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她仔仔细细地做了一下午的针线,等到再次抬头时,就瞧见西边天上的红日将落未落。
  此时是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岑嫣感觉有些难耐,拿起旁边的蒲扇扇风,随后又将手上的针线拿起。
  她正聚精会神地将针插入布料的另一端,就被一双大手抢走,她便知是董伯年回来了,便头也不抬地说话。
  “你今日回来的倒是早。”
  “今日学生学得快,我教的省心,回来的自然早些。”
  董伯年将手中的针线放下,才轻轻地搂住岑嫣,手掌直接覆上她隆/起的腹部。
  “离咱们孩儿出世还有很长时间呢,你别这么操劳,做针线打发时间可以,别太过劳累了。”
  “我知道,但我做的这件衣裳快完成了,所以便心急了些,想早些做完。”
  大抵是即将成为母亲,她对腹中的孩子怀着无限的期待,总想多给孩子多做些什么。
  “还早呢,你如今可是双身子的人,你得为孩子着想,别让自己太累。”想起今日山寨内妇人同她说起的事,他无奈地摇摇头,自家娘子如今这身子,恐怕是不能做太多的事儿。
  就在这时候,楼下传来一阵嘻嘻哈哈的声音。
  是以工代学的几个山寨里的孩子,他们估计是帮董家喂好了鸡鸭。
  没过多久,楼下果然传出一阵道别声。
  董繁枝蹬蹬着腿上楼,董伯年赶忙将搂着岑嫣的手给放开。
  “嫂嫂!今日我的小侄儿可有闹你?”
  她每日得了空闲就会来找岑嫣看肚子,听听小外甥的动静,岑嫣早已习惯。
  “没有,乖着呢。”
  “那就好,小侄儿,你要乖乖的,等你出来了,我就带着你一起玩儿,给你吃好吃的!春日带你去采野菜、茶叶,夏季带着你去摘泡儿、掏鸟蛋......”
  看着她絮絮叨叨的模样,夫妻两人对视一眼,随后莞尔一笑,耐心地听着董繁枝絮叨。
  *
  入夜,岑嫣和董伯年躺在床上,两人倚靠在一起,董伯年拿着薄荷香膏给岑嫣擦身。
  “这蚊子也太过猖狂了,叮了这么多的包。”
  董伯年的手小心地将薄荷膏按揉到岑嫣被蚊子咬的红包上,蚊帐内飘荡着一阵阵的薄荷香。
  岑嫣惬意地将身子往下靠,靠在隆起的被子上。
  “夫君,你真好,舒服。”
  “你呀,下次别穿太薄的衣裳,仔细又被蚊子叮咬。”
  “热啊,要是往年还好,今年格外热些。娘说双身子的人体热,所以我才受不住热。”
  董伯年无奈,将涂抹好的药膏放到床前的小柜子上,转身拿了扇子:“行,我给你扇风。”
  岑嫣眯着眼,果然感受到一阵凉风:“夫君,你真好,真舒服。”
  眼看着岑嫣似乎要睡着,董伯年着急地道:“你可别急着睡,我待会儿还要给咱们的孩儿读书。”
  “他听得懂吗?”
  此刻她爬起身,双眸烁烁地看他。
  “咱们总得试试。”自从知道自己有了孩子,董伯年恨不得将所有的爱都给岑嫣腹中的孩子,想为孩子多做些事。
  说着话,董伯年就从旁边的柜子上抽出一本书,对着岑嫣的腹部念起诗书来。
  *
  夏日炎热,岑嫣艰难地度过,进入秋季,她觉得更难受了。
  她的肚子也像南瓜似的,不断地长大,她一举一动也变得十分艰难,平时走动都十分费力。
  但为了以后能更好地产下孩子,她每日必须到处走动,跟着许慧到寨子里听戏,山里人说的话,她也渐渐能听懂,她也跟着学了些洞话,有时还能说上一些句子。
  这日,岑嫣带着一个小篓子的针线跟着吴文兰到寨子里的鼓楼纳凉,就有几个年轻的小姑娘在鼓楼中央唱洞戏。
  两人瞧了好一会儿的热闹,这时,吴文兰便开口道:“寨子里有人说要下山去,现在正好天热。”
  “现在?不是快打谷子了吗?怎么现在去?”
  “一部分人要下山去,说是攒了一些山货,提前些日子,到时候快些赶路,也能赶得上打谷子。”说完,吴文兰又补了一句,“杨胜说要去哩,之前他就爱往山上跑,听说还攒了一些草药。”
  “他还认识草药?”岑嫣好奇,若是没有人教的话,寻常人还真认不了草药。
  “吴大夫教的,杨胜跟着吴大夫去山里采药,也学了一些,自然而然就认得了。”
  “那他这不就是吴大夫的徒弟了?”岑嫣手上刺绣的动作停了。
  “也算吧,吴大夫也不过是教他认识草药罢了,正经的医术还是教给自家儿孙的。”
  “哦。”岑嫣了然,随后又道,“那也够了,听说草药也不便宜。”
  “嗯,山外还专门有一些客商从外地来咱们黔州收草药,估计咱们山里的药材确实好吧。”
  这时候,鼓楼里唱洞戏的姑娘们也停下,笑呵呵地凑到两人身旁。
  瞧见岑嫣手中的刺绣,忙笑道:“这针线真好!”
  “都样!”(漂亮!)
  山里的姑娘们,有些会学些刺绣,但那些刺绣都比较基础,手艺自然比不上岑嫣,她们有些爱不释手,轮着欣赏岑嫣的手艺。
  其中一个姑娘就对着吴文兰嘀嘀咕咕的,岑嫣有些好奇:“怎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