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张丽有些心酸,这大姐看着格外瘦弱,肚子却很大,像是全身的营养都被肚里的娃娃吸收了,生时一定很痛苦。 “那该去医院待产了。”
  阿梅摇摇头。
  “等羊水破了找个接生婆就行。”
  “这怎么行呢,在医院更安全。”
  阿梅看着80 、 90斤的样子,张丽这个没生过孩子的都能看出来,她生产一定会很艰难。
  阿梅没说话。
  张丽也不再开口,有些交浅言深了,她意识到,可能是因为阿梅家里穷,掏不起去医院的钱。
  “这就是我们村的学校。”
  张丽看着面前没有门窗的破败房子,不知道说什么好。这里的孩子学习环境真艰苦。
  “这样孩子们冬天不冷吗?”
  “冬天?冬天可以去猪圈学习,那里暖和。”
  张丽惊呆了,“你说什么,去猪圈学习?伴着猪的骚臭味学习吗?那还怎么学的下去!那是人住的地方吗?”这个村落,太落后了。一点都不重视教育。
  阿梅挠挠头,“俺就在猪圈住,里面确实挺暖和的。”
  一时间,张丽有些心疼面前的女人。
  走之前,她翻开自己的行李箱,把带来的唯一一条电热毯塞到了阿梅的怀里。这个大山里的村落条件竟然这么艰苦,在这里生孩子是要人命的。
  一转眼她的大三实习期已经过去一周。这个村里一共就4个低年级小孩,两个一年级,两个三年级,但就这4个小孩已经让她基本摸清整个村子的情况。
  这个村子叫相守村,村里人很少,只有十几户人家,来来往往都是亲戚关系。
  所以村里的消息传的格外快。
  那天阿梅带着白色的头巾来接她,是因为阿梅男人刚死。
  村里人背地里都喊阿梅那未出生的孩子叫丧门星。
  阿梅刚怀孕的那个晚上,她公爹因为兴奋过度猝死,没成想在她快要生的时候,男人因为下雨山路泥泞,摔死了。那天去接她,是头七刚过完。
  他们这里不兴土葬,有人死了把尸体放竹排上,水流送到哪里是哪里。
  现在家里就她和婆婆两个人,婆婆天天怨天尤人,对她格外不好,有时还会动手打她。
  张丽有些同情这个女人,阿梅是个善良的女人,她那天死活不要电热毯,推辞不过后,第二天一大早给她送了一双崭新的厚底布鞋,像是夜里赶出来的。
  她每天干着家务活,喂猪收庄稼,就算没有胃口,也要硬塞着吃饭,给孩子足够的营养。
  可婆婆视她们母子为丧门星。
  接生婆家的孙子,一年级的小刚今天来上课时,说阿梅生产了,张丽下了课匆匆赶去,发现只有产婆在。
  阿梅婆婆已经早早歇下。
  坐在门外等着的张丽听着里面传来一阵阵痛苦的叫喊。
  “阿梅你用点力呀,用点力呀。”张丽听着催产婆这样说。
  阿梅这么瘦,哪有什么力气,她赶忙去厨房烧开水,将自己带的红糖化成一碗水端到了猪圈。
  猪圈里格外臭,除了围着一头猪,另外一旁的阴暗角落里放着一张矮小的架子床,阿梅就那样悄无声息的躺在床上。张丽忍着心中的恐惧把红糖水喂进她的嘴里。
  阿梅用尽力气吞咽着,她抓住张丽的手,用尽全力,“小张老师,小张老师,如果我死了,你帮我把孩子掐死吧,我们母子俩一起走,不然她自己一个人谁来照顾她。”
  张丽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她擦擦眼泪重重点头。
  对于母亲来说,也许和肚子里的孩子一起死是最好的选择。
  猪圈里黑乎乎的。
  一旁的大母猪死死趴在地上沉睡。
  别说电灯,连煤油灯还是接生婆自己带来的。
  就着隐隐约约的光线,阿梅就这样生了一天一夜。
  “生个孩子都生这么久,人家都是很快就出来了。真是扫把星。”
  张丽带着拆下的棉布套子,急忙赶来时,听到阿梅婆婆这么说,她默不作声地冲好红糖水,走进了猪圈。
  阿梅的脸色越来越白,气若游丝地躺着,眼里不见恐惧,全是坦然。
  她看到张丽,弯起眼角。
  张丽紧紧的攥着她的手,哭着说,“阿梅姐,我想了想,我不能答应你,他是个小生命,你想死可兴许他想活着呢。”阿梅看着她,瞳孔有些发散,过一会儿才意识到她说了什么。
  她睁大眼睛,里面满是痛苦。
  是啊,孩子想活着的。她不敢哭,攒着用尽了所有的力气。
  “生了生了,总算生了!”接生婆笑着大喊。
  可谁也没想到,小婴儿不会哭。
  产婆急坏了,最后叹了口气,没收钱就走了。
  阿梅亲了亲女儿,像是拥有了全世界。
  日子就这么过着,阿梅生完第二天就被赶去地里割水稻,等到了秋天,小梅子渐渐长成了小团子。
  可她是个盲人,眼珠子不会随着视线跳转。
  她还是个没学会走路的小聋哑巴。
  张丽在学校里天天教导四个小学生,要尊老爱幼。
  可小梅子还是没有玩伴。
  孤孤单单地和小猪崽一起玩。
  阿婆天天在她耳边说些谩骂的话,她只会笑眯眯地看着阿婆。
  再冷酷怨恨的人都会心软。
  第二天,阿婆自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