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要么是经脉极弱、无法习武的雷纯已死在蝙蝠岛的震荡中,要么就是除了方应看,实则雷纯的背后,还有其他人在暗中接应她。
  雷纯若是还活着,必定还会回到汴京城,她野心太大,想要的东西也太多,要报仇,要权势,只有京都皇城能给她。
  究竟是何种可能,或许回到汴京城便可知分晓。
  暮色渐沉,初春夜晚的寒意悄然而至,海风也渐渐凛冽了起来。
  苏镜音出来时穿得薄了些,刚觉出有些冷,想要回屋里暖和会儿,一转身,就瞧见顶着满身累累伤痕、斑斑血迹的宫九,自船尾方向拖着步子走了过来。
  在微暗的天色里,一双眼睛亮得惊人。
  苏镜音:“……”
  她记得,那会儿宫九好像是跟她哥一道出去的……没错吧?
  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满身血淋淋,还一副被爽到的样子??
  第60章 美人刀
  苏梦枕出手时自己心里有数。
  一来只是为了出口气,毕竟宫九擅自将他家小姑娘带来,将她置于危险之地,此事他确得跟他好好算一算账。
  二来他接下来与李寻欢要谈的事,眼下暂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过是想着借算账的由头将他逼退罢了。
  可谁知宫九这人好像有点那什么毛病,几乎每回都在故意凑上他的刀锋,若不是他每次收刀收得快,怕不是这几次三番下来,缺胳膊断腿都是轻的。
  只是……
  船尾处,苏梦枕沉默地看着手中的刀。
  刀锋上浸染一抹殷红,是方才与宫九交手后残留下来的。
  尽管并未做什么,可他就是莫名觉得他的刀,脏了。
  李寻欢手中捏着一封信笺。
  信件是开过封的,显然早已有人看过,只是看完后原样保存了下来,好似早已料到这封信会有让其他人看到的这一天。
  展开信纸,看到一半的时候,李寻欢拿信的手已经出现了肉眼可见的颤抖。
  信件的署名是十五上人。
  这封信的收信人是苏梦枕。
  君山一行,让苏梦枕察觉到了自己那些隐秘的心思,回到汴京城后,他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找树大夫和上官中神旁敲侧击了几番。
  树大夫告诉他,当初真正见过苏镜音母亲,知晓当年之事的,除了老楼主,如今应当只剩他的师叔十五上人了。
  二十多年前的应州之乱,小寒山一脉感念苏家常年赈款周济的恩德,收到消息后十五上人立即动身前往支援,虽然一路日夜兼程,紧赶慢赶,可是赶到应州之时还是已经晚了。
  彼时苏家已经满门被灭,只余苏遮幕与尚在襁褓中的独子尚且存活于世,众多跟随苏遮幕起义对抗辽国的武林义士,即便已经死伤大半,却仍然不离不弃地跟在父子二人身边保护。
  辽国派遣军队和一些投敌叛国的江湖高手,设下了重重包围,只为了斩草除根。
  十五上人背负苏家骨肉竭力冲出重围,哪怕身受重伤也不曾放弃,但敌方人数众多,防不胜防之下,襁褓中的苏梦枕也就是在那时候被「天下第六手」所震伤。
  听闻应州生乱,而从五湖四海赶来支援的江湖高手有很多,在十五上人身边包围的人越来越多,即将战至力竭之前,忽有数道绚烂至极的白色刀光从天而降,只一刹间,包围他的敌人已是死伤大半。
  这样高深莫测的武功,只一瞬间便灭敌无数,江湖上几乎闻所未闻。
  十五上人在信上将此事写得十分清楚,盖因当时的情况可谓算是绝处逢生机,所以他字里行间难掩激动,说是救他的那位姑娘极美,武功也极高,几乎已到了内力化形的地步,又称那数道救下他的刀光,是为绝路上的破晓天光。
  因为有了那位姑娘的相助,他们顺利脱身,离开应州,直至一路护送苏家父子安全到达汴京城,她才飘然离去。
  这般千里护送,苏遮幕对她有感激之情,也有一些不明所以的欣赏之意,也因此,后来苏遮幕收到她求助的来信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便片刻不停赶往关外。
  苏遮幕自关外回到京师后,十五上人特地来过一趟京城,却得知故人已逝,只有苏遮幕手中牵着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姑娘,一双单纯清澈的眼睛,恍然间隐有几分故人风采。
  之后发生的事情苏梦枕都是知道的,十五上人便不曾再写下去,但写到最后,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叹惋和遗憾,实在令人唏嘘,更别提此时看到这封信的人,是与信中所说之人关系紧密的李寻欢。
  李寻欢看完信件,情绪似是波动极大,目光中满是哀惘之意,原本挺直的脊背忽然躬了下去,整个人也都在微微颤抖着,不知是因为信上所说的故人已逝,还是因为他猜得果真没错,算算她后来离开保定城的时间,小姑娘果真是她和他的女儿。
  李寻欢此时的心情,苏梦枕大抵是能理解的,但于他而言,更重要的是,“音音并不知晓此事,她来到风雨楼的时候,仅有不到三岁,甚至像是曾经受过什么刺激,失去了三岁之前的所有记忆。”
  他看了一眼李寻欢,见他听到此处,忽然掩唇急促咳嗽了起来,不由迟疑了一下,片刻后才接着说道,“音音一直以为她是父亲亲生,父亲也将她当作亲生女儿疼宠长大。”
  “李探花或许真是音音生身父亲,但我只在意,她知道这些事后可能会很难过,也可能会接受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