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点了点头,问:“有多少人?”
王先生没有回答,而是说:“城主,你不知道,现在的生意不太好做。各个城多余的人口都没了,我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人。”
我又一次点了点头,接着问:“你能卖我多少人?”
王先生被噎了一下,又做了一次努力。
“城主,我费了那么大劲才找来人,这个价格……你看……”
说着,他还做了一个搓手的动作。
我面不改色的说:“老规矩,不然我不要了。”
王先生听到这样的话后,气不打一处来。
这家伙怎么回事?和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一直这样下去的话,生意还怎么做?
“城主,你可要想好了,如果你这次不提价的话,我下次就不给你找人了。亏本的生意,我们也不做。”
气了一会儿,他破罐子破摔的说。
我听后,漫不经心的点头。
“也行,反正我这也不缺人了。”
王先生:……
油盐不进的家伙,真特么狠。
其实我早就察觉出现在能买到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因为人类的人口数量是有数的,就只有那么多。
放在以前,或许我会着急。因为各种各样的工程都需要人口,不然无法继续。然而现在我都缺粮食了,还要那么多人干什么?
所以,他们有我就买下,没有我就不买。价格还是那个价格,永远都不变。
即使这么做的后果是让有些人陷入不好的境地,我依旧只会出那个价。毕竟傻乎乎地抬高价格,会让更多的人陷入不好的境地,并且在无形中促进奴隶制或者封建制的成熟。
而像我这样做就不一样了,我在买空了空余人口之后,就能让他们暂停贩卖奴隶的行为。久而久之,也能让他们停止奴隶贸易。
不要以为我在说空话,我说的是事实。
毕竟在没有足够的利益的情况下,他们绝不会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事实证明,我的猜想是正确的。
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贩卖奴隶。
原因很简单,没有人可以抓了。
什么,去抓城里的人?
这是作死还是作死还是作死?
荒野上的潜规则,城里的人不能动。
如果被城中的人给发现了,商队就别指望再从这座城中过,绕远路去吧!
话又说回来,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奴隶贸易,可是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一旦某个城市又有了多余人口,还会产生这样的行为。毕竟人放在那里,他们能赚一笔是一笔。
“秘书,帮我把陈夫子喊过来。”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吩咐道。
秘书很快就离开了,然后带了个人来。
当年俊秀的青年年纪已经不小了,稍微有些苍老。
我看后,皱了皱眉头。几年前他还是个小美人的,现在怎么就没什么看头了呢?
果然是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没几年的时间,人就已经老了。
我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新厌旧了,换作我也是这样。
不过我这次找他来不是讨论容貌的问题,所以也就没有说这方面的事情,而是直入主题。
“我让你教导众人学习文字和算术,你教导了多少人?”
陈夫子低着头,有条不紊的计算了一下,给出了答案了。
我听后,眉头皱的更紧了。
这么多年了,居然才一百多个人,差评。
“我现在调一批人给你,你教导他们学习文字和算术。我要让他们给我普查人口,你记得要好好教。”
陈夫子点了点头,不曾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第30章
为什么要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有何意义?
有关于这一点,几百年前就有人描述过了。
一: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有利于谋划经济发展策略。
不过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搞清我这里有多少人。
如果有人问我的话,我要能够说出个大概来,而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因为城中识字人口数量少的缘故,短时期是无法进行人口普查了。
还好有陈夫子这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在,可以尽可能的提升城中识字人口数量。
等等,如果只有他一个人的话,数量是不是少了些?
“秘书,我需要一些能够教导他人学习的老师,让他们教导更多的人学习。”
“好的城主,我这就去办。”
秘书一边答应了下来,一边送陈夫子离去。
一段时间后,好几个人来到了我的面前,低着头不敢看我。
我挨个问了问他们的名字,又考察了一下他们的教导能力,就给他们分配了一些人,让他们去当老师。
我相信有这些人在,可以让更多的人拥有知识,也能够提前开展人口普查计划。
趁着现在有时间,我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产业。以养殖场和农场为根基,衍生出了多个领域。
比如养殖场的老鼠,它们被剥下来的皮会被制成毛皮,有多种用处。身上干干净净的肉就不用说了,当然是送进厨房当做食物。至于剩下的不能吃的部分会被送进养鸭场中,当作鸭子们平常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