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就在这时,她隐约瞧见自己脚边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等她定神观察时,她险些没吓晕过去。
地上正有一条肥硕的蚯蚓在泥巴之间蠕动,那蚯蚓带着微微的紫红色,瞧着格外恐怖些。
“呀,这蚯蚓可真大,若是拿回去喂鸡,家里的鸡指定能下好几个蛋!”
董繁枝似乎十分欢喜,她直接用手抓起地上的蚯蚓,随后装到一个竹筒里。
竹筒是董繁枝每日跟着出门到地里必带的东西,她到地里抓到的虫子都会装进竹筒里,带回家去给家里的鸡吃。
如今开了春,家里的鸡已经开始地每日都下蛋,为了让家里的鸡能多下些蛋,董繁枝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给家里的鸡添置伙食。
上次她抓回去一只白白胖胖的天牛幼虫被家里的鸡给吃了,第二日直接就下了一枚特别大的双黄蛋,可把她给高兴坏了,之后更是疯狂地到地里寻找虫子。
“这蚯蚓也能让家里的鸡吃啊?”岑嫣带着几分嫌弃,又带着几分好奇,她好奇地走近,打量董繁枝手里的蚯蚓。
“能啊,嫂嫂,这蚯蚓也是虫子,鸡吃了能补身子,就是肥蚯蚓不好找,要不然我天天拿去喂家里的鸡,之前我就经常找蚯蚓给鸡吃哩。”
本来她有些害怕这虫子的,但这虫子能让家里的鸡增产,那这就是个大宝贝。
她不由地道:“枝娘,这蚯蚓能养不?”
“养蚯蚓?这倒是没听说过,没养过,不知道诶。不过蚯蚓若是能养,咱们家的鸡能长得更好,到时候鸡生蛋蛋生鸡,咱们家指定能有一大群鸡崽!”
瞧着面前的蚯蚓是泥巴里出来的,岑嫣猜测应当是泥巴能养蚯蚓,又或是泥巴里有蚯蚓爱吃的东西,正预备说话呢,那边的许慧就冲着这边喊了一声。
“枝娘,你在那边干啥哩?是不是又抓地里的蚯蚓了?”
听到母亲的话,董繁枝也变得拘谨许多。
“就,就,我就在地里瞧见一只,没抓多少。”
“可别抓地里的蚯蚓,地里的蚯蚓多些,帮咱们松土,地里的庄稼也能长得好一些,你别抓蚯蚓了,去旁边的草里抓蚱蜢去!”
这时候正是蚱蜢刚出生长大的时候,草地上大都趴着半大的绿色蚱蜢。
“哎,我这就去。”
说着,董繁枝直接拉过岑嫣,两人一同去旁边的草丛和草地上抓蚱蜢。
想到去年抓了许多蚱蜢回家弄成粉末,最后将蚱蜢粉拿去喂家里的牲畜,家里的牲畜都长得格外好些,岑嫣又生出了养蚱蜢的想法。
她凑近草地上的蚱蜢,瞧见蚱蜢才将嫩绿的草给啃了一半,那蚱蜢似乎是察觉她的到来,直接停下了吃食的动作,只静静地趴在那根草上。
瞧着蚱蜢一动不动,她迅速伸手想要抓住那只蚱蜢,没想到那只蚱蜢似乎是知道她的意图似的,直接就跳到另一棵草上趴着,似乎是要躲避她的视线,那只蚱蜢侧身往草的背面爬去,将自己的半个身子给隐藏起来。
不过那蚱蜢的动作却还是躲不过董繁枝的眼睛,她直接就扑过去,直接就连蚱蜢带草抓到手里。
待到董繁枝将手里的蚱蜢跳腿给折断之后,她才将蚱蜢放到竹筒里。
这时,岑嫣才将刚才在脑中过了一遍的想法给说出来。
“枝娘,咱们不知道蚯蚓吃什么,但这蚱蜢咱们总知道吃什么吧,咱们应当能养这蚱蜢!”
从前她看过的许多书籍中都有关于蚱蜢的记载,以往那么多的蝗灾记载,蚱蜢什么都吃,随便一点青草就能养活,而蚱蜢会将卵产在泥土里,她只需要弄一个笼子笼罩在上头,别让蚱蜢跑出去,若是真带回家养着,这蚱蜢应当是极好养育的。
“养蚱蜢好!咱们每日喂兔子之后顺便给蚱蜢弄些吃食,这蚱蜢必定能越长越多,到时候咱们就拿来喂猪喂鸡喂鸭!”
以往地里闹蝗虫吃庄稼的事情,董繁枝也曾见过,当时她还经常带着网兜跟着家里的大人去田地里抓漫天飞舞的蝗虫。
农人不喜欢蝗虫,甚至想要除尽蝗虫都除不掉,说明这蝗虫必定是极好养的。
自此,两人达成了一致的意思,当岑嫣和董繁枝将这事给家里人说了之后,他们纷纷表示赞同,董承志和董伯年更是说要帮着给两人弄养蝗虫的小笼子。
不过两人这几日可没多少功夫,直到地里的庄稼种好之后才能有功夫开始做。
不过笼子上头需要罩着一层纱,避免蝗虫跑出去,董家并没有这样东西,岑嫣只能去山里询问山里的人家是否有网纱。
山里的人家多,平时许多日常的东西都是自己做,甚至有些人还会织布,编织网兜,网纱自然也是有的,她最后用一些银子同那人换了一些网纱回来,养殖蝗虫的网纱便备好了,只等着家里的笼子造好。
不过几日的功夫,地里的庄稼也都种上,董承志和伯年才空出手来帮忙把蝗虫笼子给做了。
等到笼子做好之后,岑嫣和董繁枝先是往笼子里放上一些泥土之后才放上一些刚从外面地里抓回来的蝗虫和青草。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岑嫣和董繁枝盯着笼子里的蝗虫一天天长大,笼子里的蝗虫确实是一日一个样,翅膀也渐渐变得肥硕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