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她忍不住道:“你刚才想笑的样子可真够吓人的,我差点就以为咱们要被发现了。”
“怎么会,我可是狠狠忍住了。”
杨胜往上头瞧了一眼,道:“行了,待会儿他们发现树上没梨,很快就要下来,到时候可别和咱们撞上了。”
众人这才收起了笑,迅速往下走。
就在这时,董繁枝往哥哥嫂嫂那边看了一眼。
“嫂嫂,我也想拉手。”
“哎呀,拉什么拉,咱们要快些下山。”
杨胜有些着急,慌忙就拉起董繁枝的手往山下走,感受到陌生大哥哥温热的手,董繁枝也默默地跟着走。
而走在后头的岑嫣此时有些羞涩,她才发现自己似乎已经和董伯年拉了许久的手,手心似乎都有些汗水,黏黏腻腻的。
知道她心中所想,董伯年笑着握紧岑嫣的手:“他们现在可没空注意咱们,咱们也快些走吧。”
岑嫣往山下看了一眼,吴文兰等人果然已经甩她们一大截了,便也不再扭捏,大大方方地与董伯年快速下山。
借着夜色和月光的掩护,两人之间的氛围空前和谐。
直到在稻田里生火烤红薯时,两人之间的火花似乎才没那么灼热。
“再多弄点枝条来才好,这稻草不禁烧。”吴文兰指挥董仲清和杨胜,自己则带着吴竹蝉和董繁枝在稻田里逛,在稻田里捡之前遗落下来的稻穗。
岑嫣和董伯年则在火边看火,顺带将吴文兰等人带回来的稻穗烤一遍。
烤稻穗并不需要多高的温度,岑嫣在失败两次之后就得出经验,只将稻穗放在柴堆的边缘烘烤,果然没一会儿,那些放在边缘的稻穗立马就爆开,露出白色爆米花模样的米花。
因着是稻穗烤出来的米花,几人便将这东西称之为稻穗花。
稻穗花很香,在火的加持下,让稻穗原本就存在的香气挥发得更加完美,黄色的穗子上挂着一粒粒雪花似的穗花,穗花带着一股稻米和糊香味。
一旦放入口中嚼,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而那糊稻香也在口中蔓延开,其中还带的有一股子甘甜。
烤过许多稻穗之后,放在火中烤的螃蟹、梨和红薯也陆续开始熟。
众人围坐在火堆旁边聊起刚才抓螃蟹和摘梨的趣事,自己烤自己面前的螃蟹,就着稻穗花吃,真的感觉美味极了。
中秋就是最适合吃螃蟹的时候,因着此时的螃蟹最为肥美,拥有最肥厚的蟹黄,一口咬下去就滋滋冒黄油,喷香喷香的,让人忍不住分泌出口水。
最后的重头戏就是烤红薯,这些红薯可是众人辛辛苦苦挖了许久的,将黑灰色的红薯皮扒开,里面露出金色的红薯肉,热气腾腾地飘散到每一处,让人忍不住就咬上去。
可刚出火堆的红薯最香,但也是最烫的,吴寒蝉忍不住咬上去,红薯立马就将吴寒蝉的嘴烫了一下。
旁边的人哈哈大笑。
岑嫣捧着手中剥开一大半表皮的红薯,忍不住也跟着笑,她虽在笑,却也不忘将剥好的红薯递给旁边的董繁枝,之后又给董伯年剥了一个。
看着面前甜蜜的烤红薯,董伯年心里也甜滋滋的。
他忍不住对岑嫣道:“多谢娘子,娘子剥的红薯必定更甜,为夫爱吃。”
不远处的月亮还在天上挂着,不见一丝的云,似乎变得更圆了,旁边的星星也闪耀着微弱的光,一闪一闪的。
多年之后,岑嫣和董伯年回忆起这个中秋之夜,依旧觉得这个中秋是她们一起度过的最美中秋。
有山,有树,婵娟明亮可见纹,有满天繁星,还有许多热闹的人......
第72章 瓦成“成了,这瓦烧制成了!”……
过了中秋之后,岑嫣便和吴文兰等人去山里逛,摘山里的山货,竟也带回来许多能够储存过冬的东西。
其中,收回家的茶籽就有三大袋,当时还是叫董伯年一起拉驴去带回来,将那些茶籽带回家之后,便放在新做好的晒垫上晒。
等到茶籽晒干之后,便可以拿去榨油,对董家来说,倒是一件大好事。
家门口的地也长出了嫩绿的蔬菜,但此时只冒出一个小芽苗,相信再过一些时日,这些菜长大些,也不用去采什么野菜。
“呀,这些菜长的可真快,这么快就冒芽了。”岑嫣蹲在菜地旁边瞧,
“可不是,咱们肥料也弄的多,这些菜指定能长的好。”
许慧有些高兴,想着现在是不是应该去山那边开个荒地,种上些菜,等到冬日来时,也能有些菜来喂猪。
婆媳两人在菜地旁看新长出的菜,董伯年等人则开启瓦窑,打算查看里面的瓦。
从瓦开始烧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足足十四日,众人感觉这烧制的时间也算足够,便在前两日就将瓦窑的火撤下来。
此时已经是九月底,天气似乎有些干燥,风也不似从前,竟让人感觉有些冷。
岑嫣裹紧身上的衣裳,现在已然是深秋,家中早就开始用山上打的皮子缝制秋装,再过几日应该就能穿上,她也能暖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