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丫鬟长缨点点头,觉得崔粥说的话有道理。
  “难怪崔娘子生意如此好,面面俱到,确实厉害,行,回去我就做个整理,尽快让人送到这边来,府里的厨娘我也挑上三五个干活麻利的送到食肆来帮忙,崔娘子觉得如何?”
  “那敢情好,我就却之不恭,先谢过长缨姑娘了。”
  尤府出手也大方,直接给了三十两的订钱,崔粥收下这钱后,就赶忙去和崔家爹娘说了此事。
  他们现在不比从前,有底气不少。
  看着家里一步步走到今天也知道,往前不停的去突破,才有机会能获得更多,因此他们愿意做崔粥的后盾。
  “你只管想菜单,我和阿爹来配合做,放心吧。”
  崔粥点点头,等拿到了尤府送来的人员单子后,就仔细思考了起来。
  上面大部分的人都来自南安城,但却有海东郡和太原郡的人,崔粥虽然不知来人,但想也知道,这些老夫人们吃惯了山珍海味,她之前捣鼓的那些怕是不够看了。
  又要做素斋饭,又要有新意。
  她把目光瞄向了豆类产品,她记得原先吃过一次纯素的豆乳曲奇,如果用那个来做饭前饭后的甜品,或许能成。
  说干就干,很快她就启用了一个新的烤炉。
  在素斋饭食肆那边,有现成的玉米油,豆粉加了点糖,而后还有一点点海盐,就加水动手搅拌起来。
  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尝试着做。
  快速的搅拌让面浆子有些乳化,看准时机,崔粥又放了些面粉一起和面,想着味道可能会单一,所以她还加了一些此前晒好的果干,揉的时候没有很用力。
  曲奇的味道和饼干不同,更乳一些。
  但因为是纯素的,不能加牛乳,所以只能通过不停的调配豆粉和面粉的比例来做,看着面团成型,崔粥搓成长条,又切段。
  有巴掌三成大的一个个小圆饼造型就被做成了,拿去准备好的烤炉里烘焙,她凭借着做饼干的手感,倒是一次就成了。
  等拿出来的时候,果干的香气混合着豆粉的香味,与平时其他食肆能吃到的黄豆糕完全不一样,尤其是等冷热皆能吃,吃起来还更酥脆的口感,让崔粥信心大增。
  还特意找人刻了崔家的字样,在曲奇成饼后就先盖上,等做出来的时候,那篆文的走向看上去就跟花纹似的,倒是别有风格。
  有了这道特别的甜品,崔粥又想了几道配合的饮子。
  冬日在陇西郡能喝到的饮子,无非就是姜枣茶,洛神茶,还有吊梨汤,但崔粥想着这些只怕贵人们都已经吃腻了,便动了心思要用热果茶来代替。
  崔粥在每次鲜果上新的时候,就会囤上一批晒干做果干,现在都派上用场了,所以就定了几个热饮。
  其中包括木馒头干菊花茶,频婆果热橙茶,甘蔗马蹄水,还有一道板栗桂花羹。
  四个味道有甜有酸,各有千秋,配上豆乳曲奇,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为此,崔粥还让尤府来的厨娘们特意把府中的碗碟盘子都各带一套来,选了其中如木兰花开造型的那几个盏子来装,看上去养眼又特别。
  厨娘们来之前就是抱着学手艺的念头来的,可等她们来了才知道,她从崔家食肆带不走什么,毕竟点子和创意全在面前这位看似不起眼的崔家娘子身上。
  第99章 脆烤蔬菜片
  这小娘子看着年纪不大,但花样是真多。
  哪怕是她们这样长年累月做素斋饭的厨娘,也就是经验上多些而已,其他的可比不了,所以对她也发自内心的佩服起来。
  崔粥这些日子把精力都放在寿宴的菜单制作上,很快就有了些好点子,譬如扁豆洋葱焗饭、魔芋果冻、菌菇卷饼、素煎豆腐蛋饼、素酱瓜丝面、炸土芋丸子、脆烤蔬菜片,还有荠菜香菇金水饺。
  总的来说,主要食材就在豆腐,魔芋,菌菇,土芋,还有各类蔬菜上,东西没多金贵,但胜在制作的方法上有巧思。
  比如脆烤蔬菜片,崔粥就想着让用烤炉来快速蒸发掉蔬菜内的水汽,让其变得跟薯片似的,有脆脆的口感,但吃起来还是蔬菜本味。
  结果却屡战屡败,蔬菜一进炉子要么烤焦,要么碳化,很是难看,最后她在蔬菜的表面套了一层特别调制过的蛋粉液后,倒是锁住了蔬菜的本味,同时又新增了闲香的口感,这倒是让人喜欢。
  如法炮制,市面上如今能买得到的新鲜叶子菜,崔粥都用来尝试了一遍,最后发现落葵的效果是最好的,于是就用它的叶子来做蔬菜片的摆盘,看上去富贵又热闹。
  主食方面,崔粥想用三种。
  一是焗饭,二是瓜面,三是金水饺。
  焗饭里用的豆子,都是焖好的,豆香丝毫不比其他的配料差,再加上姜蒜和香菇丁的提前爆香,让焗饭的味道更是浓郁,即便没有五花肉的煸炒,但也不差。
  瓜面,故名其曰是用瓜条的水浸染在面团里揉出来的,所以自带一股瓜条子的清香,下面的汤底则是用的多类菌菇共同调制而成,再加上崔粥原先留下的鸡纵菌油,一口就让人难忘。
  金水饺,往日大多是加了蛋摊成饼来做的,可因想着是素斋饭,崔粥就换成了番南瓜面,颜色上十分相近,但吃起来的口感却大大不同。
  番南瓜做的水饺,带着些清甜,里面是素三鲜的馅料,崔粥用了粉丝,木耳还有土芋做配,汤底则用的是番柿浓汤,一橙一黄,倒是突出了拿金水饺的寓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