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给孩子穿上了衣服,杨三岩和严河一人抱了一个孩子,出了家门,往西头走。
  冬日的凉风吹在身上冷飕飕的,杨三岩与严河下意识地把两个孩子往怀中搂得更紧了一些。
  好在缘哥儿家的院子阳光足,又有高高大大的瓦房挡住风,进了他家院子以后就不冷了。
  这儿人也多,听说他们要做霉豆腐,一早就来围观了,喜欢抱孩子逗孩子的婶子见这对肉乎乎长得又可爱的双生儿来了,都抢着抱呢。
  “你去你去,看磨豆子去,孩子我替你抱了。”
  “是啊是啊,这孩子直冲我笑,跟我亲呢,让我多抱一会儿。”
  两个孩子也不认生,谁抱都盯着他乐呵呵地笑,很容易就讨到大人们的欢心。
  杨三岩与严河不做那“横刀夺爱”的事儿,把孩子交托给婶子,自己去看缘哥儿和鱼哥儿做豆腐去了。
  等大牛从墟市上买了暖乎乎的藕粉回来,想叫他们趁热吃,却发现夫郎与孩子都不在家。
  不用问,他知道也他们在哪儿,脚步一旋,奔着周劲家来了。
  付东缘要做霉豆腐这事儿,提前跟金贵叔吉婶说过了。他没做过呀,这是第一次,金贵叔李婶在李家做了十几年的豆腐了,门道摸得比他清,所以得提前打声招呼,求些指点。
  按照吉婶的指示,磨豆子前,付东缘把的十斤黄豆用水泡了一天。
  泡好之后,吉婶说要把磨搬到他们家院子里来弄。因为明哥儿好事将近,招了个愿意上门的,他们家在筹备办亲事的那些东西,好挤的。
  付东缘让相公周劲出马,周劲一个人肯定搬不过来,就去找了春贵几个帮忙。严河会知道缘哥儿家做霉豆腐的事儿,就是春贵回来讲的。
  做豆腐呢,磨豆子是一关,因为这是个力气活,磨盘一推一拉,持续不断,要手劲大,身子稳的才行。
  周劲磨了几斤,效率算高的了,效果也不错,磨出来的豆浆平滑细腻,充斥着豆香,可久了,也有些力不从心,推磨盘的速度降了下来。
  旁边有人接棒呢,给夫郎和孩子送完藕粉的大牛挽起袖子道:“剩下的我来!”
  起初周劲还不让呢,觉得自己能行。
  大牛在那撒娇道:“让我试试嘛。”
  周劲这才让开。
  大牛接替周劲的活,后面等杨三岩喂孩子吃了藕粉,就过来接替缘哥儿做那喂豆子的活了。
  磨豆浆要一个推磨盘,一个往磨眼里喂豆子,通常是有默契的夫妇或夫夫来弄。
  他们在这弄着,底下,周劲磨的一大盆豆浆可以置换出来过筛了。
  过筛就是用网布将豆渣和豆汁分开。豆汁进锅煮,煮完点卤水,做成豆腐。豆渣呢可以用来做各种各样的美食。
  加点葱花拌匀,切点腊肉增香,打颗鸡蛋,加几勺的面粉,再加盐调味,好辣口的撒点辣椒灰,拌匀后就可以下锅油煎了,煎至两面金黄内里完全熟透后盛出。
  这样做出来的豆渣饼,外酥内软,豆香四溢,谁吃谁喜欢。
  还可以拿去做豆渣丸子、豆渣肉饼,就是拿猪油和雪菜炒,简简单单的,也好吃。
  付东缘得了豆渣,立马进屋调味做饼去了,为的就是一会儿鱼哥儿点卤水的时候,来他院里的玩的孩子嘴里有东西嚼,就顾不上叽叽喳喳地说话了。
  点卤水是做豆腐的另一大难关。
  首先很考验功夫,功夫不好的,半缸水半缸渣子,豆腐做得不成型。功夫好的,能看清楚缸里豆汁的变化,晓得搅的时候该慢还是该快,这豆腐才能做成。
  其次是很考验环境,豆腐成型以前,环境必须要安静。尤其是那些乱跑乱闹的孩子,这时候必须要变得寡言少语,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侯着,等豆腐成型的过程才不会出岔子。
  至于是什么道,鱼哥儿也说不清楚,他说他们家自从开始做卖豆腐的生意以后,就一直是这样要求的。
  付东缘觉得里头应当是有些门道的,所以拿饼贿赂了这一张张小嘴。
  静坐了一炷香的功夫,饼吃完了,小孩们还乖乖地在树下的板凳上坐着。
  鱼哥儿过去掀锅盖,一群人都紧张了,纷纷伸长脖子朝那头望去。
  只是眼睛看,屁股是不敢离开凳子的,怕弄出什么声响,叫这缸豆腐功亏一篑。
  付东缘走到鱼哥儿身边,压低声音问他:“成了吗?”
  鱼哥儿弯起眉眼,说:“成了。”又说:“想吃豆花的,现在可以来尝一尝了。”
  小孩们解了禁,可以大喘气了,围过来,嘻嘻哈哈的,放出声音喊着:“我要我要!”
  鱼哥儿给小孩们撒红糖,舀豆花,才舀了半碗,春明就过来把勺和碗接走了,低头在夫郎耳边轻声细语道:“你去歇着吧,这活我来。”
  夫郎怀孕五个月了,春明护他护得比自己眼珠子都仔细。
  第118章 做霉豆腐(二)
  水豆腐成型以后,压得扁一些,再用刀把它们切成小块,放在铺着稻草杆的团箕上,罩上罩子,放置数天,就能变成毛豆腐。
  鱼哥儿说,冬天天比较冷的话,放置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八到九天,可以在第七天,打开团箕罩子看一眼,要是已经发酵好了,就可以掀开罩子,一个个地揪入大木盆中开始调味。要是没有,就再发酵一两天。
  缘哥儿家的这批,第七天的时候发酵好了,赶紧叫鱼哥儿和吉婶过来,再指导指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