就听有人叫他。
“爹,娘让我叫你快过来吃饭了,屋顶的事情等会再看。”
“来了!”董承志应了一声,然后才下楼。
他来到厨房时,屋内众人都在端着碗吃着葛花,他闻到一股子葛花特有的清香。
岑嫣见他下楼来,忙招呼他拿灶台上的那碗葛花。
葛花被蒸过之后早就变成了淡淡的灰紫色,但其中的味道却还是保留几分,吃着十分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