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心犹豫而狐疑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他无法对她承诺什么,只能尽力而为,在有限的年月里,将一切一切,都安排妥当。
直到苏镜音脸色微变,眼眶也开始隐隐泛红之前,苏梦枕才叹了一口气,将人重新拥入怀里。
他轻声说道,“我会陪着你。”
他说的是他会陪着她,没有“一直”二字,也没有“兄长”一词。
苏梦枕的心思,其实昭然若揭。
然而苏镜音贯来迟钝,从来都搞不清他们这些人心里的九曲十八弯,自然也听不懂他的话里有话。
但他说了,他会陪着她,她便信他。
苏镜音忽然就觉得安心了许多。
她靠在他怀里,忍不住亲昵地往上蹭了蹭,像是父亲刚逝世时,刚从幼崽过渡到小少女的姑娘,将这个世上仅剩的亲人,当作唯一的救赎一般,信任又依赖。
只是这种依赖之情,仍夹杂着一丝害怕失去的惶然,以至于接下来的几日里,苏梦枕走到哪儿,苏镜音就跟到哪儿。
像个小尾巴似的。
最开始的时候,苏梦枕对此倒是乐见其成,但随着这条小尾巴越来越得寸进尺,不仅吃饭睡觉,连他沐浴更衣都要守在门口的一系列操作之后……
苏梦枕不由得沉默了。
他婉转地劝说过几回,可是每次话才说到一半,看见她眼睛红红,委委屈屈地看他,从来说一不二的苏楼主,就什么都说不下去了。
也不是没试过在劝说之时,偏过头去不看她,但临了临了,最后不得不割地赔款,轻声细语哄了半天的,也还是他。
他一贯是拿她没办法的。
哄了一晚上小姑娘的苏梦枕,躺在软榻上,看着旁边床上睡得喷香的某人,无奈地想道。
这几日,若说金风细雨楼里还算是有一种另类的岁月静好,那汴京城内,就没那么天下太平了。
起因在于,从皇宫大内中流出一条消息,官家已经失踪了好几日。
此条传言,至今不知真假。
但官家身边的两大红人,自某日起,米苍穹米公公,以及蔡京蔡太师二人,确也销声匿迹,没了具体消息。
说起来,最开始那两日,宫里人也好,朝臣也罢,大多是没注意到赵佶不见了的。
毕竟赵佶这届官家当的,实在槽点众多,他不是什么勤勉圣明的君主,并非每日上朝,又热衷于微服私访,访的还都不是什么正经事,不是往那小甜水巷里寻欢作乐,就是跟着蔡京四处游戏狎玩。
君臣二人狎私忘公,早已成了常态,平时偶尔发生一些要事,朝臣们想要找人,也大多是找不到的。
所以哪怕官家偶尔消失个两三天,对文武百官来说,也不是什么值得紧张的大事,已经都见惯不惯了。
可是这回官家出宫微服,却已经不止两三天了。
那夜在八爷庄寻梦园里发生的事,金风细雨楼上下处理的速度很快,也将消息瞒得很好,半点风声都不曾传出去。
然而最先发现不对劲的,却不是一向尽忠职守的十八万御林军总教头诸葛正我,也不是颇负盛名的四大名捕,毕竟神侯府在这之前,已被赵佶自己下令圈禁起来,任何人都不得出入。
这样一来,神侯府收到消息的效率,就比原先慢上了许多。
因而最先发现赵佶离奇失踪的,反倒是他身边宠信的另一个红人,傅宗书傅相爷。
若是平常,或许傅宗书还没能那么快发现,但凑巧的是,在赵佶失踪之前,他们君臣二人之间,私下里才偷偷开了个小会,就“如何剿灭连云寨,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回太子血书”一事,做了十分详细的提案。
然而,就在刚要开始进行方案的实施时,偏偏赵佶这个提案主使人,还没来得及盖章下令,就先不翼而飞了。
傅宗书找遍了皇宫大内,不仅没找到赵佶的人影,就连大内红人米公公都寻不见,他懵逼了小半天,才想起来,去找他多年的合作伙伴蔡太师,问一问究竟怎么个情况。
为了让想要制衡朝臣势力的赵佶,相信二人之间相互不和,也为了稳固势力,傅宗书与蔡京平日里在朝堂上,时常装得政见相左,谁也不肯让谁,但实际上,两人在暗地里狼狈为奸已有多年。
说起傅宗书这个丞相之位的来历,追根究底,其实还与蔡京息息相关。
当年花石纲应奉局一事,惹得民怨沸腾,赵佶不得不暂时罢黜蔡京相爷之位,然而蔡京为了稳固势力,在被贬斥之时,暗中操控扶持傅宗书上位,因而傅宗书的相爷之位,看似风光,实际上,也不过只是蔡党的一个傀儡罢了。
但随着时日渐久,傅宗书陆续收集了属于自己的高手班底,其中以九幽神君为代表。
如今傅宗书野心已经渐渐膨胀,虽然暗地里看似依旧听命于蔡京,但蔡京心里也暗暗担心他势力越坐越大,恐怕将来难以制衡。
尽管二人各怀异心,相互算计,并且彼此对此都心知肚明,但在那层薄得不堪一击的窗户纸尚未捅破之前,两人还是勉强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遇到紧要之事,也会看情况,互相商量着来。
因而在发现赵佶失踪的当下,傅宗书并未考虑多久,就找上了太师府。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据太师府门人所言,蔡京也同样已经失踪了好几日。