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女君在事发前,曾找过我,问询过能让人昏迷或者致幻的药物。我给她一一说了,其中有一个便是西域曼陀罗。那日长公主所用的,正是西域曼陀罗。”
  “你的意思是?”赵缨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女君想必早就料到那日会发生什么,所以她不仅提前有了防备,还将所有证据都留的充足。正是这一点,才让陛下颇为不满,怀疑此事为女君设计,哪怕皇后多次进言,陛下还是将女君遣回了封地。不过,这想来也是女君之愿。”楚楚叹息。
  “奴猜想,女君早就料到长公主会趁使君不在,对她下手,但她避无可避,只好提前做好了防范的准备。或者,更有可能是将计就计。女君在建康无依无靠,所能仰仗的唯有您一人,但使君却未给她足够的依仗和安全,所以她才会铤而走险,选择这样一条玉石俱焚的路。”
  这个医女何止大胆,简直放肆。
  赵缨隐有怒火,却无道指责她对灵徽的一片忠心,只能忍着听她将话说完。
  “使君与王家婚约一事,建康城谁人不知。传入女君耳中,她会如何想?”楚楚见他仍无动于衷,干脆将话挑明。她不是女君那样的名门贵女,守着满心的牵念,不肯表露分毫。喜欢便是喜欢,就该让对方知道。
  赵缨却苦笑:“她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的。”她私下的心机谋划,赵缨都知道,哪怕自己早就在她刻意编制的情网中泥足深陷,他仍不敢肯定灵徽对自己到底是利用多一些,还是依赖多一些。
  她肯让自己对她好,便够了。
  “若不在意,怎会拒绝谢家这般唾手可得的好姻缘?若只是为了报仇,嫁给谢郎君不是更简单吗?何苦折磨得自己缠绵病榻!”楚楚实在想不明白,这样英武出众的郎君,在儿女之事上,竟然能迟钝到这种地步。
  楚楚只为灵徽,哪怕赵缨发怒,降罪于她,她也不在乎。
  原来是这样!竟是这样!她的疏离,她的拒绝,她突然生得那场重病……原来都是因为他么?
  身体中仿佛血脉逆行,他忽冷忽热,胸口满是酸涩的激荡。悔意和爱意,歉疚和悸动交织,原来她的爱从不是依赖,不是习惯,更不是利用。
  原来她心中有他。
  都是他不好。是他辜负了她。
  他怎会娶王家的女儿,他的心中从来都只有她一个。那个惊艳了他一整个少年时光的女郎。
  “女君待奴婢好,奴婢不愿她受任何委屈,所以今日冒死来见使君。若是有言语唐突之处,还请使君宽恕。可这世道纷乱,真心最是难得,还往您珍惜。”说罢,她匆匆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月色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她仿佛穿梭在树林中的花妖精怪。或许便是吧,在最迷惘的时候,一个忽然出现的,帮他破除一切迷障的精怪。
  赵缨感念她的一片赤诚。
  ……
  是夜,赵缨扔下侍从,打马去了雁回山。空夜寂寂,风中传来虎啸猿鸣,月亮压在山脊处,压得很低很低,散出惨然的光。
  他就这样,独自行到了空无一人的观中。
  门扉轻阖,无人应答,连一向勤快的郑叟也没有出来迎他。他燃起手中的火折子,慢慢向内走去。
  熟悉的小径上残雪未消,堆满枯叶,想是多日未曾有人打扫。她院中的那棵梧桐此时也仿佛陷入了沉睡,赵缨靠近时,枝头的夜枭也被惊扰,发出凄厉地叫声,抱怨着他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
  赵缨怔怔然,望着它扑腾着翅膀,远远飞走,心中有说不出的寂寥。
  内室中,一切如旧,他燃起残灯,在她梳妆的案前坐下,就着微弱的光,抚摸着她留下的首饰妆盒,好些都是他送来的。她是个不爱打扮的姑娘,一件件都崭新不已,她走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带。
  他的目光忽然落在一个靛蓝的荷包上,细密的针脚,绣了一半的比翼,就那样放着,想是主人心灰意冷,不打算再将它完成了。
  想起她坐在灯下飞针走线的样子,不知为什么,他忽然就红了眼眶。
  这一次,是灵徽不想要他了,那个从小就无比依恋他的女郎,选择了独自面对一切,选择了放弃对他的信任和依赖。
  赵缨拿起荷包,将它掖在胸口,慢慢地走到榻前,和衣躺下。榻上似乎还残留着她的气味,清甜的,惑人的。
  记得他第一次将她抱在怀中时,也是这种味道,仿佛盛绽的梨花,一瞬间便将他拽入无边春日之中。阴霾密布的人生,第一次被光照亮,从此惧怕黑暗,贪恋她给予的不敢奢望过的一切美好。
  世间所有,都不及她。
  第61章 六十一、上巳 上巳日,郊游踏青,水边……
  宝宁四年二月, 当第一缕春风吹到建康城时,赵缨终于完成了修筑卫城的任务,得了天子允许, 返回荆州。
  一行人浩浩荡荡, 昼夜不休,到刺史府时,也已是半个月之后。
  彼时夜色深浓, 府中的桃李已尽数绽放, 在夜风中, 摇曳出动人的姿态。
  仆从结绿侍候在内室,帮赵缨解下佩刀, 低声相询:“都督身上伤势未愈, 为何这般匆匆赶路?”
  他如今最重要的身份是四州都督,所以结绿便改了称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