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你怎么知道?”岑嫣有些诧异,自家夫君啥时候能未卜先知了?
“哈哈哈。”董承志朗声笑了起来。
才继续道:“今日我和伯年出去割草的时候,遇上寨子里的人了,他们叫咱们明日去吃饭,说是要请咱们吃山里的牛瘪。”
“牛瘪?”
众人都没听说过这样的吃食,不由地开口询问:“怎么要请你们了,没事杀什么牛?”
“莫不是又过节了吧?”
董繁枝站起身,小心地在附近走动。因为刚才蹲的有点久,她的腿脚已经有些麻了。
“你怎么知道?”董承志有些诧异,自家闺女竟然能猜到这事?奇了!
“猜的啊!山里人似乎隔一段时间就会过一次节,然后就凑到一起玩儿,在寨子里待这么久,不都是如此的吗?”
“说的好似没毛病......”
岑嫣仔细回想起到这山寨里的细节,发现这里的人隔几日就会互相串门吃饭,隔十天半个月就会组织山寨里的人一起去鼓楼唱歌跳舞,有时候会举办一场长桌宴......
说起这事来,她其实不知道被寨子里的人邀请过多少次了,但她也就去过那几次,平时也不怎么去寨子里走动。
“听说是要过洞年,到时候还会有嫁出去的闺女从别处山头挑着东西回家来过洞年。”
许慧一听,立马了然,道:“这不就是闺女回娘家吗?怎么还办的这么隆重?”
按照她所知道的,闺女回娘家也就大年初二以及之后回娘家去走一日也就够了,怎么还特地过什么“洞年”?
她有些不能解。
*
次日,山寨附近的山路上排起了一条长龙,还有芦笙吹吹打打,隔着老远都能听到曲乐和唱山歌的声音。
大抵是洞族人自小就开始练习唱歌,唱的歌谣大都是模仿山间鸟兽虫鸣,穿透力极强,整个山寨里都涤荡着动听的歌声。
“她们的嗓子可真好,听着可真好听。”岑嫣踮起脚尖往不远处的山峦望。
“嫂嫂!你看那儿!”
董繁枝往寨门口附近指了指,岑嫣循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立马就看到山寨的宅门附近摆了一些桌子,桌子上似乎摆了一排酒水。
寨门的两旁还放着半人高的两个大缸,不断地有人从那大缸里舀酒,而盛酒的容器就是长长的牛角。
每一个从外地回来的人,都会被盛情的寨人拦下喝酒,直到那人喝完了一个牛角杯的酒水,才能通过寨门的拦截。
“真热闹啊,嫂嫂,咱们也去看热闹吧!”
董繁枝有些跃跃欲试,她看着寨子里的人拦着给人灌酒,心里也有些痒痒。
岑嫣失笑:“你不怕人家到时候人家给你灌酒啊?”
“那咱们就远远地看看,不过去!”
“哎......”
岑嫣无奈,正好她也没瞧见那般热闹的场景,正好过去瞧瞧。
“大哥,二哥,你们也来!咱们一块儿去瞧瞧热闹。”
“来了!”
“行,你们先去,我再弄一会儿纸浆。”董伯年用木棍不断地拍打木盆内的纸浆,这是按照书上说的法子做的。
要将把水里的纸浆打散,和加入木姜子汁水混合(纸药)。
“行,娘你去不去?”
“......”
就这样,董繁枝拉了一大家子人往寨门口跑。
此时,一大群人聚集在寨门口,那些人们都打扮得十分齐整,女子们挽着一个高高的发髻,上头点缀着红艳艳的绢花,那绢花倒是有几分芙蓉花的娇艳。
而跟着的男人们头上挂着一根长长的黑色巾子,巾子上头缝制着妇人们打的彩色花织带,倒是给男人们增添了几分俏丽。
那些男人是跟着外嫁姑娘们回来的姑爷,他们似乎被寨子里人灌了许多的酒,比寻常女人们喝的酒还多了好几倍。
寨子里的人灌酒的原因也十分简单:娶了我们寨子里的姑娘,那就得多喝酒才成。
所以,每一次跟着媳妇回娘家过洞年,有些姑爷们都不大敢来,生怕被灌醉,到时候可就丢脸丢大发了。
当然,有的姑爷也很喜欢这一日,他们喜欢喝酒,今日也可以尽情地喝酒,山寨的人不仅夹道欢迎,还给他送酒喝,可不是一件大美事吗?
“呀,每一个从寨门进寨子的人都笑的红光满面的,真热闹,跟染了胭脂似的。”
忽然,眼尖的岑嫣看见一个黑色的影子从田埂的另一头走,她指了指:“那边是不是有人想偷偷地钻过来?”
“还真是!”
董仲清就跟兔子似的窜了出去,边跑还边喊道:“那边有人偷偷进寨!站住,别跑!”
进寨的大道上站着许多寨子里的人,寨人们看到跑过来的董伯年,听到他的叫喊声,立马就到处巡视,果然瞧见一个躲藏的黑色人影。
每年都有姑爷在喝酒的时候偷偷溜进寨子,他们哪里能放过?
“呀,还真有人想偷偷进寨子。”
“呸。真是丢咱们男人的脸!”
说着,就有三两个人加入了逮人的队伍,也没耗费多少时间,就将那人给逮住了。
抓住那人之后,其中一个寨人就说:“你丢人不?我们跟着媳妇去走老丈人的寨子可不像你这样的,还躲酒,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