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食肆能破釜沉舟的做出来,也离不开这侄女想干就干的做法吧,对此,她大受影响,难得有主见的说了一句。
“好,我回去就跟爹娘商量,若是你三叔同意最好,那我立刻就来城里帮忙,若是你三叔不同意,那……那我也不管不顾了,四牛的前程要紧!”
听到这话,崔家爹娘也为这个弟妹高兴。
她能不能挣脱出来,还得看她自己的态度,否则他们这些人说再多也没用。
“大哥大嫂,四牛就麻烦你们了。”
“放心去,我们等着你回来!”
挥手告别后,崔大牛带着三婶就离开了,走的时候崔粥有种预感,这一次,三婶定能从那个魔窟里挣脱出来!
生意照常做着,崔家食肆的河鲜逐渐上新。
虽然食材没变,但是做法和口味却有了新的调整,因此食客们的期待值还是很高的。
认筹卡里存了钱,食客们在看到上新的时候,即便价格略高也总是想要尝试看看,因此一月过去,就有三成多的食客把认筹卡里的钱用得七七八八了。
有食客开玩笑说,让崔粥再出一次认筹卡,这次要把认筹的金额往上提一提才行,这个建议给了崔粥一个提示。
那就是干脆办无限制的会员卡好了,充值的钱用起来就跟不要钱似的,现代人如此,古代人也如此。
表面上看,她们的吃食都打了折扣,利润肯定没有从前那么高,但架不住流水变多了,因此总体而言,还在上涨的趋势。
最要紧的是,河鲜的招牌越来越响,竟然还有鱼市的老板主动找上门来要给她供应鱼鲜,价格上还让步不少,让崔粥动了心思。
那条河流隐蔽归隐蔽,但被人发现也是迟早的事情。
最要紧的是,供货上没有那么固定,倒是捞到什么就做什么,所以有些菜品才推出没多久,就碍于找不到食材被迫下架了。
如果从鱼市稳定购入,成本上必然是要增加的,但是对于稳住菜单却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崔粥打算两条路走路,以河里捞为主,若有不够的就从鱼市补充。
每一笔的单子虽然不算大,但胜在稳定和结账速度快,所以鱼市老板还是很乐意和崔家食肆做生意的。
这边趋于稳定,逐步向前,另一头,荣轩园把饼干礼盒四散到大豫各处的时候,别说是下人们了,就是管事,掌柜甚至是旁支主子都没见过,因此好奇的很。
六月,热浪卷着来。
太尉府的凉亭中,王常的妻妾们正在纳凉,有个姓冯的侍妾变宝似的就呈上了那饼干礼盒,对着王常之妻钱氏就说道。
“夫人,您看这是什么?”
钱氏与王常能做夫妻也不过是家族利益罢了,所以对于这十几个莺莺燕燕并没有什么介意的地方,所以妻妾关系还算和睦,见冯侍妾这般殷勤,就多看了两眼。
结果竟是未见过的东西,便生了好奇。
“哦?看着不似千层酥,中间夹着的那心怎么还有股淡淡的牛乳味,这是何物?”
“陇西郡那边送来的,听说叫什么牛扎饼干,那边牛羊多所以做这类吃食的店家也不在少数,奴婢有幸得了两盒,不敢私藏,特意带来给夫人和诸位姐妹们尝尝看的。”
听到这样恭维的话,钱氏笑了笑。
她一贯也不是个为难人的性子,所以拿起其中的一块就尝了尝,两个饼皮酥脆,中间的牛乳夹心越嚼越有味道,初初吃上一口还不觉得怎么,但越往后口感就愈发惊喜了。
“不错,不错,诸位妹妹都尝尝看吧。”
两盒牛扎饼干,一人一小块,很快就分完了,钱氏显然还有些意犹未尽,可面前的盒子已经空了,她也不好说什么。
瞥了一眼旁边放着的布条,上面绣着字样。
“崔家食肆?之前倒是没听说过。”
“大约是才新起的店家吧,这吃食铺子来的快,去得也快,有时候三五个月就能换一家的。”
说这话的也是个侍妾,娘家经商,所以多懂一些。
第85章 名声远播
“我家中有族亲就在陇西,待我去信让他问问看,若是能找到这崔家食肆,就让他多买些送来,也好让妹妹们一同品尝。”
“夫人宽厚仁德,奴婢们不胜感激。”
一时间恭维之话不断,不知道打远处一看,还以为是什么妻贤妾顺的和美场面呢。
陆道安陪着王太尉和王常往这边路过的时候,正巧就看见了。
两厢一对视不可能不打招呼,于是钱氏带着众侍妾去到了王太尉的面前,在那里就行礼说道。
“儿媳见过公爹,妾身见过将军。”
“奴婢等见过太尉大人,见过将军。”
“起来吧,家中不必多礼。”
“是,公爹。”
王太尉对于儿子这一屋的莺莺燕燕是有些不满的,自古说的好饱暖思淫欲,而他这儿子很明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初会给他娶钱家的女儿就是为了能让儿子收收心,不要总是流连在花丛之中,结果这钱氏是前所未有的大度和容忍。
一嫁进来就替他收房了三四个貌美且恭顺的侍妾,一时之间让他这个做公爹的也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儿子的房中就不下二三十人了,偏巧人家夫妇还能过得和顺美满,因此他在中间说的再多也无济于事,干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