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伤的是脚底,很尴尬,付东缘被勒令不能下床。
  等周劲冲完身子换完衣服回来,他又能下床了,只不过去哪都由周劲抱着。
  下午,甘水河的水位还在上涨,让众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西头地势高,还好些,东头那些靠近河滩的农田,已经在水位的边缘,岌岌可危了。
  先是冰雹,再是洪水,今年的收成……
  在周劲关注洪水的涨势时,村中木匠陈大柱的媳妇儿陈春芹提着一篮子鸡蛋上门,叫儿子富贵给周劲磕头。
  陈富贵跪在地上,响亮地给周劲磕了一个头,埋在地上说:“大板哥,谢谢你救我。”
  “举手之劳,蛋拿回去吧,我不收。”周劲同陈春芹一家甚少往来,不肯收他们的东西。
  陈春芹同陈翠蓉交好,从前骂过周劲许多回,也明里暗里挤兑过西头的人,这时羞愧得脸都要钻进缝里了。
  她家男人上隔壁村做工去了,要感谢,也该让她男人来,只是陈春芹回去之后,左思右想,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就先拎着一篮子鸡蛋来了。
  这篮子鸡蛋,陈春芹让周劲无论如何要收下。
  周劲不要,双方僵持在这。
  “春芹婶,咱们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两人谈话时,边上的付东缘敏感地捕捉到了一个名字——陈大柱,便兴起了要和陈春芹私下谈谈的念头。
  周劲不知哥儿要和这人说什么,下意识要劝阻,因为他见识过陈春芹骂人的架势,不是个好相处的,他怕哥儿吃亏,就想制止,但哥儿给他使了个软绵绵的眼色,要他同意。
  这是周劲没办法招架的东西,所以不得不同意。
  两人去山坡边缘的构树下说话,周劲把人抱过去就走了,回了屋子,又不大放心,就派了二狗在边上看着。
  在老屋里进进出出的周劲,被突然来访的春贵叫住。
  从春贵口中,周劲得到了两个消息。
  一是洪水越来越大,已经把东头的农田淹了。住得离村口近的几家,已经在着手收拾家当,举家搬去地势高的地方。
  东头街巷的高度都差不离,除非进山,不然谁家都有被淹的可能。
  在东头不保险。
  春贵爷爷瘫痪,需要人抬着,底下又有这么多小辈,进山不好安置,便想着夜里能不能来周劲这小院度过一晚,等明日洪水退了再回去。
  西头的地势本就高,周劲家又有这么高的一个土坡,据春贵判断,水是淹不上来的,所以来问问周劲的意思。
  他们家还有好多的牲畜,若转移进山里,没有地方容纳,周劲家的院子宽敞,临时弄个鸡鸭鹅圈是行得通的,就看主人愿不愿意了。
  春贵带来的第二个消息是:村长陈德骏,不见了。
  他家里,人去楼空。
  第95章 下大雨,发大水
  春贵来借地方的事,周劲与付东缘商议了一下,同意了。
  洪水会发展成什么样,说不准。灾难面前,性命肯定是首要的,他们不可能将需要帮助的人拒之门外。
  这头一答应,春贵就回家跟老爷子说了。
  洪水还没淹进村里来,还有时间,春贵家里人多,又有陈老爷子主持大局,分工之后,收拾东西急促但不慌乱。
  屋里人就负责屋里的衣物与细软,牲畜、家禽,还有囤的鸡蛋与粮食,就由春旺春贵几兄弟或赶或用箩筐挑来。
  陈永年、陈永增、陈永全三兄弟负责将老爷子及老爷子屋里的东西搬来。陈老爷子行动不便,出来离不开轮椅,他们将老爷子抬上牛车,先拉到周劲家里来。
  周劲与付东缘这厢同步为他们收拾地方,他们家唯一能腾出来的就是用来放置木料的棚子。
  过冬需要的柴火、建房需要的石头及木料,夫夫俩已经有意识地在收集了,而今需要把它们都搬出来,堆到别的地方去。
  春贵家人太多了,小的几个倒是可以去屋里和小楼眠眠挤挤,剩下的这些大人真的是没处安置。他们就是有心,也没处安置,只能在这四面漏风的竹棚里将就。
  陈家老爷子来了以后,见夫夫俩忙个不停,本就觉得打扰了,这会儿更过意不去,说:“你们别忙活了,这些春旺春贵几个就做得了,等他们来了,给他们做,你们去歇着吧。”
  石头与木料不搬开,春贵家的东西搬来了也没地方放。
  周劲与付东缘还是得将这些东西挪开,陈家老爷子年轻时也是干活的好手,这会儿瘫了,看着别人为他们一家忙碌,心里不是滋味,等陈永年几兄弟又拉了一牛车的东西来了以后,就叫他们留下帮忙了。
  也多亏了陈老爷子的提醒,付东缘与周劲才想起来要把井里的水打上来,储存着,免得洪水一时半会儿退不去,井里的水又被弄脏了,他们这些人都没水喝。
  日头落了,天眼见就要黑了,陈老爷子时刻关注着天象,见天际飘来了几团阴云,觉察不好,忙把三个能担事的儿子与五个不输他们爹的孙子叫到跟前,说:“夜里怕是还要下雨,雨一下,洪水就小不了,村里那些没走的,得赶紧走。咱们家的东西先不搬了,你们几个分头去,把村里的人叫到地势高的地方。”
  若不下雨,洪水淹了村口的几家就会退了。
  一旦下起来,连绵不绝,整个东头都别想找到一个“立足之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