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吴文兰只是尴尬地笑了笑,随后扯着吴寒蝉往吴三叔公家里去,这吴寒蝉正是吴三叔公家的小孙子。
  当吴三叔公得知自家小孙子差点命丧河里,而救了自家小孙子的人竟然是他当初就看不上的那户外来人,他面色古怪了许久。
  等他回过神来时,儿子已经拿了棍子准备抽他的宝贝孙子,他赶忙上前拦住。
  就连旁边的吴文兰也有些尴尬,她劝了许久,这位族叔还要当她面打孩子,那她刚才答应吴寒蝉的话算什么。
  想到这里,她不免又走上前去劝了几句,再加上吴三叔公也帮忙拦着,吴世围这才被劝住了。
  第52章 上门感谢“多谢你们救了我儿子,我也……
  董家一行人顺着河边的小道走回家,刚回到家时,董承志就忍不住端着盆跑到河边去装鱼笼里的小鱼仔。
  经过昨日的检验,这河里的小鱼仔小虾米确实不少,若是能每日捞些鱼回家去烘干,制作成鱼干,等到冬日里没啥吃食时,也能作为一道菜。
  岑嫣这时则慌忙地去家门口附近的地方割草,而兔子所在的地方已经堆上许多圆滚滚的兔子粪便,她只好拿旁边的竹扫帚给扫到旁边,想着等有空了就拿这些兔子粪便去做肥料。
  兔子单纯只是吃草的话,粪便并不会太臭,甚至还带着淡淡的青草香。但兔子的尿味却很多,味道也比较浓重。
  “呀,这兔子粪可真多,反正后头那块地也收拾出一小块了,咱们待会儿就把这粪便放到后头那块地里堆肥吧。”
  许慧才准备过来找扫把清东西的,没想到看到这情形,心中大喜。
  农人对着牲口的粪便有着天然的亲切感,牲口的粪便能够作为土地的肥料,让土地肥沃收成更好。
  在这地广人稀的时代,种地本就不容易,获取肥地的肥料也不容易,有些人家的地很贫瘠,他们只好去山上割杂草到地里去烧,而那烧出来的灰能作为肥地的原材料;
  有些人专门去河里、臭水沟里挑出其中的淤泥去地里撒,这也是不可多得的肥料......若是肥料不够,有些人许是还会到别人家去偷粪。
  “嗳。”岑嫣应下。
  他见许慧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忙问道:“娘,您是要找什么吗?”
  “哦,我是想来找扫把,待会把那猪圈清一遍。”
  看着不远处独立建在吊脚楼旁边的小猪圈,猪圈看着有些破败。
  岑嫣有些担忧:“娘,这猪圈是不是要修一修?”
  “自然是要修的,回头就让你爹把那猪圈顶给修一遍。”
  就在这时,董承志也端着一盆小鱼从坎子下上来了,他听到许慧的话,笑道:“行,明日就开始准备晾茅草。”
  既然没有杉树皮作为屋顶,那就只好去割最容易获取的茅草来做屋顶,这也算是比较便宜的方式。
  被两人这么一提醒,岑嫣才想起今儿早上从书上看到的瓦片制作法子来。
  她这才道:“爹,娘,今日我在那书上看到......”
  岑嫣如此这般地大致将制作瓦片的流程给说了,简要的介绍了制作瓦片的事项。
  董伯年才将牲口给绑到吊脚楼下的牲口圈里,遥遥地听到瓦片之类的话语,他也跟着走近,仔细听岑嫣所说的话。
  从前倒是听说过瓦片是由黄泥制作的,只是流程和细节咱们并不清楚,花溪村里也有人尝试过,最后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
  几人没想到失败的原因竟然是泥土筛选的不够精细,混杂着泥沙的泥土粘性也不够大。
  “还加石灰?”董承志有些诧异。
  “怪不得呢。”又心下了然。
  其实岑嫣并不敢断定这件事一定能成,故而她又泼了一盆冷水:“其实儿媳也不知这事是否能成,但上次儿媳做的芦苇炎也是靠着书上的法子才能制成,想必这书上所记载的法子应该无碍。”
  “再怎么说,咱们也得尝试之后才能下定论。”董伯年一锤定音地将这件事敲定下来。
  “嗯。”岑嫣点点头,又抬眼看了看天色,随后才看了一眼董承志手中的木盆,轻言细语道:“这天色也不早了,咱们得先把晚饭给做了。”
  “是呢,我刚才下去把河里的笼子给捞起来,就得了这些小鱼。这些鱼虽小,但加起来还是能够炒一点小菜。”说着,董承志把木盆端进了厨房,放在灶上。
  此时,董繁枝已经将灶屋的火生起来了,而董仲清正在烧热水,此时已经烧了有一大桶热水了。
  将事情说出来之后,岑嫣心下也松了一口气,神情轻快许多。
  她负责做晚饭,董繁枝给她帮忙,父子几人则忙着将那头母猪给收拾了,许慧继续忙着收拾那间破败的猪圈。
  晚饭并不复杂,今日在山上采的野菜混着割下来的一大块野猪肉给炒了,之后又做了一道炒干鱼,再炖一锅猪肉汤,晚饭便这般吃了。
  因着今日回来的晚,许慧拿了些油和线做了一盏油灯,众人就着昏暗的油灯吃饭。
  昏黄的油灯下,桌上的菜并不太清楚,但依稀能知道大致的模样。
  岑嫣手上拿着筷子大口地扒饭,之后又随意夹了些菜,碗里的饭很快就见了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