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哪里需要去远山?附近的山林这么大,南烛叶肯定也多,必定不会让别人给摘光的,咱们只需要耐心找找就成。”
吴文兰轻笑:“你们是不信我吗?亏得我今日不跟我娘她们去摘,来陪着你们,早知道我就不来了,哼!”
说罢,她似模似样地撇嘴作生气状。
岑嫣和董繁枝立马过去哄她,就连许慧也道:“哪里是信不过你?只是今日林子里的人也忒多了,往些时候都没见过这么多的人在山里,倒是有些不习惯哩。”
“就是,咱们从前也没见过南烛叶,怕是比不上那些经验老道的人。”岑嫣也附和道。
吴文兰闻言也就坡下驴道:“你们只管跟着我走,我认得几棵南烛树长的地方,往些年都没人去摘过,咱们走过去的路上许是还能遇上其他的南烛树。”
哪怕是山里时常走动的人,在四月里寻找南烛树也是需要碰运气的才能找到的。
众人一路走走停停,还真跟着吴文兰在山里碰着好几棵南烛树,见着一棵就将南烛树新冒出的嫩叶薅光。
用来制作染色汁水的南烛叶必定要用最嫩的绿叶才好,老了的南烛叶已经榨不出多少汁水,哪怕是摘回家去也没有用。
只是可怜山林里的南烛树,刚开春几个月好不容易发出的嫩绿叶片直接就被山民一次性给薅光,不留一丝一毫。
“哗啦啦,哗啦啦。”
众人合力在一棵南烛树上薅,没多会儿那棵南烛叶就已经变成光秃秃的模样。
“这树以后还能长吗?”董繁枝望眼前的南烛树了许久,终于忍不住问出了这句话。
“咱们不过是这段时日薅些南烛嫩叶,之后这树还要长一年呢,没事的。”
“枝娘,再过些时候,下几场雨,这树很快就能再次发芽长叶,咱们不用担心这事儿。”
“哦~”董繁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这里摘了一些南烛叶,众人又跟着吴文兰去另一处摘南烛叶,恰好在路上遇上聂红英。
“娘,您怎么也往这里来了?我正预备带着董家叔婶他们到前面去摘南烛叶哩。”
那边的聂红英带着山里的一行妇人闻言,立马就笑道:“那正好,咱们就一起去摘呗。”
吴文兰有些踌躇:“那哪里够?咱们这里这么多人?”
“摘过了这处,待会儿咱们再一起找,山里是南烛树多的哩。”
最后两方人一起去摘了不远处的南烛叶,结果能摘到的南烛叶自然是不够他们回家弄乌饭汁水的,吴文兰只能带着一行人在山里到处找乌饭叶。
约莫是想到狗的鼻子比人的鼻子还要灵巧许多,岑嫣直接将一串乌饭叶放到小黄的面前让他闻。
“小黄,找这个。”岑嫣小声试探。
察觉到岑嫣的举动,董伯年就笑她:“你倒是聪慧,咱们一时间竟然没想到这个。”
“小黄是个聪慧的,许是还真能带着咱们找到乌饭叶哩。”
让小黄闻了南烛叶之后,他乐颠颠地摇着尾巴往林子里钻,不久之后,两人果然就听到小黄在不远处狂叫。
“汪汪汪!汪汪汪!”
两人立马跑过去,果然就瞧见一株南烛树立在斜坡上,阳光正透过零散的树荫洒在南烛树的叶片上,嫩绿的南烛叶泛着浅浅的红光。
“果然是南烛叶!小黄你干得不错,回家就给你弄肉吃!”
“汪汪!哼唧!”小黄的尾巴摇的很欢快,似乎很高兴。
接下来几人便靠着小黄找到了好几处南烛树,直接摘了慢慢一袋子的南烛叶,众人也因为摘过南烛叶,整个手和身子都泛着一股南烛的清香。
等到下山回家时,众人又遇上一株开得极好的兰花,那株兰花开成好几串,泛着淡雅而又悠远的香。
许是觉得家里种的花草太少,岑嫣和许慧直接就用柴刀把那株兰花连根一块儿拔了回家。
当时吴文兰还嘱咐:“你们要养这花可得仔细些,这花喜欢山里腐烂的木质土,你们要时常弄些木质土肥给这兰花,兰花才能开得香。”
她家就种了好几棵兰花,自然还是有一些心得在其中。
听了吴文兰的劝告,岑嫣又拿了一个小袋子搂了兰花附近的土,生怕那兰花带回家去养不活。
也不知怎的,兰花生长的地方其实并没有多少土壤,土壤十分稀薄,只有少数腐烂一大半的黑色树叶和树枝。
她想,这株兰花若是带回家栽种,到时候得把土埋薄一些才行。
转眼就到了乌饭节这日,董家的灶火也早早地就生起来,许慧先在甑子底部铺上一层缝合过的丝瓜络,丝瓜络呈圆形,与甑子十分贴合。
这丝瓜络是山里人去年送给他们家的,当时山里人因着他们家造瓦片的事情送了许多吃的用的,干透了的丝瓜便是其中之一。
山里任何瓜的用处都很大,尤其是丝瓜和南瓜,丝瓜老了可以做丝瓜布,因着丝瓜络的镂空性,且不容易沾水,拿来作为蒸饭或是摆盘的垫子显然很不错。而掏空的南瓜可以用来做罐子或是盛水的瓢,农家人也时常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