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可周劲哪头都不选,取了镰刀,直奔割青叶的箩筐,将箩筐的绳索胡乱系在扁担上。没等他将扁担提到肩上,蓦地听见哥儿从屋里走出来的声音,慌里慌张的周劲直接用手勾住扁担的一端,拖着箩筐就往自家后头的小山走。
  付东缘出来后,只看到了一小截周劲四肢不协调的背影。
  他笑了笑,走到屋子边上的柏树下头,挑了一个不晒的地方,面朝东方,开始站桩。
  前世付东缘身体挺好的,各种体育活动参加得很积极,站桩、太极、八段锦这样的中式养生项目也会一些。大学四年精心锻炼留下的底子,毕业后才敢那么造,结果呢,没造半年就不行了。
  凡事都有极限。
  凡事也可靠努力提高自己的上线。
  缘哥儿这具身子的上限在哪里,付东缘会慢慢探索,不会像前世那么激进了,所以他选了一项相对温和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体育锻炼”。
  站了半小时,付东缘感觉心脏隐隐在抗议,体力也不支了,就停了下来,走到正屋屋檐下,在周劲常坐的那张松木板凳上坐了下来。
  说是板凳,其实就是将一根拳头粗细的松木锯成几段之后,拼接起来。
  皮没除,锯下来什么样就什么样,毛毛躁躁的。为了不被松树上的毛刺扎到,周劲在坐着的那一截松木上绑了一段光滑的竹子。
  这竹子是用一根一米多长的竹筒劈开制成的,刨去了内里,用麻绳绑在松木表面,粗细也就一个拳头那么大。像什么,像他们小区进入楼栋时在入口处设立的栏杆。
  周劲每次干完农活回来,要歇脚、要补草鞋、要修箩筐,就坐在这张长得像栏杆的细长坐凳上。
  怎么会舒服?看着就不舒服。
  付东缘坐下.体验了一番,不过盏茶功夫,他那细嫩的屁股就要求他离开。
  付东缘多坐了一会儿。
  在家里,周劲只坐这样的凳子,吃饭也是。
  这个家唯一一张宽板凳是属于他的,经常被周劲搬来搬去。通常在这人觉得自己需要休息的时候,这张凳子就会出现在自己脚边。
  付东缘现在还不能确定周劲对自己的好,究竟是源自内心的喜欢,还是出于对付家解救其危难的感激,觉得欠了他,要弥补。
  也可能两者都有。
  付东缘现在并不在意这些,他要看的是将来。
  将来,他能拥有一个全心全意的丈夫,爱他、敬他,和他一起把他们的小日子过好。
  *
  周劲上山以后,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在林子里乱转。
  他们家院子后面的这座山是依附青石山的一座小山。
  青石山,顾名思义,山上青石多,便以此命名。身为青石山的附属小山,山上石头也多,青石多就不利于耕种,一锄头下去,大概率敲的是石头,会把你手掌震麻的那种。
  除了生命力旺盛的荆棘、杂树和一些歪七扭八的榆木,这片山上种什么死什么。
  分家时,周大成就把这座难伺候的小山分给了周劲。
  他们还有更好的山地,山上种着油茶,种着能卖钱的杉木,还有价值不菲的中药材,他们万不可能去动那一块。
  分来这座山以后,每次上山,周劲都会从地里撬一些石块出来,大的先放着,小的随箩筐运回家中,倒在后院的那片芦苇从里,等着将来建房用。
  他一个人住,老屋是够的,石头攒着可以建猪圈建鸡鸭棚。现在娶了哥儿,老屋又小又不便,住在里头,真真是委屈了哥儿。
  周劲想着,这两年,他把地里的活干完,就去给人打短工,多打一些,攒些钱。石头木头他去山上背,不够的去远一些的村子里买,再靠人力背回来。
  青石山后面的张家村,杉木就很便宜,去那买,能省下好些铜板。
  辛苦两年,材料够了,钱也大差不差,就请泥瓦匠来烧窑弄瓦打砖,把他们的新房建起来。
  上了自家石山,周劲看着脚下凹凸不平青石尖端,想起了往后要做的事,狂跳的心安定了下来,抵着裤.裆的那股劲也渐渐归于平静。
  周劲选了一个荆棘茂盛的地方,先用镰刀将它们砍倒,留下根蔸,再将砍倒的枝叶一团团地抱到箩筐里,填满一个后,从荆棘根部捡去些搅和植物生长的石块,铺放在绿叶乱枝之上,将它们压实,回程时不至于乱挥乱洒。
  *
  中午吃什么?
  是付东缘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他不能什么都让周劲做。既然是两个人的家,他也该分担些。
  他现在的身子下不地,去不了外头,那家里的事就不该让周劲操心。
  付东缘要把做饭的活揽下来,中午这顿饭很重要,是他说服周劲的关键所在。他在椅子上歇够之后就站了起来,在屋里屋外逛了一圈,物色食材。
  家里的肉剩得不多了,半个巴掌大,肥瘦相间。
  付东缘进横屋的第一件事就是它拿出来。
  横屋边角有个小窖,里面放的都是周劲的宝贝,看得可严了。付东缘昨日还听周劲教二狗,说家里没人时,一定要把这间屋子看好,谁都不许放进来。
  付东缘要进,二狗只会摇着尾巴跟在后面,再变换些探头探脑的小表情,张望着横屋里的东西。
  付东缘一脚踏进小窖,把每个能打开的都打开了一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