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第136章 算学
  果然,小黄将嘴里含着的草根放到地上,岑嫣瞧见地上的根须,有些奇道:“这东西怎么看着有点像人参?”
  她捡起面前的根须,放在手里看了一会儿,那个根须上连着绿色的藤蔓,藤蔓上挂着紫铃铛状的果子。
  “这是党参吧?”
  身旁的许慧说着话,从前她就在山里挖过党参,如今瞧见熟悉的东西,不由眼前一亮。
  “党参?”岑嫣倒不是没吃过党参,但她吃的党参是已经晒干的,如今瞧着倒确实有些像。
  这时,岑嫣微微挑眉道:“我起初还以为这是人参呢,但是看着这紫色的果子,又觉得不大像,我记得从前就听人说过,人参是结红色的果子。”
  许慧将党参拿到手里,轻轻地摩挲比对:“嗯,党参的叶子是鸡心状的,应该跟人参的不一样,这颗党参倒是大,比我拇指还粗些呢,能长这么大也不容易。”
  说着她又看了一眼站在旁边吐舌头的小黄道:“你怎么还认识这个?竟还给挖回来,怪不得爪子那么脏。”
  小黄似乎是听懂了她的话,伸长脖子点了点头。
  岑嫣笑嘻嘻地道:“这党参能补身子,那咱们还能留着,到时候煲汤的时候用。”
  “嗯,到时候多给小黄吃些肉。”许慧记得这党参是极好的补品,平民买不起人参,但若是运气好也能挖些党参来当补品补身子。
  只是小黄的那双爪子待会还是得洗一洗,比起他带回来的好东西,岑嫣的脸色也好看许多。
  湛蓝的天空下,几朵白云在缓慢地飘动,灼热的红光依旧,岑嫣觉得头上的黑发都跟点燃了似的。
  她小心地摊开簸箕里头的棉花,一家人将今日摘回家的所有棉花都晾好之后,她才想起来,昨日洗干净的鸡毛和鸭毛还没拿出来晾晒呢。
  之前帮寨子里的人做侗布的时候收回来三大袋鸡毛和鸭毛,她和家里人陆陆续续地清鸡毛和鸭毛,将鸡毛和鸭毛洗干净收集起来,预备到时候攒够了就拿来代替棉花来做衣裳或是棉被。
  许慧带着董繁枝进屋去生火做饭了,她便叫董伯年两兄弟帮忙搬装着鸡毛和鸭毛的簸箕出来晾晒。
  看着随风轻盈晃动的部分绒毛,董仲清就道:“嫂嫂,这毛可真软,也不知到时做出来的衣裳有没有棉花那般暖和。”
  “应当是暖和的,冬日里那些鸭子还下到河里,都不怕河里的水凉,咱们若是用这些羽毛来做衣裳或是被子,大抵是能赶得上棉花的。”狐裘鹤氅可都是稀罕东西,这些动物毛发应当都差不多,她去年穿的兔皮小袄子可是极暖的,平时也好打。
  “你到时候就知道暖不暖和了,去年你嫂子给你做的兔皮袄子不暖和么?今年咱们家总归是没有去年难过,攒了外头的那些棉花,到时候多做几床被子,咱们也好过冬。”
  董仲清点点头道:“大哥说的不错,咱们去年都没有多少东西,只靠着你去山里打猎得的东西,再加上咱们跟寨子里的人换东西,才安然度过。去年咱们都过来了,今年必定会比去年过得更好。”
  这两日兔舍里的兔子又生了一窝小兔子,今年家里攒下的兔子毛都够做好几条铺床的毯子了,到时候他就让娘和嫂嫂做。
  想到这事,他心中扬起干劲,心道:日后一定要多给家里的兔子多割也野菜野草,他记得家里的兔子最喜欢吃苦苣菜和黄鹌菜,回头他一定多去田埂边多割些,让兔子多多吃,多的就攒下来给冬日里留着。
  到了下午,吴寒蝉又带着书来找董伯年请教,最近这段日子,董伯年已经开始教算学,还做了一个简易的算盘,就是为了方便教导。
  吴寒蝉、董仲清和董繁枝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状态,对学习算学特别感兴趣,约莫是觉得噼里啪啦响的算盘格外有意思。
  “一归: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这是口诀,我之前给你们说过算盘的构成,如今你们要将口诀给记住。”1
  除去记口诀比较麻烦,几人听得懵懵懂懂,其他东西,几人都能了解个大概,最后还跟着董伯年学起拨算盘。
  他讲得细致,给几人进行示范,并且让几人上手尝试,几人多多少少也明白算盘的简便快捷,但要学明白,估计还得要一段时间。
  每日不过教几人学习一个半时辰的东西,等到下了课之后,吴寒蝉便告辞离开。
  讲完课的董伯年觉得口干舌燥的,岑嫣似乎是知道几人渴,将今日新做的茶叶给端上来。
  茶水似乎是被冰镇过的,刚拿到手上就感受到一股子凉意,喝过茶水,董伯年瞳孔微微聚焦。
  “娘子,这茶水不错啊!我感觉这是透骨草的味道,但除了透骨草,我感觉还有一样东西。”
  “那你猜猜是什么?”岑嫣整暇以待,她若有若无地看向那边坐着的董繁枝,姑嫂两人对视,互相笑了起来。
  董伯年小口轻啜,细细品味道:“有点清甜,还带着一股子清爽的甘甜,倒是有点像咱们家屋后的荷花。”
  “你竟猜对了?正是荷叶呢,这是我前几日炮制的,我觉得这味道刚好。透骨草清凉,加上清香解暑的荷叶,倒是正合适。”岑嫣眉眼弯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