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陈翠蓉脸黑得像灶锅的底下的灰,扭头剜了她一眼,没好气说:“认错了,不是!”
  说完就进屋,将家门拍上。
  留下碰了一鼻子灰的朱有梅一个人在那喃喃:“怎么不是了,村里还有人看见了呢……”
  *
  小楼采蔊菜时路过一片竹林,见里头有笋,就挖了两个回来。
  阿哥特别高兴,说晚上要给他做好吃的煎笋块。
  小楼想起上回在酒楼吃的香香辣辣的感觉,直咽口水。
  下午,小楼跟在阿哥身旁,看他给瓜田里的西瓜和南瓜做嫁接。
  原先他不懂嫁接是什么,阿哥跟他说了以后,他就懂了。
  阿哥还让他上手试了试。
  这活太细,他做不了,后面就帮着阿哥拉稻草绳了。
  暮色笼罩时,他哥还没回来,阿哥让二狗去村口探探,看人到哪儿了。
  二狗跑去没多久就回来报信,尾巴直摇,意思是人已经很近了。
  阿哥领着他,领着二狗,在他们家院子口子那等着。
  周劲走了一天的山路,除去同刘得益、同田三友说话的时间,他几乎都在路上。
  他不觉得累,只盼着脚下的路再短些,好叫他快些回去见夫郎和弟弟。
  路过东西两头的交界时,离家很近了,周劲的心悄然澎湃起来,快步走了一会儿,见到夫郎、弟弟、二狗站在院子口子那,两个招手,一个摇尾巴,都在等着他,周劲的嘴角不自觉弯起,心暖得不像话。
  红日衔山,霞光满天,河源村的夕阳真是一天比一天好看了。
  “小楼今天特别辛苦,帮我扶着扶那,还采这么多的蔊菜挖了这么好吃的笋子,这个鸡腿是奖励你的。”
  “大板今天也辛苦,走了这么久的山路,还替小楼将上学用的书和笔墨拿了回来,这个是奖励你的。”
  交代周劲从城里回来的时候买只烧鸡。晚饭,烧鸡上桌,这哥俩一个比一个客气,谁也不肯下筷子,只好由付东缘来分了。
  鸡腿夹过去,周劲和周小楼却都要将这最好吃的部位夹回来,给付东缘吃。
  一个说:“阿哥才辛苦。”
  一个说:“夫郎最辛苦。”
  “唉——”付东缘叹了一声,出馊主意,“既然如此,那我就要出一个矫情的法子了,两个鸡腿轮转,咱们一人咬一口吧。”
  二狗在饭桌下盯着那两个鸡腿直流口水,心说他们分了这么久,怎么还没分好呢,它都光盘等好久了。
  最后采用的做法是将两个鸡腿从中间劈开,一人分得了半个。
  夜里复盘时,付东缘反思自己的决策,在周劲怀里懊悔不迭:“应该买两只的,两只四个腿,刚好够分。”
  周劲按回哥儿蛄蛹到边上的脑袋,心道:鸡腿好吃,不如哥儿的唇香。哥儿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等他的晚安吻呢。
  第65章 搬新房,手长茧
  砍竹、晒竹、运竹花了三天,竹屋建了两天,竹床、竹桌、竹椅等家具做了两天,期间张玉凤还过来帮了一段时间的忙,足以见得建房不请帮工有多不容易。
  张玉凤知道小楼平安无事,高兴坏了,下山见到小楼又哭是又笑,抱着他不撒手。小楼也抱着凤姨哭,说自己好想阿爹。
  小楼没见过生他的阿爹,对阿爹的记忆都来自于哥哥与凤姨的口述。哥哥寡言少语,并不爱讲,凤姨是同他说得最多的,所以小楼看见凤姨就想起了自己早逝的爹。
  付东缘与周劲看两个哭做一团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们原先想的是,等这一阵忙过,再带小楼去凤姨家拜访,没想到小楼“大难不死”的消息在村里传这么快,竟先一步传到了凤姨的耳朵里。
  张玉凤想知道一年以前在幽水潭边上发生了什么,周劲和付东缘自是不好瞒,让小楼一五一十地说了,包括后面被赎回,被好心人家收养,还有去城里上学的事儿,一并说了。
  张玉凤听到真相,知晓阿哥的孩子受了这么多的苦后,哭得肝肠寸断,心里对那对夫妇的怨念又加深了一层。
  秧谷下塘这天,小楼搬去了新建的竹屋。
  按照河源村的习俗,搬家需在夜里子时进行。虽没几样家具,但按照习俗来有氛围,付东缘一致决定在夜半时分替小楼搬家。
  先将大件的家具搬入,再将低头叔送的小泥炉、凤姨做的烫皮花生、两个哥哥备下的枕头棉被及喝水的瓦罐竹筒搬入。
  二狗送了小楼一根自己珍藏的骨头。赠送的过程就是从灶屋边上刨出来,埋在了竹楼边边。
  付东缘瞧见才意识过来,难怪上次煮骨头做骨肥的时候,大棒骨少了一根,原来是被二狗叼走了。
  搬完家,子时未过,还需在屋里生火,用火光照亮整间屋子。传统念上,这样能驱邪祛湿,带来吉祥与如意。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低头叔送的小泥炉点起来,烧上一壶热热的竹叶茶,再将凤姨做的烫皮与花生放炉边烤,不时捡几个来吃。
  夜色深沉,火光满堂,三个围坐在一起的人,与一只毛色鲜亮的田园犬,时而说话闲聊,时而捡炉边烤得焦香的花生吃,很是惬意。
  由着小泥炉里的火自己灭了,黎明已至,但外头夜色犹重,周劲牵着已经有些犯困的夫郎回老屋,也劝一脸兴奋的弟弟:“早点睡。”
  小楼乖巧点头,心里却想和二狗在这新屋子里再闹上一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