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嗯,这果子可真甜,跟咱们前些日子吃的牛奶泡儿似的,甜滋滋的。”吃过一枚八月瓜的董繁枝有些意犹未尽,她期许地望了岑嫣那边一眼,还想再要一个。
  岑嫣却有些为难,那八月瓜虽然藤蔓众多,但挂在树上的果子却没几颗,剩下的还得给家里人留着尝尝呢。
  正犹豫着,吴文兰直接掏出一枚略微炸开的八月瓜给董繁枝:“给,待会咱们再在附近找找,那头既然被咱们发现一处,这附近定然还有。”
  毕竟这八月瓜的种子能传播到这里,说明传播种子的鸟一定在这附近活动。
  “好!待会儿咱们就到处逛逛,找找这八月瓜!”董繁枝接过八月瓜,满意地啃起来。
  “正好,咱们多走走,这些日子都没怎么来山上走,家里的草珊瑚都快吃完了,待会儿咱们多摘些。”家里早上做早食的时候,时常用草珊瑚来泡茶,再加上这段日子家里都在忙着打谷子烧草堆,自然也没功夫来山上摘草珊瑚。
  一行人笑眯眯地在山里逛,如今这个时节的果子种类繁多,有些果子的颜色还格艳丽,找起来也不会耗费什么功夫,随便走几步就能遇上一些能吃的果子。
  岑嫣还在山里看到几株小小的刺梨,中秋夜里的月光虽然明亮,但也不及白日里看到的,岑嫣走上前去摘了了几颗。
  见她去摘一株带刺的果子,许慧感觉有些奇怪:“嫣娘,你没事去摘那个带刺的果子干什么?”
  “娘,我摘来做果干,到时候做出来,您就知道了。”岑嫣勾起嘴角,今年给家里做些果干备着,过年的时候也能增添些吃食。
  “娘,咱们找八月瓜吧,别管嫂嫂了。”嫂嫂每次做出来的吃食都格外好吃,她才不会拦着,虽然这刺梨的味道确实有些酸,但架不住这刺梨香啊,经过嫂嫂的手,说不定这刺梨还就真能变好吃。
  几人在这边摘果子,那边似乎也出现了一行山寨里的媳妇子,说说笑笑的声音传得老远。
  没多会儿,几人就看到那头的一群人逛到这头,背篓里还装得满满当当的,最上头有几个色彩艳丽的果子,妇人们看着似乎是要下山的模样。
  为首的妇人便是之前就见过的妇人,吴木匠的妻子。
  “果婶儿?你们这是摘了什么好东西?看着收获还挺多的。”
  吴文兰走过去瞧,其中一个妇人还跟她打招呼,顺手从挎在腰上的布袋里头掏出一把板栗递给她,她甜甜地道谢,剩下的几个妇人也十分热情地招呼几人一起过去拿栗子。
  就这样,岑嫣等人也跟着吴文兰拿了一大把栗子和鸡树藤红果,瞧见妇人们的背篓里还装着几个红色、橙色的瓜蒌,吴文兰忍不住询问,她们这才说了摘东西的方向和大概位置。
  得了指示之后,四人才朝着几名妇人所指的方向走,最后果然找到许多的栗子和瓜蒌,最后满载而归。
  *
  过了重阳节,天气似乎也没个定性,下过几场秋雨之后,到了九月下旬才有人说要去山下买些东西上来。
  打过谷子之后,山里的年轻人时常去山下附近的林子里逛,如今已经十分确定,山下不乱了,下山的事情也就被山民再次提起。
  有些人的家里可没有多少食盐和糖,还有些人要去山下淘换些山上没有的彩色丝线或是用具,再加上秋日里存下的东西也多,下山的想法也就愈发浓烈。
  经过商量,山寨里的人决定让在九月二十的时候下山,等到九月底就能带着东西回来。
  岑嫣和许慧提前将要卖的东西收拾好,光前些日子做的亮布包了一个大包袱,预备让董伯年等人带下山去卖。
  当然,岑嫣还包了一些山里的果子兽皮或是菌干、肉干之类的山间野货,这些可都是山下人不常吃到的东西,拿到山下去换些钱贴补家用。
  大抵是害怕下山的时候会下雨,到时候山里严寒的程度不亚于冬日,岑嫣和许慧连夜用亮布给父子三人缝制鸡鸭羽绒和棉花掺杂的棉衣。
  之前岑嫣用鸡鸭羽绒做出来的薄被已经证明,羽绒做出来的被子虽然轻,但却十分保暖,起初天气还稍微暖时,家里人拿来盖,直热的冒汗。如今是出远门,用羽绒和棉花来做,倒是正好合适,轻便又稍稍能压些重量,耗费的棉花也少,衣裳也格外薄,根本就不占什么地方。
  房间内的灯火明灭,灯油旁边倚靠的白色灯芯草已经吸足了黄色的油水,只是顶部烧着的黑色灯芯似乎有些短了,灯火一晃一晃的,让人眼睛有些难受,岑嫣揉了揉眼睛,正预备用铁丝挑灯芯,董伯年就端着一盆热水进屋。
  “娘子,你快别忙了吧,还有两日才出发呢,你明日再做也是一样。”
  说着,董伯年将热水放到岑嫣的脚边,双手小心地将岑嫣的双脚抬起,轻轻地把岑嫣的鞋给脱了,露出一双白嫩的玉足。
  “哗啦!”
  双脚一浸入水中,就发出一阵轻灵的水声。
  岑嫣继续伸手将油灯里的草挑出来一部分,又继续拿起旁边的针线继续弄,董伯年则继续掬水到她的脚背上搓洗,似乎这样的事情已经是很稀疏平常的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