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这个年纪的孩子就是淘,这两个格外淘气,放火烧山!寻常孩子哪里干得出这种事?”许慧越说越起劲,弯着腰,气有些喘不上来,她赶忙直起腰歇息。
“文兰跟我说,寨子里的人已经将他们俩都罚了,但这两人之前也没少挨打,估计隔一段时间就会跑出来蹦跶。”
总结下来,就是不知道下次这两人还会闯什么祸。
众人听了都觉得有些头疼,若是下次这两人还到山里放火,也不知道能不能及时被人看到。
一想到这不安定的事,他们割谷子,打谷子的速度又快了许多。
天渐渐地热乎起来,每人身上都积了许多的汗水,天上的太阳也格外毒辣些,丝毫不逊色于刀子。
早上众人忙乎的结果已经出来,打谷桶旁边装着好几袋装好的谷子,董承志和董伯年几人去将附近拴着的牛和驴子牵过来,将捆好的袋子绑到牛和驴子的背上。
搬运谷子难免会摩擦皮肉,咸湿的汗水一浸透,再加上太阳的烘烤,整块皮都会觉得火辣辣的。
将谷子搬好之后,众人便赶着牛和驴子回家,一到家就将那些青谷子晾晒起来。
中午吃饭休息,等到下午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再来打谷子。
大约忙碌了四五日,董家的谷子才完全收回家。
接下来就是收拾田地的时候,前几日董家打谷子的时候就将稻茬割的十分矮小,这次来清,只需要将那些矮小的稻茬再割的短一些,地也就能开始犁起来。
割稻茬不需要像打谷子那般复杂,割下来也不必修整,随意地甩在地上就行,到时候用竹制的大扫把扫在一起,生起火堆,就能将田里的这些杂草烧成灰烬。
当然,这些割好,零散丢在地上的稻茬也需要晾晒个几日才能变得更加易燃。
一家人又忙碌了几日,稻田里的稻茬才彻底清干净。
田地清好了之后,董承志和董伯年带着牛去犁地,岑嫣和许慧也就不跟着出去干活了,只在家里安心地晾晒东西。
今年家里的稻谷收的多,足足堆满楼下的一间屋,两张晒垫根本就不够用,只能将所有的稻谷轮着晒一遍。
刚收回家的稻谷是青色带着薄绒的,用谷耙耙起来也格外地笨重,里头还会掺和许多的臭虫、猫屎和杂草,得在耙谷子的时候收拾出去。
坐在门口看岑嫣和董繁枝收拾稻谷的许慧笑眯眯地收拾面前簸箕里头的棉花籽,扯出一个棉花籽就丢到旁边的竹篓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望着大好的太阳,那太阳看得让人有些眼晕。
“前些日子咱们打谷子的时候盼着天气能够阴些,现下谷子打完了,咱们就盼着每日都能有大太阳。”
刚说完这句话,那边正在耙谷子的岑嫣就笑:“是啊,但愿每日都能有今日这般的太阳,咱家的谷子也能早些晒好收到谷仓里。”
农人家里的谷子只有晒干了才能收回谷仓,要是带着水分就收回去,很容易就会发霉,根本就不好保存。
约莫是几人的祈祷起了效果,接下来的几日竟真的还是热烈的太阳,坐在家门口看着远处山峦上重重叠叠的梯田,就能瞧见山寨里的许多人家都在忙碌地打谷子。
因为今年的谷子打的早,董伯年和董仲清还会去给山寨里相熟的人家帮忙打了几日的谷子。
不过忙碌那几日,山里的谷子也陆续收回家,山上的梯田一片昏黄,变得空荡起来。
勤快些的人家也如同董家一般,将田里的稻茬收拾好之后就开始犁田,施肥。
*
一进入九月,就下了一场秋雨,这场雨虽然不怎么大,但却格外地阴冷,仿佛直接就入了冬似的。万物似乎也得了这个讯息,一夜之间,山上的树木都染上了几缕黄色。
“晚秋过去,也就是冬日了。”
“没想到刚入秋竟这么冷,去年怎么没觉得这天气的变化这么快呢。”
“好在咱们家前些日子就将谷子给晾晒好,收拾进粮仓里头放着了。”想到满屋子堆着的粮食,董承志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咱们也是有余粮的人了,踏实!”
“是啊,咱家的日子也过起来了,不像以往,还要上交粮食,咱们家里的地虽然不算多肥,但今年收回家的粮食竟也不比在山下收的少。”
在山下,哪怕种得再多,那也还是要往上交粮食的。
“是啊,咱们还能多喂些牲口,这样,咱们也能每日都能过上吃肉的日子,真好!”想到家里越来越多的鸡,董仲清就觉得十分和美。
“秋日过去就是冬日,咱们得赶在冬日来临之前将过冬的衣裳和被子给缝制好才行。”
岑嫣捻着针线缝制被子,董伯年在旁边跟着折叠被面。
她们现在做的棉花被子就是农家人常用的被子,用厚实且粗长的针线将被子的折叠好的四面都缝制起来,只有这样,被子才会踏实地跟着被面在一起,不会乱跑。
棉花柔软而轻盈,手触碰在上头,感觉十分舒服。
岑嫣能想象,等到被子缝制好之后,今夜睡起来该是多么地柔软舒适,她一定能睡一个踏实的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