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娘子,你师从何人?这字竟写的如此漂亮。”
  “从前家里给我请过一个女夫子,那个女夫子似乎对梁大家的字颇有研究,所以我习字的字帖便是梁大家的。”
  岑嫣小心地看着纸上的字迹,心口砰砰地跳,还好她写字的手艺没有生疏,若是不小心写坏了字,那可就要浪费一张纸了。
  如今家里的纸张可算不上多,若是弄坏了,可没地方买去。
  就在这时,大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许的冬日格外寂静,雪地中的脚步声也格外明显些。
  众人伸长脖子往外瞧,就瞧见吴世围带着儿女背着背篓上门,那背篓里似乎装着不少东西,闺女吴竹蝉手上也提着一篮子鸡蛋。
  见到他来,董承志立马就走出门去迎接。
  “老弟,你这是?”
  “这不是过年嘛,就想着给你们送些东西过来。”吴世围笑笑,直接就走进堂屋。
  刚一进堂屋,他就感受到董家堂屋内的一股子暖气,那股子暖气中还带着一缕墨香。
  很快,他就看到堂屋内摆着一张显眼的桌子,桌子上还摆着几副对联。
  “你们家写对联呢?”
  说着,他把背篓放在墙边。
  许慧这时候也听到声音出来,她刚出来就瞧见吴家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进屋,看着就喜庆热闹。
  “怎么还带这么老些东西,上门来做客就做客,下次可别带什么东西了!”许慧虽是如此说,但脸上的笑容快咧到耳朵后头去了。
  “哎,这话可不能这么说,昨日你们家杀猪还给我们家送了一挂猪肉呢,要不我回头把肉送回来。”
  吴世围眉眼含笑,董承志和许慧也不再多说。
  这时,吴寒蝉走到桌边,立马就看到桌上摆着的对联。
  他忍不住夸赞道:“这是董大哥写的对联吗?写的可真好看,比咱们山寨里的吴夫子写的好看多了。”
  “呀,还真是,这字可真好看。我们家正好还没写今年的对联呢,不知......”
  话还没说完,董伯年立马就明白对方的意思,他扬起唇角道:“吴叔,这事,你恐怕要问我家娘子,你面前的那副对联可是她写的。”
  吴家人眸中闪过震惊。
  “呀,了不得,这么好看的字,竟是嫣娘写的,真有才,才女!”
  说着,吴世围忍不住竖起一个大拇指。
  岑嫣在抬头瞧了董伯年一眼,发现对方正一脸坏笑地看着她,她心里有些恼,想着晚上一定要报复回去。
  面上却跟没事人一般,她笑眯眯地对着吴世围道:“不过是一副字,我立马就给您写一副。”
  说着,岑嫣又提笔蘸墨开始在纸张上写字。
  第97章 瓜蒌子
  得了对联,吴世围一家都十分欢喜。
  吴寒蝉还道:“嫂嫂写的这幅对联真好看,到时候咱家来客,一见我家的对联,定然会夸的!”
  过春节的时候,山寨里的山民因着没什么大事,往年来往时还会多多少少看别人家门前的对联,这自然也就成了一件山里人互相交流的大事,若是谁家的对联写的好说出去都是倍有面的事。
  盯着那副字看了许久,吴寒蝉叹了口气。
  “嫂嫂这副对联写得真好,原先我只觉得董大哥学识渊博,啥都懂,没想到就连嫂嫂竟也不差分毫。”
  不像山寨里的吴夫子,每日只知道摇头摆脑的读书,他从前以为学着吴夫子那般读书,书中的知识就能进入脑子里让他记住。
  可他学过吴夫子那般读书以后,脑袋愈发昏,最后连原先学的都学不进。
  之后,恰好他因着落水之事与董家有了来往,他无意中跟董伯年学了些东西,才知道吴夫子很多时候说的东西都是错的,并且还有些自相矛盾,他这才知道自己为啥学不进书。
  因为他们要时常下山,山里的男孩子必须学习汉人的文字和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跟汉人交流,交换物资。
  很长一段时间,吴寒蝉都沉浸在自己学不好的难过情绪之中。
  回想起这些,他就忍不住用洞语对着吴世围道:“爹,我想让董大哥当我的老师,山寨里的吴夫子经常教错的,我不想去寨子里的族学学习了。”
  吴寒蝉的声音微颤,带着些许委屈。吴世围自然知道山里吴夫子的情况,当初他的汉语和汉话都是吴夫子带的,虽说人家教的不算太好,但他也确实因为吴夫子学了许多汉人知识,能够正常和山下的人沟通交流。
  当然,他也知道自家儿子的情况。
  随后他望向董伯年,心中暗想,要学好汉话,那自然也得是汉人才能将汉语和汉文教好,何况董伯年似乎书还读的不错。
  若是真的能让自家儿子跟着董伯年读书,许是真的能够学的更好。
  想到此,他就把这个念头慢慢提起,想着等会询问董家的意思。
  岑嫣这边写好字之后,跟着许慧帮忙把吴世围家带来的东西收拾好带进屋,把吴家带来的背篓和篮子给腾出来,方便对方待会儿直接带回家。
  因此,婆媳两人也就看到对方带来的各色吃食,其中还有一大包包好的南瓜子,只是这袋子里的南瓜子似乎有两种,其中一种是认识的,另一种却不曾见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