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但陆淮总是不知脸皮为何物,他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垂眸继续盯着卓祁,神色毫无波澜:“麻烦苏公公重复一遍。”
  又不是什么砍头的大罪,这么严谨,他还以为钱太医明白了枯藤草的克星,欢喜得上吊自缢了。
  苏公公:……
  “一日一次,卯时服用,不可碰水,不可食用辛辣膳食,不可服用茶水。”话落,苏公公沉思片刻,又补了一句:“不可服用碧螺春。”
  陆淮:……大可不必特意提醒。
  方才在卓祁上药的时候,苏公公可谓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陆淮的动作,能够看出他如同呵护珠宝般小心,但他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将军真的能照顾好大人吗?”
  疑问似利剑般插入陆淮身上,他尴尬地笑了两声:“方才是个例外,苏公公放心,不出几日,定能让您见到活蹦乱跳的卓大人。”
  他自己心爱的人能照顾不好吗。
  苏公公微微颔首,扫了眼窗外:“将军,可否出来一趟,我有话对将军说。”
  陆淮闻言眼眸一深,苏公公方才的称呼是“我”,而不是“咱家”,那就要抛掉“苏公公”这个身份,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他本人。
  “苏公公稍等。”陆淮侧过身去,帮卓祁翻了个身,拨开他的长发露出脸来,然后一步三回头地跟随苏公公来到殿外。
  “将军可知往昔是谁住在这殿内?”苏公公停住脚步,背对着他开口。
  陆淮下意识地朝牌匾上望去,顿时愣住了,牌匾上清楚的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常乐殿。
  “是常乐长公主的住所。”即便陆淮从未听说过大景长公主的任何传言,但也能一眼辨出。
  常乐长公主的封号为常乐,意为时常安乐。
  身为李晟一母同胞的妹妹,一出生便享有天底下独一无二的宠爱,可惜老天看她过得太好了,在她二十多岁时便不幸早逝。
  长公主与他并无交集,甚至长公主早逝时,他才两岁,还是个无知的孩童,苏公公为何要提起这些?
  他转头看向殿内,虽无法穿过墙壁看到卓祁,但一个从未意识到的想法在心底悄悄萌芽。
  苏公公依旧背对着他,道:“想必将军很疑惑我为何会出现在牢狱外,是陛下派我来的。”
  陆淮眸中流露出不可置信:“陛下?”
  李晟又搞什么幺蛾子?
  苏公公继续开口:“在将军硬闯皇宫时,陛下便派我来了。”
  “陛下知道我会回来?”陆淮向前走了一步:“还是陛下要治我的罪?”
  “两者皆不是。”苏公公垂眸迈步走下台阶,道:“将军请跟老奴来,陛下有请。”
  陆淮如今一肚子问题亟待得到回答,便跟了上去。
  寒风冷得刺骨,眨眼间便到了养心殿。
  陆淮合地怀疑李晟是不是搬到了养心殿居住,无论是白日还是黑夜,李晟仿佛就在朝堂与养心殿之间徘徊,后宫都未曾去过。
  “将军,陛下在殿内等将军。”
  “好,多谢苏公公。”陆淮被寒风刺得睁不开眼,三步并作两步地大步走了进去。
  一阵熏香夹杂着暖气迎面袭来,呛得陆淮侧身关殿门时抵住口鼻适应了一会儿,躬身行礼:“臣陆淮参见陛下。”
  李晟咳了两下,道:“起来吧。”
  “谢陛下。”陆淮直起身来,故意活动了两下手脚,好让李晟知道自己“起身了”。
  话落,李晟便没有再开口,陆淮也没有了往昔的那份敬畏,仔细打量着四周,他离开仅仅几月时日,养心殿便大变了样。
  第67章
  殿内,诸多宝贵饰品以及李晟最钟爱的那盏沈皇后亲手所制的琉璃花盏,皆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李晟燃了何种熏香,整个宫殿环绕着浓浓的烟雾。
  倘若不是这香气熏鼻,陆淮还真会以为李晟即将练成神功,飞升成仙。
  “陛下命臣前来,所为何事?”陆淮语气冰冷地开口,丝毫不在意自己面对的乃是万人之上的皇帝。
  李晟张了张嘴,刚吐出一个“朕”字,剧烈的咳声便霸占了他的咽喉,接连咳了好几声,方才停歇。
  “臣私自回京,硬闯牢狱,劫走……卓大人,三道罪名,臣先行请罪。”陆淮双膝跪地,补上了方才缺失的跪地拜见之礼。
  李晟饮了口茶水,润了润干涩的咽喉,道:“朕并不是要说此事,你先起来。”
  皇命难违,陆淮跪地未及片刻,便又起了身。既然李晟不说,那就别怪他问了:“陛下,臣想知道……知安的身世,他究竟是何人?”
  李晟没想到陆淮会问得如此直白,愣了片刻,道:“你为何要知道这些?”
  李晟的声音较轻,陆淮只得穿过重重烟雾,靠近了些:“臣与卓大人是陛下赐婚,文武百官做了见证,百姓喊了祝福,名震四海,臣作为卓大人的亲人,应了解枕边人的身世。”
  李晟又往香炉中添了些熏香,深吸一口:“如你所想。”
  如你所想。
  陆淮在脑中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证实了心中的猜想。
  卓祁并非景伯府的人,他的生母竟是常乐长公主。
  李晟的亲侄子。
  陆淮定了定神,强压下心中喷涌而出的怒气,平静道:“算起来,卓祁在世的所有亲人中,陛下您是与他血缘最近、最亲的亲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