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这回去了,您可以多住一些时日,想长久住下来也行。”那酒楼不看也罢。
前几日付东缘收到付爹的家书,说京城里的麻烦解决了,开春雪化后,他就同他舅舅邹羿一起启程回开阳。
家书中还提到,两位长辈为了解决这麻烦,万贯家财全散尽,回来后估摸着酒楼也得卖,以后身无分文,吃不起饭就得来投奔他了。
付东缘掐指一算,二老解决了麻烦,心境开阔,心情舒爽了,去的路上没停下来领略的风景,回来时定会好好地欣赏一遍。
以他们俩的社交能力及做生意的头脑,路上就是乞讨也能乞讨出新花样来,饿不着的。
进京花了一年,回来指不定要花几年,得益叔守着那个空壳一样的酒楼,没意义,还不如跟他们进村来,好好地过日子。
闻言,刘得益还是那个态度:“我得回去守着酒楼。”
这事儿慢慢来。
去奇幻峰上请老低头下来,同他们一起过除夕,付东缘也用了同样的套路。
低头叔好请一些,付东缘派了两个弟弟前往。
一开始,老低头也不愿下来,是小楼一直拉着人的袖子说:“走啦,低头叔,阿哥把你送的几坛糯米酒弄混了,不晓得今晚该喝那坛,您快跟我们去山下看看。”
“几坛糯米酒哪坛该喝,哪坛该放,我同他讲得清清楚楚,他怎么能弄混呢?”
“就是弄混了,您快下山去分分。”
说着,老低头就被小楼和眠眠拽下了山。
另一头,张玉凤和哑婆也被付东缘叫来了,吃年夜饭,看联欢晚会,图个热闹,人越多越好嘛。
几家单着过,还不如凑一起搞个大的。
过年最后来弄的炒货,付东缘自己会做,非说凤姨炒的好吃,就将她们顺顺利利地请来了。
除夕这天,灶锅里,大铲挥动,花生“哗啦啦啦”地响时,付东缘、周劲、小楼、眠眠、刘得益几个,在院子里写福字。
写最好的自然是读过书又做了几年账房先生的刘得益,不过他也鼓励边上的几个也动手写一写,福字写法多样,有的福不用写得那么板正也很好看,可以大胆尝试。
“您教小楼和眠眠写吧,我教我相公。”同样龙飞凤舞,写得不错的是付东缘,他将自己相公认领走了,在另一张小桌上,与他共执一笔写着。
一张写完,付东缘问周劲:“会了没有?”
他选的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上手的一种写法。
可向来聪慧的周劲说:“没有。”
付东缘又教了一遍,又问:“会了没有?”
周劲还是说:“没有。”
付东缘懂了,这人就是想自己的手一直握着在他的手上呢。
同样坐在院子里的还有老低头,他什么也不做,拿着一个酒杯,拿着一坛酒在那小口慢饮。
不知心里高兴还是什么,这酒很快就上脸了。
老低头脸上酡红一片,弯着眼,在那絮絮叨叨地说:“好久都没这么热闹了……”
第104章 边吃边赏过年夜
“高一点,再高一点,好,就是这里。”
写完了春联与福字,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将这些载满福气的红纸贴在门窗上。
周劲负责贴,付东缘负责指挥,眠眠往红纸背后糊浆糊,糊好之后由小楼捏着边角,小心翼翼地送来。
一张张的顺序,哪张先贴哪张后贴,刘得益都排布好了,且由他在旁边盯着,不会出错。
家中要贴东西的门窗小年那天都用丝瓜络一遍遍地清洗过了,老一辈的人说,门窗刷得越干净,贴福纸的时候越好贴,这福纸上的好运与福气也会在你们家黏得更牢固。
他们希望未来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自然希望这好运与福气黏得越紧越好。
贴完了春联,灶屋里的炒货也出锅了。
“来了来了,出锅了。”张玉凤喊了一声,将新鲜出炉,好些还烫得很的炒货装进干果盒里,弄到晚上要吃年夜饭的那张桌子上,才端出灶屋的门,一群人黑压压地,就挤来。
“凤姨,我尝个花生!”
“凤姨,我吃颗瓜子!”
“凤姨,我爱吃您炒的黄豆!”
“凤姨,您这黑豆炒得也香!”
除夕这天,炒瓜子花生这些年货也是一件极讲究的事儿。炒制时,灶屋里除了拿铲子和添柴的,不允许有别的人。
家里有小孩的,通常灶屋的门是要关上的。这些东西一炒,香啊,小孩经不住诱惑,闻着香味流着口水就来了,抱着腿,仰着头问:“什么时候能吃啊?”
这样是不许的。
在锅里炒制的这些也有福运的,不允许提前尝,得炒完装进贴有福字的果盒里后才能尝。
鉴于家中没有小小孩,只有大小孩四个,且都是明的,很听话,同他们说了以后,自是晓得其中厉害,所以炒制的过程不会来打扰。
张玉凤炒制年货时,灶屋的门没关,任由花生、瓜子的香味飘出来,勾得外面的四只馋虫垂涎欲滴,贴完春联以后就在密谋什么。
这不,张玉凤一出来,就被围堵了,面前四只大小的、黑的白的爪子,一晃而过,都奔着自己心仪的炒货去。
一人抓一粒走,不顾刚出锅的热气。
“烫呢,放会儿再吃。”张玉凤伸手把伸到自己面前大爪子小爪子挨个打一遍,他们闪得快,一个没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