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冼昭明便依言送了许多五色绳七巧板九连环回来,让冼诏诲在朱曼仪姐妹前赚够了面子。
  冼诏诲原本想着哥哥要在人间待满十年,谁知道第八年时,冼昭明就回来了,回来时还带了一个年轻的人类女孩儿:孟九鸾。
  冼诏诲被问到孟九鸾时难得有些羞涩,不好意思地跟弟弟承认:“我喜欢这个姑娘,想和她成亲。”
  哥哥没说那女孩儿的来历,冼诏诲便也没有问,是后来相处得时间久了,冼诏诲慢慢也就知道了孟九鸾本是冼昭明府上的洒扫书房的婢女,那时她年纪尚小,想读书又没有门路,便偷了冼昭明临帖的废纸藏了起来,自己偷偷地拿着树枝在沙地上学写字。
  后来这事被同寝的婢女举报,孟九鸾本以为自己在劫难逃,谁知道冼昭明却有感她求学的心,非但没有责备,还亲自教她读书。
  一来二去,两人渐生情愫,然而冼昭明顾念自己纯种大狸花的身份,和孟九鸾人妖有别,迟迟不敢再近一步,恰好这时举人父亲病重,冼昭明思来想去,还了孟九鸾的卖身契,又另外留了一笔钱财给她,溜了。
  谁知道没过多久,孟九鸾一介孤女竟然收拾好包裹,从京城追了过来。
  暴打了一顿冼昭明。
  冼昭明被打得抱头鼠窜,打完脑子都变得好了起来,决定去他大爷的人妖殊途,带了孟九鸾回了启昼山。
  冼诏诲听完这段故事只是觉得有趣,那时候他对赤蛇妖姐妹中的朱曼仪心生好感,并没有分什么心思在这个未来嫂子的身上,只是觉得自己的哥哥可能脑子不太聪明,偏要找一个寿命短暂的人类当伴侣,以后有他哭得时候。
  直到寿命短暂的孟九鸾一口气活了一百年,冼诏诲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哥哥在孟九鸾的身上使用了灵缚,将寿命与这个女子共享。
  第91章
  冼诏诲知道哥哥用了灵缚在孟九鸾身上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毕竟冼诏诲自己就是妖力深厚的大妖,用不着觊觎哥哥的那点灵力。
  真正让冼诏诲起心动念的时候,是六百多年后, 冼澜降生时了。
  冼澜出生时先天不足。猫妖与赤蛇妖的血脉相冲,几次差点胎死腹中,最后虽然侥幸生出了冼澜, 但是他身上的灵力干涸得宛如枯竭的溪水, 孱弱的一只小猫没有冼诏诲的手掌大,他蜷缩在冼诏诲的手心, 口鼻喷出微弱的呼吸,心脏在那小小的胸腔里勉力跳动着, 似乎随时会停下一般。
  与此同时,冼昭明已经一岁的儿子迸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那时冼昭明和孟九鸾已经游玩一般离开了启昼山,去人间居住了。冼漓就是在人间降生的, 冼诏诲去探望自己新生的侄儿时, 发现冼漓完全继承了冼昭明的妖力和天赋,又因为孟九鸾接近于半妖的体质,冼漓出生后并没有像涂泊川的儿子涂英一般, 虽然妖力强大但半妖的身体却无法承受那样的力量而导致频频发狂。
  唯一美中不足的, 就是冼漓依然是半妖的体质, 寿命只能和人类相当。
  但这依然不是个问题,冼漓继承了灵缚的能力, 只要能找到一个愿意和他缔结契约的妖精, 那冼漓就可以获得和妖族一样漫长的寿命。
  可以说在冼漓身上发生的一切都完美得令人觉得不真实, 尤其是在冼澜虚弱不堪的身体的对比下,冼漓的一举一动,看在冼诏诲眼里, 都带着另一种求之不得的心痛。
  那时候冼诏诲想到了一个办法,下山去找了搬到人类世界生活的哥哥,希望让侄子用灵缚的能力与冼澜缔结契约,这样冼漓可以共享冼澜妖族漫长的寿命,冼澜也能因为冼漓的灵力而重新焕发活力。
  冼诏诲与朱曼仪都觉得这是个极好的主意,自己与冼昭明是亲兄弟,缔结契约还能让两个堂兄弟的关系更为紧密,是多好的一件事。
  但令冼诏诲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哥哥拒绝了这个提议。
  “小漓现在还只是个孩子,缔结灵缚这样的大事,我们即使是他的父母也没办法替他做出决定,等他长大后,由小漓自己来决定吧。”冼昭明当时是这样说的。
  即使过去了十八年,冼诏诲依然能回忆起当时冼昭明说话时的每一个字和每一个表情。
  而他也记得当时听到这句话后怒火中烧的心情:说什么自己决定,不过是觉得澜澜身体虚弱,不知道能活多久,冼漓灵力强悍又有这得天独厚的天赋,与其和他缔结灵缚,不如另找妖力强大,寿命也更长的妖精缔结契约更为划算。
  冼诏诲的计划落空,他连和哥哥寒暄的体面话都说不出口了,气急败坏地回了自己的洞府。
  但蜷缩在床上痛苦不堪的冼澜又让冼诏诲心软了,他辗转反了一夜,第二天又去求冼昭明,却被孟九鸾告知自己的哥哥已经离开了,说去寻访相熟的御灵师,看是否能找到帮助冼澜的办法。
  一派胡言。什么求援,冼昭明只怕是担心自己再来纠缠,提前躲出去罢了。
  冼诏诲怒火中烧地回了自己的洞府,将冼澜托付给朱曼仪照顾,自己出山去寻访大妖们,希望能替冼澜找出一个办法来。
  不过那办法却是冼昭明先找到的。
  那一日冼昭明踏着晨光回到了山里,笑着交给冼诏诲一幅阵法图纸。
  “我联系了当年的旧友,可惜十之六七已经找不到踪迹了,好在江城徐家一脉还在世,他家于阵法之道多有研究,虽然故友已逝,但现今的传人徐敛芳仍然写了一个聚灵阵给我,可以为澜澜聚灵,你再为他用灵力调理身体,澜澜的身体定然能好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