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秧苗少了一圈这么明显的事,不用走近看,也能注意到,陈德骏不愿费这个劲,背着手立在原处道:“陈六家的,我们东头是亏待你还是怎么的,东头的地不够你家种的?犯得着为这一点下田地闹这一出么?你们家要真的缺这点粮,我从义仓里补点给你就是。”
  依陈德骏看,东西两头分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最好,他们各过各的,不要掺和在一起。那么多的田都分好了,怎么到了陈六家和陈大脸家就非得留着这么点的地呢?
  朱有梅主要是看不得地荒,小声嘀咕:“那这块就荒着了么?”
  “翠蓉家不也是这么做的么,专心种东头的,收成也不见差到哪里去。”
  陈翠蓉家的地之所以荒着,也是因为种什么就被人偷什么,后面懒得管了,索性让它荒着。
  依村东头的人看,有这精力,去前门岭山脚开垦几块,都比西头的好,还省得跟这些杂姓的扯皮了。
  朱有梅娘家在青石山后头的帽帽村,那儿山多地少,在险峻的高山上找个下脚的地都难,别说这么大一块的平地了,她自小跟兄弟几个缺衣少食,就是因为没地种粮食。
  放着这么大的一块地荒着,朱有梅做不到,说:“可恶的是那贼,不是我这地,村长您应该主持大局,将这贼抓出来……怎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陈六的听自家婆娘没大没小的,眼皮一跳,大动肝火道:“你怎么跟村长说话的!就是一块破地,在这折腾什么?”
  陈德骏微笑着拦住,说:“农家人心疼土地是应该的。西头这么多田,怎么就两家姓陈的被偷了,其他的都相安无事,你可有想过?依我看,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将你这地儿卖了,卖给有心种粮食的,也算是对你这片地有交代了。”
  陈德骏这话一出,陈六家与陈大脸家纷纷商量起来,都觉得可行。
  既然决定卖了,现在就是要定个地价。
  “陈六家的。”陈德骏唤道。
  朱有梅忙不迭探了个头:“村长。”
  陈德骏问她:“你这地一年能产多少粮食?”
  朱有梅想了想,答:“五斗。”
  听到这个数,付东缘在脑袋里快速地换算。半亩地产五斗粮,一亩地产十斗,一斗十二斤半,换算下来就是亩产一百二十五斤。
  这也太少了。
  现代的农田,多数都能达到一千斤以上,产量是古代的十倍。
  一斤粮食三文,一亩地种一季稻,收成是三百七十五文,种两季是七百五十文。
  更可怕的是,付东缘默默计算的时候,周劲悄悄凑到他耳边说:“陈六家的地,产不出五斗粮。”
  也就是说这亩产上一百斤都难。
  那辛苦一年,也赚不到什么钱啊。
  付东缘默默思忖,影响古代水稻产量的因素是什么呢?土地的肥力?水稻的品种?还是虫害、天气?
  那边,陈德骏问完陈六家的,转头问陈大脸家的。
  陈大脸家的答得比陈六家的快,直接说了个:“八斗。”
  他家的地也就半亩,产量却比陈六家的多了七八十斤。
  “何秋香,说话带点脑子,你那地能产出八斗的粮食?”村西头的开始大声质问。
  半亩八斗,亩产和村东头那些肥田都有得一拼了。
  何秋香直气壮道:“我那田一年上多少次肥啊,产量自然高。”
  “还上肥,青叶都没见你堆过!”
  田地的定价是根据产量来的,产量越高,地价自然也越高。
  何秋香抨击这个站出来说话的人:“面瘫儿,你们家要买不起就少说点话,叽歪什么?”
  “你这破地还真当有人买了!”
  两边眼瞅着又要吵起来了,陈德骏连说了几个“好了”,将这些吵闹声截停,拍板道:“都按五斗卖。”
  “一季五斗,两季十斗,算成三年的粮价就是一两多些,倒不用算得那么精细,干脆点。陈六家的,你家这块卖一两银子,大脸家的,你家那块比陈六家的大一些,但离路边远,也卖一两银子,可有异议?”
  一两银子的地价,已经超出朱有梅和何秋香的预期,她们哪还有声音?
  既是定好了价,现在就要问买地的人了,陈德骏又主持道:“西头的各位,家里可有缺田少地的?”
  他口中的西头的各位,家家户户都缺地,但家家户户也都缺钱。
  叫他们拿一两银子卖这样一块烂地,和要他们的命没什么两样,所以一个两个都不吭声了。
  朱有梅知道自家田地能卖一两银子时,心里可高兴了,喜形于色,可听村长问完,西头的这些都默不作声,没有一个有意愿买,立马变了脸。她怎么就忘了,西头的一个个都是穷鬼!
  陈大脸家也是同样的心。
  价出了,没人愿意买,事情就卡在这儿了。
  主持大局的陈德骏开始扫视人群,问:“西头的人都来了吗?怎么就这几个人?”
  心思活络的陈六替村长扫了几眼,说:“没见到葛家和周二家的。”
  “叫两个人去叫叫他们,看他们是什么个意思。”陈德骏发话。
  陈六立马拉着自家兄弟去了。
  他跑近的那个,叫自家兄弟去远的叫葛家人。
  付东缘和周劲密切关注着,哪用得着他叫,自己转悠着转悠着就走了下来,倒是去叫葛家的那个去了一会儿,回来道:“葛家的说,他们不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