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周芹,张小苓,崔粥,还有四个帮工小娘子各自站在一个位置上,一边介绍,一边给客人打包。
因为店里的吃食新奇,所以驻足的食客也不少。
店里还放了些切成小块的试吃品,大家伙儿尝了这个的,也忘不了那个,这一通买下来,少则三五百文,多则一二两银子,生意兴隆的让人打眼。
崔大牛帮着算账,简直就是拿出了看家本领。
还在他在食肆锻炼了这么久,否则一时间还真不一定能算得清楚。
赵平热场子有一手,外面聚集的路人也越来越多,有些明明只是来凑热闹的,但看到有食客转到了不菲的礼品后,也跟着心痒难耐。
“转盘游戏仅限今天,过时不候啊!”
这一声喊,多少还在动摇的人就就跟着进了店,一趟趟的往外搬,就跟不要钱似的。
赵平看着这人气,心里不免夸夸自己,还好他找了十几个“枪手”来烘托气氛,否则效果还不一定达得到这水平呢。
生意人啊,果然就是法子多。
原先崔粥觉得备货足够了,可没想到仅仅一早上,大部分的吃食就一售而空,她和周芹连忙把场子交给其他人掌控,快速的往烤炉那边就去。
缺什么补什么,都是新鲜出炉的,效果更好。
尤其是咸奶油老蛋糕,果然不出崔粥所料,成为了销冠!
从早忙到晚,仅仅这一日,店里的营业就突破了三百两,只不过赵平也没少往外撒钱,虽说没人抽到了那个百两银子的大奖,但是其他实打实的礼品送出去不少。
再加上这些原材料的成本,满打满算,她们折腾了一天,最后盈余的钱大概在四十两左右。
在南安城看,不算特别好,但是以她们这种外来商户的情况说,也够长脸的了。
起码第一波的食客是笼络到了,她们有信心,只要是吃过的一定会回头,那么客带客,口碑传出去了,这生意自然也就能活络起来。
这一点,她们并不着急。
就是周芹和崔粥二人在烤炉面前站久了,腰腿有些疼,赵平和崔大牛晚上不停的烧热水供应,让三位女子都好好的沐浴了一番,以解困乏。
“这生意,真是得在有钱人的地面上做,一日就能盈余这么多,咱们食肆起码得折腾十天半个月的才比得上。”
崔大牛佩服万分的说道,旁边在梳头的张小苓倒是不怎么羡慕,冷静的回答了一句。
“赵哥脑子灵,你看看他那些千奇百怪的点子,是你我能想得出来的吗?再说了,这铺子从里到外的修缮也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在这里赚钱是快,但花钱也如流水一般,所以我们啊没这个本事,还是乖乖回去守好食肆,把尧哥儿养大就好。”
听了媳妇的话,崔大牛也觉得十分有理。
老话说的好,有多大的碗就吃多少的饭,所以他虽然羡慕饼干店的生意,但也不至于非要来凑这个热闹了。
“睡吧,明儿咱们还得去城里逛逛呢,我想给大家伙儿买点新奇玩意儿,好不容易来一次南安城,空手回去不好意思。”
张小苓如今是崔家的长媳,又是家里的长女。
手头如果没钱,那她不好说什么,可她们这次来带了些银钱的,自然是要给家里人都安排上。
崔大牛想想也是,就拉着自己媳妇睡过去了。
夫妇二人难得没有儿子在,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所以这一夜没少折腾。
等到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天都大亮了。
饼干店和食肆不一样,无需早起,所以二人羞归羞,倒是也没耽误正经事。
吃过早饭,夫妇二人就去外面逛街去了。
崔粥并没有同行,而是在家里帮着周芹又做了些吃食先上架,糕饼一类的东西,到了夏天就不好存,不过赵平原先就是开冰店的,因此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等过两个月可以尝试着做慕斯看看,那东西吃起来像果冻,外面的卖相也能是千变万化的,我建议可以做一些用来吸引那些小姐们,下午茶点卖起来,收回成本要快得多。”
“有道理,不过我们这店就一层,那些小姐们怕是不乐意来,即便是来,也都是让丫鬟代劳,所以还得等等,先把口碑做出去了我来想办法,租个风景好的二层小楼,专供那些小姐们用。”
第107章 贵人上门
赵平的话,崔粥是认可的。
慢慢来,确实不着急,南安城怎么说也是陇西郡的中城,因此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对她们大家来说都好,说不定还能探听到些其他的消息,这倒是能让她们多条路子。
临近中午,崔大牛和张小苓夫妇逛回来了。
眼中手里没少添东西,二人都兴奋的很,“这南安城可真大啊,原先在县里我就觉得街上人多,到这里才知道哪儿跟哪儿啊,随便一个食肆门口排队就得有上百人,天老爷,这得是什么生意啊!”
崔大牛感慨的说道。
“大哥又羡慕了?”
“不羡慕不羡慕,这里人是多,但做生意的也多,我嘴笨,脑子也没有赵平哥好用,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县里开食肆吧,能养活一家人就成!”
崔大牛骨子里并不是冲闯的人,在他看来,钱赚多赚少的总归都是给家里人用,要让他背井离乡的到这里来做生意见不到家人,那他还不如不来呢。
因此乐天知足派,说的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