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所以,他们要居安思危。
  一家人在一起,团结是团结了,但目标也很大,所以狡兔三窟的法子还是得用上,因此她私底下问了问张叔进城后的打算,知道他没什么想法后,崔粥就建议的提了一句。
  “要不学学盖屋子?木工也好,泥瓦工也好,若是学成了也是门好手艺。”
  张叔不懂这些,但觉得家里年轻一辈的孩子中崔粥是最有主意的,所以他愿意听,就是不知道这把年纪了去学做工,还能不能找得到?
  “这个简单,秦掌柜那里认识许多类似的工头,他们常年都有要翻新或者重建的活儿,人手都不够的,我去同他说说看,选个踏实良善的工头跟着学,或许能好。”
  听到这里,俩石头也觉得不错。
  尤其是小石头,他嘴笨,始终不如哥哥那样在外吃得开,所以这帮闲的活计他做得也一般,因此听到这消息,想着不如跟阿爹一起换个行当,这样也好有个照应。
  崔粥和张小苓听了,觉得也是条路,便同意了。
  就这样,张叔带着儿子小石头去学了盖屋的活计,而大石头则在帮闲这条路上做得愈发得心应手,甚至还能给食肆拉生意,他嘴巴伶俐,也有眼力见,知道食客们的需求,就会换着花样的推荐。
  因此,食客们对他的印象也很好。
  见此,崔粥还给他了些丝帛店的小块布料,让他也可以一并推销推销,若是成了就按布料或者成衣的二成利提给他。
  大石头听了动力十足,还自己研究了些推销的方法,确实也见效了,因此这一年,人人都在忙着赚钱,忙着营生,忙着奔赴新生活。
  因为丝帛店的发力,初雪刚落下的时候,崔粥攒够了欠陆道安的所有房钱,但唯独就是没能等来这个人。
  他自去年离开后,就再没了消息。
  仿佛他从未出现过在崔粥的生命里似的,若不是左侧屋时常进去洒扫,崔粥都有些恍惚了。
  后院,大嫂张小苓给家里添了个胖孙子。
  因为休息的好,家里又换着花样的给她做月子,因此奶水也好,等出了月子,母子都胖了一圈。
  过去的张小苓瘦些,比不得现在富态,但唯一不变的是她与崔大牛的感情依旧浓郁,有了孩子也跟之前一样,崔阿娘私底下调侃了一句,说怕是过些日子,家里又要有添丁的喜气了!
  第104章 嫁人
  好事成双。
  大牛的儿子生下来了,取名尧哥儿,而另一边赵平也没闲着,和周芹也谈了快一年的“恋爱”,双方都觉得可以定下来了,所以特意选了个好日子,就敲锣打鼓的到崔家来下聘。
  周家的人,周芹早跟他们断绝了来往。
  只有一个祖母,她打算等到成亲的时候让大牛哥找个借口把人接来就好,所以如今就是崔家爹娘做主,替她应下了这门亲。
  婚期定在次年的二月,虽有些赶,但好在什么都是现成的。
  只是嫁衣得好好准备,为此,王锡兰接过了这个重担。
  罗家的大丫和二丫经过了这段日子的培养,已经比刚来的时候好太多,二人从前就跟干涸的荷花似的,透着些残败的气息,可现在就跟刚开苞的花骨朵似的,变得温和又明亮。
  她们二人知道周芹要做嫁衣的时候,就主动提出想要帮忙。
  王锡兰知道她们私底下没少苦练,所以放心的把前期准备都交给两姐妹来做,她则负责马面上的绣纹,并蒂花开,寓意极好。
  就这样,崔粥一边忙碌着家里的生意,一边还要帮着筹备周芹的婚事,有了大哥大嫂在前,她操办起来得心应手的很,前段日子食肆特意推出的“喜”系列,也全都派上了用场。
  这天,崔粥找到了还在灶间忙碌的周芹,便拉她到小院去。
  周芹还以为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说呢,擦了擦手上的水渍就跟了过去,等她来到院子里时,就看到了烤炉,眼中多有疑惑的问了句。
  “怎么了?”
  “阿姐,你成亲,我也不知道送什么好,想来想去觉得还是送你这个吧,此前,我和大哥有想法往南安城去再把生意扩一扩,可你现在也看到了,家里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这一走总归不是事儿,所以我想着若是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把烤炉的使用方法还有各种饼干,曲奇,吐司的制作方法都写给你,以你的手艺,多用些心思,一定能成!”
  周芹大惊,她是知道崔粥靠这个拿下了不少大单子的。
  等于说这就是食肆生意来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她怎么能轻易带走?连忙摇手就说道。
  “胡闹,给我做什么?食肆的生意好,咱们大家都好,干爹干娘给我的陪嫁够多了,我若是还把这个要走,我还做人吗?”
  “你别多想,是因为日前我跟赵平哥说起来的时候听到了他有想法去南安城闯一闯,我才起了这个念头的,饼干生意不同于其他,在南安城的天地会更广阔些,所以你们既然有条件做,为何不做?千万别被这些虚的给拘束住了。”
  闻言,周芹沉默了。
  赵平想去南安城的事情,也同她说过好几次了,她一直没应下来,主要原因还是不想离开熟悉的大家,可崔粥说的也对,饼干的价钱在兆县,怎么算都偏贵,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外来订单撑着。
  倘若他们去把南安城的市场给开拓出来,未免不是一种回报崔家的好方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