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这花倒是跟之前吃的葛根一样,吃着十分香甜。”董承志夸赞。
  被这么一提醒,众人不由得想起之前逃难路上吃的葛根,那葛根的味道确实不错。只是到底是草根,有些费牙,除此之外竟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
  许慧扬唇笑,面上带有几分欣慰和得意:“可不就是这样吗?拿这花来做吃食还是嫣娘提议的,我起初还不觉得有什么,只想着这根都能吃,这花必定也没什么问题,也就跟着采一些回来了。如今这么一品,这花当真香甜,回头我还得去河边采些回来才好。”
  听了这话,众人也都跟着看向岑嫣,这倒是让她有些不好意思,急忙将碗里的葛花给扒光,随后就去给兔子喂草。
  还好屋外的雨下的并不久,只清晨下了一小会儿。
  雨停了之后,董承志和董伯年父子三人出了门。
  想到昨夜的事情,岑嫣回房将那本书拿出来查看,发现那书中的确记载得有房屋建造以及原材料制作和获取的法子,她心中微微惊讶。这书可真谓是百科全书,她心中也就对那山洞之中发现的金银之事有了大概的了解,也就不觉得奇怪了,有了这本书,发财之事指日可待。
  书中随便一个技艺,任何一个人能学会,恐怕都能成为一方富户。
  这个时代的技艺可是需要交钱才能学的,许多东西,寻常人家可不会。掌握一门技法就等于掌握了源源不断生财的门道,如今她掌握的可不止一门,恐怕已经涵盖了一个国家运行所需要的所有日常用品。
  若是可以,她或许能够用在这山里,哪怕这山中闭塞,她们家已经能在山中自成一派桃源。
  只是,她心中不免又打起了鼓,寻常人学一门技艺需要许多年才能学到皮毛,她光靠着书上记载的东西是否会有出入?
  再说了,这东西也算是一个宝物,若是被不怀好意的人得知了,是否会对她们家下手?
  比如寨子里的山民,他们本就不大想同自家往来,若是得知了这书的存在,是否会像和氏璧那般,为了强抢而将他们处了或是杀掉。
  这些都是她该考虑的,思及此,她决定将事情告诉家中夫君和公婆,小叔和小姑年岁太小了,怕是藏不住花头,三两句就被人给套出来了。
  她走出房门,看着地面上残留的那滩水,再抬首望向屋顶。
  心中暗道:“自制瓦片的事情事不宜迟。”
  按照书中所说,那瓦片只需要去挖些黄泥剔除杂质,反复过筛,提取出其中最细腻的黄泥。再在黄泥之中加入石灰水,随后反复捶打,使黄泥与石灰水充分融合,融合之后的陶泥可以利用模具制作出瓦片的形状,晾一段时间之后再将之放入瓦窑之中烧制十多日,便成了瓦片。
  制作瓦片的工序其实跟制作陶瓷瓦罐的工序差不多,都是需要利用从泥巴中提取的陶土。
  只是,这事情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简简单单的泥巴便能做,但这工序十分复杂,且要消耗许多柴火。
  光是烧制十日到十五日,岑嫣就被吓住了,整整烧制一日耗费的柴禾都是不可估量的吧?而那些柴禾可是需要许多人力去做的,她们现在连柴都缺呢。
  也不知道夫君等人听了,是否会觉得这事情荒诞,抑或是......
  此时的楼下传来一阵叫喊声,她的思路也被打断,反正也知道这其中的事情,她也不去着急那一时半刻的事情,忙将书藏到枕头下。
  下了楼,她才知道,原来是吴文兰来找她。
  “嫣娘。”吴文兰笑嘻嘻地过来拉她的手。
  “文兰,你来的正好,咱们啥时候去山上捡些东西?听说这时节的果子可多了!”
  董繁枝年纪还有些小,听到果子也跟着兴奋起来,三人凑到一起叽叽喳喳的说着话,许慧笑着看她们几人一眼,又默默做起鞋子来。
  外面出了个太阳,有些刺眼,有了这明亮的阳光,整个山像是被洗过一般,只有远处的山顶上云雾缭绕的,并不清明。
  “要不咱们吃过午饭就去转转?”
  吴文兰提议,她记得山里有几棵熟悉位置的的果树时常会结些黄澄澄的柿子,果肉晶莹剔透的,一口咬下去的那滋味可真的好极了。
  听了这话,岑嫣不由地往外看了一眼,发现外面的确阳光明媚。
  她点点头:“正好咱们能看看山上有些什么,还能采些野菜。”
  “山里的东西多着,我已经自带了伙食过来,咱们等会儿一起吃过饭就山上去。”吴文兰笑意盈盈的。
  “啊?你又带了什么?”岑嫣诧异。
  还不待吴文兰说,董繁枝抢着答了:“文兰姐姐带了绿色的扁米,还带了糟菜和一袋大米,那扁米吃着真香甜,好像是糯米做的...”
  小孩子只记得好吃的,满脸都写着幸福,她说着,抓了一把扁米给岑嫣。
  岑嫣这才注意到董繁枝身上带着一股子米香味,而手上的扁米是晶莹剔透的淡绿色,就好像还挂在稻穗上的青色麦穗一般。
  她浅浅尝了一口,扁米软软糯糯,有一股子稻类植物特有的甜香,吃了一口忍不住还想吃。
  第48章 萝卜做的糟菜黔州不知道是地气候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