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我听说电视台不只来了我们村,镇上、隔壁镇也有明星来,”他感叹道,“但随老师和小随老师恰好被分配到这里,要是晚些时候来,就不用那么累了。”
随玉认真听着大厨讲,他回应道:“也算是我们跟云安村有缘分。”
“等明年水泥路通了,车就能开进来啦!”大厨兴高采烈,“咱们县没多少个村水泥路不到家门口了,但云安村就是其中一个,太山了。”
镜头外的季琪忍不住开口,她不解问道:“叔,那你们怎么不搬出去啊?我记得政府有政策扶贫,帮忙建新村呢。”
大厨背着双手,他神色严峻看了季琪一眼,然后道:“当然有。”
现在也没什么人看直播,且随玉随峥不爱问问题的样子,就主动开口找话题,他们节目组这一周爬了这条山路那么久,她心中颇有怨言。
仗着摄像头没有怼着自己,季琪嗤笑,很快又恢复正常,“那你们怎么不搬出去呢?孩子们总是需要更好的教育嘛。”
大厨看向随玉跟随峥转而笑了笑,“所以像方老师这些愿意来这里给娃娃教书的,我们很感激,随老师和小随老师也一样。”
随玉弯起嘴角,他认真道:“是因为我们村有很多财富,果园、茶园、一望无际的庄稼地。”
大厨高兴道:“是嘞!”
季琪依旧不解,随峥也开口参与话题。
“我听方老师说,有部门会在这道天堑修建一道玻璃景观桥。”
“天什么?对,我们县本来就是旅游县,但我们镇还没有像样的景点,所以这道大峡谷就是了。”
季琪轻轻啧了下,但见随玉随峥已经说话了,就没再开口。
随玉眺望远处的另一座高峰,他笑道:“这边的绿化很好。”
大厨重重点头,“我们省不常下雨,但我们这块地方从来不缺,要是外地人来到这,估计都会想家的。”
随玉在心里默默摇头,所以搞了半天,这块地方就是旅游开发区,既然这样等公路开通后,村民们的生活也能大大改善。
问题又开始在脑海中萦绕,所以节目组把他们对照组分配到这里做什么?难不成是为了宣传乡村扶贫?
这一周里,随玉光顾着和随峥一起上课、一起下地、一起看书,连个手机都没有,单纯是体验生活来了。
还好这边生活挺充实的,村里留下的老人多,但他们口中的故事,甚至技能都很珍贵。
白天两个人上一两节课,其余时间不是去干农活就是陪老人,劳逸结合两不误。就是可惜魏书不在这里不能拿剧本来看,不然晚上的娱乐时间能更加充实。
不到一个小时,道路开始顺畅,甚至山脚还停着节目组和工人的车。大厨熟练地在一个简易候车亭里找到一人,然后用当地方言说了几句话。
回来后,大厨乐呵道:“我已经叫好车了,很快就能到镇上。”
上山容易下山难,随玉确实有些脚抖,他期待着朝候车亭方向看去,然后一辆看起来就很不气派的三轮车开来,再在他们面面缓缓停下。
见随玉正打量三轮车,以为是嫌弃或是不安全,大厨安慰道:“没事,我们都坐这种车。”
随玉摆摆手,率先跨上了车,随峥随后跟上,大厨跟白才俊也上去后,最后是老高。
白才俊在车上热情道:“季姐,刘师傅,你俩不上来吗?”
季琪脸上带着假笑,她在车下朝随玉随峥笑着挥挥手,转身就去开了节目组的车。
上车后,季琪关掉这边的麦克风,她翻了个白眼,“真烦人。”
老刘还在调安全带,他挑眉道:“这不是你们跟副导演商量好的吗?”
季琪嗤笑,“你没看到这几天的热度?对照组又是最后一组,本来还以为随玉随峥真能弄出点名堂来,没想到他俩除了种地还是种地,一点噱头都不会制造。”
老刘耸耸肩,“明天不就离开那村子了吗,到时候跟别的组汇合就有镜头了,而且还是周末。”
听到这话,季琪脸色更沉,“导演组根本就没有给对照组安排任务,别的组每天都在做任务,只有对照组是工具人。”
老刘啧啧两声,“不过这俩小伙人挺实在。”
前面的三轮车已经开了,季琪控制车速再后头跟上。
“我说他们为什么不火,没有野心的人怎么打得过别人?不说资本咖,白莲绿茶咖都打不过。”
……
三轮车的师傅车技也很好,虽然有点颠簸,但能接受。
随玉凑近随峥小声说:“我不晕车。”
随峥听出随玉的意思,这类车很通风,很难晕得起来,他也因为可以去镇上心情还不错,就跟着说:“我也不晕。”
白才俊刚想要拿手机出来玩,但见老高在敬业拍摄,而且随玉随峥两个已经一个星期不碰手机了,又揣回斜挎包里,然后帮老高扶着机器。
“哟,可真专业啊。”大厨看到跟在三轮车后面的小车,另一个摄像师把摄像头很自己的头从窗户伸出来,面无表情地不忘拍摄。
没过多久,眼前终于出现了现代建筑物,再就是熙熙攘攘的街道。
--------------------
么
第35章 队友相遇
与此同时,另一边同样也来镇上做任务的高天潇乔和煦,身上均穿着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二人也是身形高大,外貌英俊,走在民风淳朴的小镇上也颇为惹眼,更不用说他俩周围还跟着扛机器的摄影师以及身后的助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