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中午吃饭的饭桌上就摆上了一碗蛋花汤,每人都得了一小碗。
  岑嫣捧着面前的陶婉,小心吹着上头飘着油花的蛋汤,热气很快就消散出去,她也喝到清甜的蛋花汤。
  “这蛋花汤可真香甜呢,咱们家似乎也有许久没喝过蛋花汤了。”董承志舔了舔唇角,似乎还在回味蛋花汤的味道。
  跟着董承志的话,岑嫣仔细回忆了一番,上一吃鸡蛋仿佛是还没进入冬日的时候,那时的鸡蛋是董伯年去山上打猎带回来的,她记得当时小黄也叼了一枚鸡蛋回来。
  当时董伯年就说,那鸡蛋还是小黄在林子里带着他找到的。
  “要不咱们去山寨里跟山民换些鸡蛋回来?他们必定在家里存的有鸡蛋。”岑嫣提议道。
  董伯年点头,道:“既然大家都想吃鸡蛋,我等会就去找山寨里的人换一篮子鸡蛋回来。”
  这些日子,他时常跟山寨里的汉子一起在山寨附近的山林里走动,多少也有些接触,换个鸡蛋也不算什么难事。
  “许久没吃煮的鸡蛋了,到时候先拿些鸡蛋来煮着吃。”
  提起这个,董仲清就馋的流口水。
  岑嫣忍不住笑道:“正好后日就是年三十,咱们换些鸡蛋回来,到时候还能添置一些菜。”
  吃过午饭之后,董伯年果然就提着一些肉往山寨里去,篮子里的肉是昨日杀猪得的猪肉。
  猪圈里的那五头猪养了三个月,如今也算是长得比较大的猪,家里就拿一头长得不太大的猪来杀了做年猪。
  许是因为新杀,肥肉部分看着还亮晶晶的,瘦肉看着更是鲜红粉嫩。
  没在寨子里逗留多久,董伯年就将换好的一篮子鸡蛋带回来。
  岑嫣欢喜地接过鸡蛋,董仲清也似往常那般懒散,主动帮忙到炉灶旁边生火,两人一同把鸡蛋给煮起来,足足往锅里放了十四个鸡蛋,一人两个鸡蛋,小黄一个,小狸花一个。
  鸡蛋刚下锅,小黄就一脸期待地蹲在炉灶边左瞧瞧右看看,而小狸花在那边的火坑旁边缩着身子烤火,微眯着眼查看这边的情况,似乎是看不上小黄那谄媚的模样,随后又闭上了眼睛。
  盖上锅盖之后,岑嫣才道:“小叔你在这里看火,我要去收拾家里了。”
  董仲清点头应下:“嫂嫂,你去忙吧,待会儿我也来帮忙。”
  前几日都在忙,根本没多少功夫收拾,今日早晨开始,董承志和许慧就带着全家人一起打扫屋子,还将神龛也
  布置了一遍。
  岑嫣端着热水和抹布,董伯年也跟着拿了一把扫把过去,来到堂屋时,整个堂屋似乎比从前亮堂许多。
  神龛上已经用钉子钉上一个架子,上头摆着祖宗的牌位,牌位后头摆着雕刻好的长木板,长木板上记录着董承志这一支血脉的来由和搬迁的经历,旁边又跟门帘似的挂着好几块木板,上头记录一些天地之类的话语
  这些木牌是董承志让董伯年弄的,他虽不识字,但从前村里老人都是这般布置,他也大概知道一些。
  直接让董伯年在木板和木牌上写字,他对那些写了字的木牌进行雕刻,终于在翻年之前完成。
  见到董伯年来了,董承志忍不住笑道:“正好你回来了,快过来,帮忙写些对联贴上去。顺带将咱们门头上的对联也写上,给咱们家过年增些喜气。”
  往年的对联也是叫识字的董伯年写的,董家识字的虽然是董伯年和董仲清,但董伯年的字写的极好,所以一般也用不上董仲清。
  “嗳,好。”董伯年放下扫把,就直接去堂屋内摆着的木桌上写字。
  木桌上已经将纸墨笔砚摆好,甚至连写对联的红纸都已经裁开摆好。
  岑嫣对着那桌子瞧了一眼,也想看看董伯年写字的模样,但她手中的热水可不能耽误,她只好将木盆放下,拧干帕子,直接就开始在旁边擦拭凳子。
  这时,许慧走过来道:“嫣娘,我记得你也是读书识字的,正好咱们家要贴好几副对联,你也去写一副去。”
  也不等她回答,许慧直接抢过她手中的帕子。
  “快去跟他们写字去。”
  也不知怎的,岑嫣鬼使神差地来到桌边,董承志自然听到刚才许慧的话。
  他本就对读书人有一种天然的崇敬之情,便对着岑嫣道:“嫣娘,既然你也会写字,也来写一副对联吧。”
  这时,董伯年的那副对联也刚好写完,他立马提起刚写好的对联,让出位置。
  “嫣娘,你快来写,我正好没见过你写过字,正好今日让你露一手。”
  岑嫣面色羞红:“我字也只是学过几年,也算不得什么。”
  虽是如此说,但岑嫣还是提起手中的笔,直接在红纸上写起字来。
  墨染红字,笔走龙蛇,岑嫣的手一接触到笔,那写字的姿态宛如一幅画一般,优美极了,她手上的动作一气呵成,很快就将一幅字写好了。
  董承志站在旁边,他虽然看不懂字,但依稀觉得眼前的字确实好看,就跟画似的。
  而董伯年更是震惊,他从前竟不知妻子的字写的如此好,看着那上头的字,隐约有几分前朝书法家梁大家的神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